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我国奥运冠军奖励的回顾和对国外奥运冠军奖励的对比,分析我国奥运冠军奖励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结论:我国奥运冠军奖励形式单一,一味强调物质奖励;缺乏有效合理的奖励政策;各地方政府把奥运冠军的奖励演变为一场财力比拼;企业为运动员的过度包装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因此,我国的奥运冠军奖励政策应回归理性化、多样化,重视和提倡精神奖励,使奥运奖励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优秀运动员奖励政策的实施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奖励政策的实施具有国家奖励突出奥运战略、地方奖励差异显著、社会积极参与奖励、物质奖励力度不断加大、精神奖励趋向多样化等特征,但也存在着奖励资金渠道狭窄、奖励体系结构有欠完善、奖金倒挂现象普遍、奖励的时效性短、重个人轻集体等问题。为促进奖励政策的实施,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奖励理念,加强制度建设,理顺奖励主体层次关系,建立优秀运动员奖励基金,采用多样灵活的奖励方式,实行多元化的奖励依据,适当加大政府物质奖励力度,把奖励政策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冠军奖励     
《当代体育》2012,(32):94-95
现金奖励世界各国早已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前就纷纷制定了奖励标准,从统计出来的数据来看,今年一些小国为求突破出手大方,而一些体育大国则相对抠门。中国奥运冠军的奖金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6000元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25万元,24年间已经翻了41倍,而本届奥运会的奖金则可能高达50万元。东道主英国则是明确表示政府不会给英国获奖运动员颁发奖金。  相似文献   

4.
我国体育用品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查阅大量体育用品相关资料采用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索我国体育用品业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提出了目标及对策.结果显示:我国体育用品业已成为世界用品业基地,体育用品的销售额及国内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滞后.建立我国体育用品科学体系是现阶段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获得过奥运金牌的我国运动员的年龄、性别、项目分布、地域分布以及成才背景特征等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奥运冠军的年龄较合理,平均在22-24岁之间,女性年龄小于男性,不同项目冠军的年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特征;我国竞技体育存在"阴盛阳衰"的现象,女运动员的成绩相对较好;我国优势项目跳水、举重、体操、乒乓球、射击、羽毛球获得的奥运金牌多;竞技体育发展不平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国家投入、举国体制、探索创新、刻苦敬业等是获得奥运冠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金牌的产权究竟归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产权疑惑中华体育健儿以祖国的名义,簇拥在五星红旗的麾下,在奥运会上顽强拼搏,捷报频传,夺冠后他们身披鲜艳的五星红旗,像旋风一样翱翔在奥运赛场上,把他们的喜悦、欢乐、纵情,一时间尽情地挥洒,感染了全世界,那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骄傲和自豪的时刻,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奥运冠军凯旋后,在鲜花和欢呼声中,紧接着又发生了一系列经济现象,引起了国人的议论:国家奖励每块金牌20万元;社会给每位夺金者赞助性奖励总额大约100万左右至数百万元不等;一些运动员以巨大的声誉所赢得的无形资产做广告,据有关报道最高的可达1000万元以上;有的运…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科学》2014,(5):38-43
科学合理的竞技体育奖励政策能充分发挥正向的激励作用,近些年,市场经济的到来,物质奖励的地位愈来愈凸显,因分配机制不合理、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导致竞技体育奖励纠纷不断。本文就当下竞技体育奖励纠纷的特征与表现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结合法学原理、法律规范对其加以释义,分析竞技体育奖励纠纷的成因,进而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问题是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乃至政治领域经常谈论的一个重大命题。其实何止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社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似乎一直都处在几个不同的转型期内,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变迁过程。虽然社会变迁是一个持续不断缓慢发展的过程,但社会转型却是这个过程中相对剧烈一些的阶段性体现,社会学曾形象地比喻为“惊险一跳”。当前中国就是处在这样的一个转型期中,而且愈发临近这“惊险一跳”阶段,所以这个转型期是当下我们要高度重视的。  相似文献   

9.
谈我国竞技体育的激励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竞技体育的激励手段(重奖)应结合国情和民情,具有自身稳定性、系统性;竞技体育的激励方法应把握好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辨证关系,并注意激励的及时性和稳定性。最后,提出了我国竞技体育激励问题的现实策略和长远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举世瞩目的东京奥运会降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收获38金32银18铜载誉归来。中国奥运健儿在世界舞台为国家争光,在赛场拼搏为奥运增辉,生动展示奥运冠军形象,充分彰显了奥运冠军精神。深度探究奥运冠军精神的内涵与时代启示对于弘扬奥运冠军精神,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奥运冠军精神凝聚一流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竞技品格,彰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信仰与理想追求。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对251名奥运冠军成长、成才的精神特征与成长规律进行分析。奥运冠军精神是培育体育精英人才的精神保障,是奥运赛场的灵魂和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为人们敬仰和共同追求的精神力量。奥运冠军精神的内涵从个体、组织、社会三个层面凝练为“挑战极限、使命在肩,爱国奉献、团结拼搏,创新争先、奋斗有我”的精神。奥运冠军精神具有历史性与时代性,新时代奥运冠军精神在发展理念、冠军特征、精神广度、价值内涵四方面均表现出“新”特色。新时代大力弘扬与发展奥运冠军精神,反哺助力奥运备战,为体育强国建设与国家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1.
奥运会奖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雅典奥运会美国、俄国斯、日本、韩国、希腊奖励情况1.1本届奥运会上前三名中美国、俄罗斯奖励情况美国:美国奥委会第一次对夏季奥运会实行全面奖励,而上届他们只对部分项目奖励。奖励标准是:金牌奖1.5万美元,银牌奖1万美元,铜牌奖7 500美元。俄罗斯:俄罗斯赛前首次公布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于军  曹军 《中国体育科技》2006,42(4):111-115
通过对十运会成绩与我国在第27、28届奥运会上的比赛结果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分析我国目前的竞技体育实力现状:传统优势项目得到巩固,潜优势项目实现突破,同时也呈现出项目发展不平衡、高水平后备人才缺乏及科学化训练程度不高等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问题。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坚持与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加强后备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建立训练、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反兴奋剂力度,在调整项目结构、完善项目布局的同时,突出女子项目和“119工程”项目的重点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突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福建蹦床运动员竞技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2005年十运会蹦床男女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和录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福建男女选手在动作难度和全套动作高度上相对于兄弟省市具有优势,但要在北京奥运会上夺牌,女子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动作难度,男子则重点要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在动作质量上男女运动员都要深入领会比赛规则的最新技术动作标准,为备战北京奥运会提供了训练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雅典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前3名运动员成绩进展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In ternet搜索相关数据资料,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程序对雅典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前3名运动员历次成绩进行分析,探索其实现增分的策略,并通过中国运动员齐海峰的成绩分析对其训练提出建议。研究认为,雅典奥运会前3名运动员初期具备很高的速度或力量基础,以速度训练为主促进其他项目的发展,并将投掷项目作为训练突破口,建议齐海峰今后强化速度力量性项目。  相似文献   

15.
以最近两届世锦赛的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北京奥运会女子跳马比赛形势和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跳马是女子四项比赛中比较困难的一个项目,选手两次试跳的平均难度(A分)最低,约为6分,最高为6.5分;运动员发展动作难度的空间较小,而是在既定难度基础上,努力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运动员主要选用第四和第五等两组动作,超过总数的八成以上,并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我国运动员程菲在动作难度、质量和组别等方面都领导着世界潮流,可望继续蝉联世界跳马冠军。  相似文献   

16.
通过雅典奥运会男子竞技操24枚奖牌的归属,分析了雅典奥运会男子竞技体操的发展趋势,并就1992年以来世界男子竞技体操实力格局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是我国竞技运动在"举国体制"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这使得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当举国上下都陶醉在奥运冠军的喜庆时,我们要更多思考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了解我国运动员生涯规划的现状,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困难的原因,认为有...  相似文献   

18.
第14届世锦赛和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技战术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记录、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参加第14届世锦赛和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的技战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奥运会上投篮次数、投篮命中率、得分、助攻、抢断以及个人得分等比世锦赛都有了明显的下降。提出中国篮球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