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识别出组织存在的知识缺口是组织进行集成创新的前提。而现有对组织知识缺口识别方法的研究很少关注组织拥有知识的内在结构特性。为此,本文引入组织知识结构概念,从组织拥有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出发提出一种识别组织知识缺口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树形结构表示组织知识结构,建立组织知识需求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的知识结构。然后利用树的匹配算法对知识需求的知识结构与储备的知识结构进行匹配处理,识别出组织的知识缺口。最后以LED专利为背景对该识别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精确地识别出组织当前缺乏的知识及知识间的层次关系,并有助于组织准确快速地制定弥补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对于专利地图的研究大部分仍停留在应用阶段,对其制作的基础理论研究较少。概述目前专利地图类别,分析现有专利地图制作方法的缺陷,从增强专利文献信息可信度和价值的角度,运用TF-IDF(term…frequency-inverse…document…frequency)统计特征将非结构化的专利文献信息映射到低维空间中,采用密度峰值快速搜索聚类(clustering…by…fast…search…and…find…of…density…peaks,CFSFDP)算法进行聚类,对同一聚类中的专利文献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不同专利文献间的发展关系并映射为图表示,从而构建以有向图表示的专利地图。改进提出的这种专利地图制作方法,同时利用了结构化信息与非结构化信息,以使专利地图更为真实准确地反映目标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将专利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作为知识流动的研究途径。首先,从专利文献前引和后引的角度入手,建立分别代表科学知识、技术基础知识和技术前沿知识的数据集;然后,运用共被引聚类法建立基于技术领域主题的知识流动链条;最后,基于科学知识吸收时间和技术知识扩散时间两个维度,构建技术领域主题的知识流动时间模型,以期从微观的角度观察技术领域主题的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并对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4.
谷俊 《情报杂志》2012,(3):157-162
专利信息涵盖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新技术、新方法,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具有巨大的帮助作用,而改变传统的专利检索模式,揭示专利文献中的隐含知识,需要运用本体对专利信息进行重新组织。本文以冶金行业为例,使用统一本体开发过程方法,构建了专利文献本体模型PATENT_ONTO,并使用Protégé工具以OWL编码方式对概念模型进行了合理描述。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将Sentence-BERT模型应用于专利技术主题聚类,解决专利文献为突出新颖性,常使用独特技术术语造成词汇向量语义特征稀疏的问题。[研究方法]以人工智能领域2015年-2019年的22370篇专利为实验数据。首先,采用Sentence-BERT算法对专利文献摘要文本进行向量化表示;其次,对向量化矩阵进行数据降维,利用HDBSCAN方式寻找原始数据中的高密度簇;最后,识别类簇文本集合中的主题特征,并完成主题呈现。[研究结论]对比LDA主题模型、K-means、doc2vec等方法,本文的实验结果提高了主题划分的细粒度和精确度,获得了较好的主题一致性。如何采用fine-tune策略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效果,是未来该方法进一步深入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献内容和链接融合的知识结构划分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结构划分是确定研究主题、发现新兴研究领域和识别重点研究内容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把从文献内容特征和文献链接信息融合的新知识结构划分方法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从数据库扩展的原始级信息融合、文本挖掘和文献计量方法结合、词汇引用图和词参考文献共现4个层面对当前的知识结构融合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它们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对目前知识结构划分的聚类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以期从更加新的视角对知识结构划分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如何揭示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新兴技术形成过程中的技术性能渐进变化脉络和技术演化轨迹所具有的规律性特征,对于企业或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研发战略议题。针对目前在新兴技术演化轨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即专利引文信息存在的滞后性且未反映专利文献中的非结构化文本内容,以及关键词不能深入反映专利文献表达的技术主题和揭示技术主题之间的关联关系等问题,在改进Subject-Action-Object(SAO)结构语义挖掘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SAO结构语义挖掘的新兴技术演化轨迹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首先以专利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文本挖掘方法抽取专利摘要中的SAO结构,构建基于SAO结构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模型挖掘新兴技术专利文本中的语义信息;其次利用语义相似度算法对专利文本进行聚类,通过对新兴技术不同专利技术主题的SAO结构相似性来分析技术的形成与发展轨迹,揭示新兴技术形成过程中的技术性能渐进变化脉络和技术演化轨迹所具有的规律性特征。最后,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实证进行了研究,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精准识别潜在专利技术组合,将相互关联的技术组成保护范围更大的专利网,对于打破单项专利的局限性、构建更为缜密的技术壁垒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在对关键词与核心IPC进行语义抽取的基础上,筛选出核心专利集合,然后计算基于专利相似性与互补性的专利组合强度,最后利用MCL聚类算法直观、精准地识别潜在专利组合,并以艾滋病疫苗领域专利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结论]该方法以核心专利集合为数据源有效降低了组合识别中的噪音,基于多维度的专利组合强度计算克服了以往组合识别指标的片面性,利用MCL聚类算法无需人为规定簇群数量,保证识别质量。  相似文献   

9.
薛娟 《现代情报》2014,34(5):118-123,141
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Ⅱ),对CSSCI收录的2001-2012年间793篇知识转移文献进行文献共引分析(DCA),绘制出相应的知识图谱。分别从共引聚类、研究热点、知识基础、研究前沿、突变引文、关键文献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我国知识转移领域的知识结构和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个建立在专利全引用信息基础上的技术知识扩散特征研究框架,运用专利引用和文本挖掘的方法,通过研究施引专利和被引专利,从技术知识的利用和技术知识的传播两个角度,更全面地探索技术知识扩散的特征。首先提取基本专利和引文专利之间的引用关系,获得技术知识扩散的范围;其次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抽取专利摘要中的技术关键词,并计算基本专利与引文专利间的文本相似度,衡量出技术知识扩散的程度;然后运用文本聚类和语义分析法进行专利的技术知识扩散特征分析,提炼出6种技术知识扩散特征下分别对应的技术主题。从专利文本的内容着手,将其与引用相结合进行技术知识扩散特征的研究,并对尚未出现前向引用关系的专利进行了技术知识扩散潜力的测度,减少了以往研究的局限性。最后用石墨烯技术作为实证进行了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为石墨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知识单元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基于专利文件知识结构的知识单元挖掘方法,并结合最大字符串匹配算法、停用词去除、词性标注预处理等自然语言处理手段,以及知识单元的位置权重,用程序实现了基于知识单元的中文专利知识挖掘。通过对比试验表明,这是一种有效分析专利文件技术细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知识治理是指从组织战略出发、运用一系列治理手段作用于知识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安排,其强调提升知识过程的组织能力。知识治理超越了知识管理的范畴,为组织与知识之间的衔接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解释。当前知识治理仍处于研究初期,急需对知识治理的概念内涵和理论架构形成一致认识,以搭建知识治理的理论框架。因此,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知识治理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对知识治理的源起、理论基础以及内容要素方面的前沿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知识目标、知识治理手段、原则、对象与绩效的知识治理研究框架,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知识治理研究的深入探讨提供导引。  相似文献   

13.
分析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基于主体-行为-客体(SAO)三元结构的专利分析工具研究现状,包括SAO结构研究主要内容和基于SAO结构的专利分析流程及其应用。研究发现:(1)SAO结构研究主要包括S、A、O元素的独立研究、两两组合研究及其相互关系研究;(2)基于SAO结构的专利分析流程主要分为数据预处理、SAO结构提取、SAO结构后处理和图表解释4个阶段;(3)基于SAO结构的专利分析方法主要分别从扩大研究词覆盖范围、构建和分析SAO结构网络、优化SAO结构提取方法和分类研究SAO结构来提高专利分析的全面性、深入性和准确性,研究难点是对SAO结构中非分类关系的提取;(4)基于SAO结构的专利分析方法在专利情报分析领域跟踪科学研究发展并预测其发展前沿,在创新设计领域分析产品需求、结构和功能及推送设计概念,在专利知识管理系统开展专利分类、技术信息挖掘和展示以及发明知识推送,在企业管理领域帮助企业管理知识产权和组织实施战略,在各技术领域的应用扩展将是其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4.
朱桂龙  李兴耀  杨小婉 《科学学研究》2020,38(10):1879-1887
全球创新网络发展中,国际人才是组织知识创新的关键要素,向内重塑组织知识结构,向外提升组织知识创新影响力。本文以人工智能为例,基于USPTO和WOS数据库,分析国际人才对组织知识创造的影响,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科学合作网络与专利合作网络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国际人才对组织在知识网络中位势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国际人才对组织实现科学新知识创造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组织在知识创新网络的位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从科学和技术合作网络视角验证了国际人才在新知识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并打开了国际人才影响创新组织在知识网络位势的黑箱,这对于我国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专利引用过程中的知识活动探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摘要:专利引用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活动。由于专利文献与论文文献的相似性,可以利用科学计量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对专利引用过程中的知识活动进行深入揭示和可视化展示。研究结果显示引用过程中包含着知识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的发展与重组等活动。在中观和宏观尺度上来看,微观层次的知识发展与重组可能会导致技术范式的变更,这类似于托马斯·库恩提出的科学革命到来之前科学范式的更替。  相似文献   

16.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治理绩效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建立以知识资源与知识特性为自变量,以知识市场机制设计、社会互动与实践社群构建等变量的知识分享途径为干扰变量,而知识治理绩效为因变量的研究架构,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验证各研究假设。本研究建议高新技术企业最好不断扩增专属性知识资源、良好的知识市场机制设计、社会互动与实践社群构建、善用多元化交流渠道或建立效率化系统技术,以实现和强化组织创新,增进知识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17.
组织知识共享网络模型研究——基于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开际  叶东海  吴敏 《科学学研究》2011,29(9):1356-1364
 以组织中同时作为社会活动和知识活动载体的“人”为研究对象,以构建一个客观高效的组织知识共享网络模型为研究目的,提出基于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的组织知识共享网络模型及构建方法,并探讨该网络模型如何影响组织中主体间知识共享的过程和方式。从应用实例来看,该方法具有客观、可视化、定量等特点,因而可以较好地应用到组织知识的分布、查找、推送等知识共享实际应用中去,为组织知识共享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何向英 《现代情报》2010,30(3):16-18
客观知识是图书馆的逻辑起点,知识组织是对客观知识的整序组织活动。文献单元、知识单元是客观知识的基本组分,二者即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基于客观知识组分,详细阐述了知识组织的涵义,知识组织原理和知识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茜茜  杨建林 《情报科学》2022,39(2):133-140
【目的/意义】构建基于司法判决书的案件知识图谱是对司法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助于提升司法智能化 水平,积极响应国家“智慧法院”建设发展战略。【方法/过程】以“网络诈骗”领域为例,用“自顶向下”的方式构建知 识图谱。首先,结合文书内容与专家意见构建案件领域本体;接着,通过知识抽取、知识表示、知识融合等环节获取 实体、属性及关系;再利用Neo4j生成案件知识图谱。最后,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结果/ 结论】基于 2015年-2020年的“网络诈骗”领域司法判决书,构建了含有约 3万个实体和 18万条关系的案件知识图 谱,并详细阐述了具备基础资源层、知识图谱层、服务应用层的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设计。【创新/局限】实现了案 件知识图谱的实体类型扩充,以丰富图谱应用场景,并将知识图谱技术与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进行融合;局限在 于仅使用网络诈骗领域判决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