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6):F0002-F0002
成果简介 “华优猕猴桃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是陕西省科技厅下达的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猕猴桃优良品种选育及技术标准示范”(项目编号:2005ZKC(二)06-01)的主要研究任务。该项目由陕西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主任雷玉山高级农艺师主持,项目2008年验收通过,进行了成果登记,并荣获获2009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易启茂 《金秋科苑》2011,(22):87-88
由吉首大学老科协理事、退休教师裴昌俊教授主持的课题组研发的,集“新、特、优”于一身的“湘吉”无籽猕猴桃,近日在吉首大学老科协、湘西自治州老科协组织的现场观摩、品尝会上撩开面纱。“如果说猕猴桃是世界公认的水果之王,那么诞生在神秘湘西土地的‘湘吉’无籽猕猴桃当是水果之王中的珍品‘奇果’、‘仙果’。”这是与会几十名专家、学者和地方领导发自肺腑的赞叹。  相似文献   

3.
2000年7月30日,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以国家水稻品种改良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式华研究员为主任的省内外同行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完成的“水稻抗病优质恢复系多系1号选育与利用”等5项成果及内江市农科所完成的“水稻恢复系内恢182选育与利用”1项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认为:水稻抗病优质恢复系多系1号选育与利用、优质不育系菲改A的选育及利用等2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恢复系稻病抗性改良方面达国际领先水平;其余4  相似文献   

4.
近日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跃进教授主持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西部地区浆果类果树新品种选育及优质生产技术”项目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中西部地区浆果类果树新品种选育及优质生产技术”项目通过对国内外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 ,筛选出 5个葡萄优良新品种、6个葡萄优系和一大批新种质 (16 5 4份 ) ;通过杂交育种获得一批猕猴桃新种质 ,为浆果生产提供了品种资源 ,建立了葡萄和猕猴桃优质生产栽培技术体系 ,并取得发明专利 3项。制定了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 ,已被农业部发布实施 ;猕猴桃新品种选育及栽培贮…  相似文献   

5.
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是猕猴桃属植物中果实最大,风味好,营养丰富,利用价值较高的种类。我国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广西是主要产区之一,且有较大的蕴藏量。本着摸清其在广西资源分布情况,为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我所从1980年开始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广西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的资源分布及品种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我国软枣猕猴桃开发利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枣猕猴桃是我国重要的野果资源之一,我国目前已经选育成功了多个软枣猕猴桃的新品种。新品种主要有"魁绿"、"宝贝星"、"桓优1号"和"佳绿"等,目前栽培多集中在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酿造猕猴桃果酒所需要的酵母,并对该果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猕猴桃果皮和果汁为研究材料,通过分离、筛选等试验方法获得适合用于猕猴桃果酒发酵的酵母菌菌株,以果酒酒精度和Vc含量作为评价酵母发酵猕猴桃果酒各控制因素的变化对果酒酒品的影响,并以此分析结果为依据对猕猴桃果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经筛选获得1株酵母菌株1-21,可以使猕猴桃果酒的Vc含量升高,香气独特,并且该菌株的发酵活力强,能有效提升猕猴桃果酒的品质。结论:筛选得到的酵母菌菌株1-21发酵力强,用其发酵得到的猕猴桃果酒Vc含量高,酒香独特,适用于猕猴桃果酒的发酵。  相似文献   

8.
项目简介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梁研究所邹剑秋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生物质能源甜高梁品种选育技术创新与应用”囊括了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高糖资源创新技术、亲本系创造技术和不同细胞质利用研究,融合了常规育种、辐照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DNA导入等育种技术。系统研究了能源甜高梁的遗传基础、选育方向和选育技术。该成果的创新与应用使亲本系集聚了群体材料、zerazera族材料、A1细胞质不育系和恢复系、  相似文献   

9.
由于天然种间杂交,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l.的分类存在着组间界限不清、近缘种之间很难区分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该属不同组、系的植物花粉及种间杂交后代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探讨该属物种的系统学关系。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猕猴桃属植物21种、 6变种和4个不同种间杂交F1代植株的花粉,描述了它们的花粉形态,并根据花粉形态特征建立了相应的检索表。研究结果表明:(1)猕猴桃属的花粉形状主要以长球形至近球形为主,变异较小,而花粉粒大小和外壁纹饰的种间差异较大。(2)多数迁地保护物种的花粉粒以三孔沟为主,不同于以前报道的以三拟孔沟为主,原因可能是花粉样本采集地的环境不一样,以及野外的广泛杂交造成的。(3)种间杂交后代花粉空瘪,无授粉能力,是由于所采用亲本植株染色体的倍性不同,后代不能产生正常花粉所致。(4)人工选育雄株花粉外壁纹饰较野生雄株花粉的精细,这种花粉外壁纹饰变小的特征可能有利于雌雄异株植物的授粉受精。这一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5)雄株花粉大小与其雌株果实大小之间有一定相关性,这一现象有助于杂交后代的早期筛选。  相似文献   

10.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营养食疗科副主任营养师刘军莹说,常吃猕猴桃好处多,因为猕猴桃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丰富全面。尤其对女性来说,猕猴桃更是一种“美容圣果”,它具有祛除黄褐斑、排毒、美容、抗衰老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成果介绍 “抗旱耐瘠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选育研究与应用”项目由贵州省旱粮研究所与贵州大学合作完成。本研究始于1993年,先后得到国家及省11个相关项目(课题)资助,成果主要完成人为任洪、赵致等。  相似文献   

12.
西安市葡萄研究所所长纪俭从事葡萄研究30余年,创造出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选育出了“户太8号”、“户太9号”、“户太10号”3个高产优质的葡萄新品种,研究制定了配套的系列栽培技术,研究提出了秦岭北麓优生区域理论,自主开发出了户太葡萄汁、葡萄酒系列深加工产品,特别是研制出了户太冰酒酿制技术。他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被推选为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理事、陕西省高级专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被聘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Na2CO3胁迫处理对狗枣猕猴桃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处理发育到一定高度并且长势相同的狗枣猕猴桃幼苗,用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狗枣猕猴桃幼苗的株高、根长、胚轴长、株重、根重、胚轴重均随Na2CO3溶液浓度升高而呈现下降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随Na2CO3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6,11(3):223-226
作物品种改良在农作物增产诸多因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多年来,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一直重视农作物育种研究。“七五”期间,我院组织了农业育种的重点研究课题。“八五”初期,又将“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育种新技术”的研究列为重大项目,我院有14个研究所、200多人次参加了这项研究。经过5年的努力,现已全面超额完成了原定指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国家“两高一优”农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I0012-I0014
紧随“蛟龙”再探海 科技日报“向阳红09”船7月5日电“蛟龙”号今天取得了在海山区的最大成果,获得了各种生物与岩石样本。下潜人员为傅文韬、张同伟、冯东。“蛟龙”号今天最大下潜深度为3616米。本次下潜,“蛟龙”号在古火山口内部巡航作业,不仅拍摄到了火山熔岩、铁锰结核分布区和大量深海生物,而且采集到了5块火山岩石、3只不同种类的海参、1只苔藓动物、1只海百合,1只深海海绵和8只共生虾,以及6粒铁锰结核,全面完成了下潜任务。  相似文献   

16.
109号森林里,黄鼠狼夫妇生了一个儿子,因为它一蹦一跳起来像个小弹簧,所以大家都叫它“小弹簧”。小弹簧长大后成了一个科学创造迷,当然,它也忘不了要做世界上第一个能够烹制“超级美味鸡”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猕猴桃属植物叶表皮毛微形态特征及数量分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国产猕猴桃35个分类群的代表植株,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其新鲜叶表皮毛的微形态特征、形体大小、细胞结构、分布和密度等多态性状和数量性状进行了观察和测量。该属植物的叶表皮毛微形态特征可归纳为6个类型:1)单细胞毛;2)单列多细胞毛,包括线形单列毛、泡状单列毛、扭曲毛、直壁单列毛、曲壁单列毛;3)多列渐尖毛和急尖毛,包括多列曲壁渐尖毛和急尖毛、多列直壁渐尖毛和急尖毛; 4)多列粗毛,包括柱状毛、多列渐尖粗毛、多列急尖粗毛;5)星状毛,包括薄壁星状毛、厚壁星状毛(分正常状况和莲座毛、盾形星状毛、叠生星状毛等特殊状况);6)二歧分枝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据矩阵,并选择猕猴桃科藤山柳lematoclethra lasioclada作为外类群,应用Wagner法和UPGMA聚类法对中国猕猴桃属植物进行了分支分析和表征分析。分支分析结果表明:梁畴芬在1984年发表的分类系统中的净果组为单系类群,而其它3个组(斑果组、糙毛组和星毛组)均不构成单系类群。表征分析反映了猕猴桃属分类群间的表征亲缘关系,特别是反映了中华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两个物种间关系较近,而与硬齿猕猴桃两个变种间的关系较远。叶表皮毛微形态特征及数量分类分析方法对研究猕猴桃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和亲缘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观察了“拉萨一号”蚕豆品种在生长后期打顶对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豆在生育后期打顶,对控制株高,减少豆荚未成熟率,提高百粒重和产量有显著作用.提出了“拉萨一号”蚕豆品种适宜打顶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N+离子注入选育色素产生菌Monascus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10 keV的N+离子注入,对产红色素红曲菌进行了诱变选育.在确定最佳注入剂量后,经过两轮离子注入诱变筛选,选育出1株高产突变株,红色素色价提高38.1%,且色调适宜.经传代培养,其高产性状能稳定遗传.对该菌株的发酵特性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迅速发挥现有科技成果的作用,使其尽快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正定县科委从1980年开始,连续三年承担省科委农业发展研究项目,建立了棉花、小麦、玉米、水稻、果树五个新技术、新成果示范试验方,示范试验了15项新技术、新成果。其中包括推广了“冀棉二号”一个新品种;评议了“正麦一号”和“正麦二号”两个新品系;检验了“中棉所10号”、棉花新品系“321”、水稻新品系“正旱14”等三个新品种;示范了棉花乙烯利催熟、缩节安化控、水稻化学除草、玉米耕作制改革等四项新成果;验证了水稻稀播量育壮秧、小麦冬前育壮苗、棉花重施花铃肥、果树夏季修剪和苹果腐烂病防治五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