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张金帅 《文教资料》2009,(36):33-34
网络语言自在网络上出现.至今被广大网民所接受并不断地使用、传播,不少专家学者都对其规范性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从语言发展规律、语域、修辞和网络文明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确立网络语言的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言传播的失范与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一方面丰富和推动了语言发展,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的随意性使得其自身存在着许多不规范和不完善的地方。由于网络交际语境和网民主体特征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网络语言在传播中出现了语法、词汇、语用等语言规则和语言内容等方面的偏离和失范现象,在不同群体传播中产生了交际障碍,对青年网民和现代汉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对网络语言失范的研究,提出网络语言规范的对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手段,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网络中,网民们也有一套自己的语言-网络语言,其中也包括英语的使用。随着现在网民教育水平的提高,网络英语使用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从当前的网络语言中英语的使用现状上,可以看出网络英语具有简洁性、创新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另外,网络英语的出现也有着其固有的原因。本文就网络语言当中英语使用的特点进行了说明,并且分析了网络英语产生的原因和构词特点,希望能较好地了解网络英语,能有助于网络英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推陈出新先文后语——“囧”字现象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网络新兴字"囧"在部分青少年网民的网络语言中大量出现.目前, "囧"的使用已成为网络文化新风尚,并有从网络语言向现实口语发展的趋势.本文从追溯"囧"的历史来源出发,总结归纳了"囧"的用法,指出了以"囧"为代表的"翻新字"和"先文后语"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5.
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回顾、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阅读分析1994年以来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的有关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论文,我们认为汉语网络语言的研究经历了从网络语言本体(包括网络语言的性质、词汇、句法、修辞特征等)和网络语言的规范以及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问题,逐步拓展到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网络语言与当代社会文化、网络语言与网民的社会心理特征、网络词语及其意义生成的认知机制等的过程.在分析当前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汉语网络语言研究今后应该注重汉语网络词汇和句式产生的理据研究,汉语网络语言与其他网络语言的比较研究以及尝试建立汉语网络语言学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民低龄化和学生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校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给日常生活和学习既带来了创新的元素,也在语言交流与应用中出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网络语言的构成主要有四类,即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专业名词;与网络有关的用语;网民在网络上的常用语及一些网民生造出来的新词。他们体现了创新化、形象化、诙谐化和简洁化等特点。在网络语言的运用上我们应尊重语言的发展规律;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其使用的规范化;同时积极慎重地接受新生词语。使学生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上朝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流行,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语言交际方式。不仅是在网络中,而且在现实生活中,网络语言的使用也日益增多。虽然对于社会有积极作用,但是在网络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存在一些粗言粗语等不文明、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地方。选择网络语言中的一个字——"囧"作为研究对象,并由此引出关于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等一些问题,希望对于人们运用网络语言进行日常交际时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这里所说的网络语言是指狭义的网络语言,即网民在网络上聊天或发帖等时常用的语言或符号.本文将流行在日语各论坛、博客等的网络语言整理出来,从日语网络语言的类型、特点开始分析,进而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日语网络语言,得出日语网络语言违反了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这一结论,最终阐明如何看待日语网络语言这种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网民”已经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网民阶层”,因此,网络语言也自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网络词语是汉语在网络环境下进一步延伸和发展的结果。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网络时代与“网络”、“电子”技术有关的一切语言。可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登陆、再现、鼠标、软件、硬件、病毒、防火墙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或是伴随网络的发展产生的新词新语,如:网友、网民、网吧、虚拟空间、黑客、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网络语言是由网民共同在网络公共言论空间上创造的一种风格独特的语言,具有简明、生动、多样的特点,可以分数字型、翻译型、字母型和图片动画型等类型。新时代网络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对汉语言文学同时存在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要发挥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促进作用,就必须顺应趋势辩证看待、积极利用网络语言,在加强网络监管、净化文学发展环境的同时制定使用规范以明确网络语言的使用边界。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语言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而形成的一种语言。网络语言是由活动在网络虚拟空间,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性和创新特点的网民群落逐渐创造和形成的一种网络行话。从交流而言,语言对人类来说,是一种交流工具、手段。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达到快速、直观、形象的交流效果,而在网络空间形成了使用大量的谐音、符号和字母等替代语言的交流形式。从形态而言,网络语言与报刊语言一样,也是一种视觉语言,但却极大地突破了传统语言的常规、法度。一、网络语言和隐喻网络语言的历史很短,最早也只能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网络语言。在这些语言中,一些词语表达的意思混乱、汉字与各种各样符号混用、表情图像等现象,影响了汉语言的纯洁。作者认为作为传承文化的学校,要规范网络语言,应对青少年网民进行汉语规范化教育,加强汉语规范意识的宣传,倡导正确的语言观,引导学生使用文明的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13.
试论网络语言的双语化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语言是指网络中通用的语言。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网络有关的术语,一类是网民所使用的网络惯用语。它是在双语境下产生和发展的,里面有大量的双语混写混用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主客观的原因,也带来了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样式,网络语言有别于日常规范化用语。因此,对于网络语言的这种双语混用的现象应区别对待,对其规范化也必须遵循网络本身的规律和网络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高岩 《华章》2012,(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和网络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的发展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社会语言.网络语言的出现为传统汉语注入了活力,并丰富了汉语语言词汇.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语言变体,它形成了独特的语用特征.本文对网络语言的定义、性质、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言,是一种产生于网络、发展于网络的语言,也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语言的另类语言.如果你不是网民,你就很难了解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催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网民的专业语言,有着新、活、杂等特点.网络语言的构成类型可概括为缩略型、谐音型、符号型、旧词新解型等几类.平等自由的网络文化,网民在现实中的压力和工作倦怠,收费性上网和打字速度的要求,这些是造成网络语言出现的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陈姗姗 《考试周刊》2010,(41):29-3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这里所说的网络语言是指狭义的网络语言,即网民在网络上聊天或发帖等时常用的语言或符号。本文将流行在日语各论坛、博客等的网络语言整理出来,从日语网络语言的类型、特点开始分析,进而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日语网络语言,得出日语网络语言违反了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这一结论,最终阐明如何看待日语网络语言这种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18.
在资讯发达的当今时代,网络的兴起催生了一种新的语言变体即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网民的专业语言,有着新、活、杂等特点,对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不少冲击和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以新课标理念为原则,重在探究网络语言内涵,试图寻找到其与传统语文教学的衔接点,从教学内容、教师观念两方面提出对策,以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和使用网络语言,更好地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语言的新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大力发展网络研究和应用后,以青少年学生为基础的网民群落,凭借他们自身的开放、包容、创新的特点,在否断的网络交流中逐渐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区别于传统的汉语,网络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具有活力。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的含义,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类型及特点,最后提出了我们对待网络语言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谭丽珍 《教师》2014,(10):128-128
网络语言是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语言现象,是网民们在网络社区使用的一种语言变体。本文从模因论角度出发,对网络语言模因现象进行了阐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