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根源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优秀教师拥有的有限性与其对优秀教师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理论预设、实施过程以及实施结果方面陷入了伦理困境。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存在的伦理困境进行理论层面的透视,可以在困境中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2.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将优质师范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人力资源置于"公共领域",导致基础教育教师的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外部化,从而弱化了对免费师范生的成本约束和收益激励,助长了免费师范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完善退出机制,提高基础教育教师待遇,增加意识形态投资和扩大政策惠及范围,有利于增强基础教育教师岗位的竞争性、提高免费师范生从教热情,并能避免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伦理缺陷。  相似文献   

3.
国家从2007年秋季开始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陕西师范大学全方位统筹规划,精心设计配套政策,对免费师范生着力实施"担当的教育",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体系,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培养基础教育优秀教师,为造就未来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在首届免费师范生的培养上,我们更多地强化了在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内容。"一、学校培养《中国教师》:在承担了培养免费师范生的任务后,针对免费师范生的毕业去向,贵校确立了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建立了什么样的培养体制?陈时见: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是围绕培养优秀  相似文献   

5.
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建设是提高我国师范教育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当前,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建设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制度的顶层设计进一步专业化;更加严格免费师范生准入与管理制度。以培养优秀教师和造就未来教育家为目标,当前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建设在制度环境、制度本体以及制度实施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加强和改进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加强师范生免费教育环境支持体系建设,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顶层设计,严格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实施过程,以期推动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382名免费师范生的调查发现:免费师范生最好的教师专业素质是遵守道德法律、树立职业声誉、评价教学效果、使用技术管理和有效表达技巧;最差的是更新专业知能、使用媒体技术、管理学习环境、有效提问技能和教学准备。其教师专业素质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遗憾的是,教师专业素质并未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显著提高。建议大力加强免费师范生的教育专业训练、严格执行"教师专业标准"、审慎修订"部属师大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这些对于把免费师范生培养成优秀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加强免费师范生教师角色教育的意义与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2007年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既培养基础教育的教师。免费师范生教师角色定位正确与否,事关师范生自身的成人成才和免费师范生政策的落实。本文从加强免费师范生教师角色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策略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推进我国免费师范教育的行动指南.本文就加强对免费师范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探讨,旨在针对免费师范生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完善各项制度,为把免费师范生培养成未来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打下基础,不断推动我国免费师范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出台,无疑非常明确地传达了这样一个信号:国家重视教育事业,重视优秀教师的培养。本文对培养免费师范生理想人格理论、措施和方法,以及怎样运用于实践,进行了入探讨,对怎样帮助免费师范生建立对未来职业良好的情感关系、建立对教师职业和教师生涯的热爱、建立终身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对于国家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对于免费师范生教育长远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师范生免费教育是国家为了培养一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促进我国教育公平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课题组的调研结果显示,该政策实施三年来,大部分免费师范生对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和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是比较认可的。但是,也存在着诸如对免费师范生规定的权利义务不太满意、对自己身份的荣誉感不强和对自己的发展前景比较担忧等突出问题。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过建立免费师范生弹性协议、加大对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和为免费师范生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环境来切实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从而培养免费师范生良好的教师职业情感,为我国中西部教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高等师范肩负着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任务,而当今中小学教师人文素质的缺失,使得人文教育成为高师教育的重中之重。笔者从高师人文教育的意义、内容等方面作番探究,从而对高师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提出一些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论高师教育之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关键是靠高素质的教师。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高师院校教育创新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高师院校要实现教育创新的目标,必须从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育技术手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文章就高师院校如何改革与创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成人高等师范教育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为基础教育培养和培训师资的成人高等师范教育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与改革。  相似文献   

14.
师范教育的德育是所育人才能否为师的根本。当下我国师范教育的德育面临德与智失谐、德与文失谐、德与行失谐的窘境。师范教育的德育既有普通德育的共性,又有其固有特性,是更为严苛和神圣的德育范式。因此需要用原点思维对师范教育的德育进行审慎思考,让师范教育的德育回归“善”之本真,同时将“情”之德育融于现实生活,把德性的养成作为塑造德育格局的重心,进而追求德育的“美”之境界。建构师范教育的德育体系必须立足当下中国社会现实,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滋养下分析当代师范教育的德育理路,探寻师范教育的德育文化语境与路径。从面向“新时代”,植根祖国大地,围绕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分别探讨在“时间”文化语境、“空间”文化语境和“职业”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的德育(树人)之道,凸显当代中国师范教育德育的实践逻辑、国际视野和专业属性。  相似文献   

15.
高师开展创新教育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重要的意义,高师开展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师资,为基础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师资保障和根本保证,高师开展创新教育应大力推进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建立适应创新教育的评价标准,建设一支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我国师范教育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教师职业伴随着师范教育的诞生、发展不断发生变革,逐步形成专业化的特征。根据国际国内师范教育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我国要加强教师专业化,须提高教师的学历标准,开放培养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实现师资培养、培训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做出了明确要求,其中教学实践能力居于核心地位,而高等师范院校是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直接承担着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与训练任务。文章从教学技能的培养入手,通过分析在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技能训练的模式和策略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8.
试论美国师范教育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凤玉  单中惠 《教育研究》2006,27(11):80-85
19世纪后期的美国师范教育经历了两次转型,从而使其从封闭定向式的教师培养模式走向了开放非定向式的教师培养模式。转型为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尽管转型后出现了诸如师范教育在大学中的边缘化、教师职业地位低下及专业性不强、教师入业标准如何控制等相关的问题。尽管如此,这种转型一方面加强了师范教育与整个教育体制的一体化,建立了综合性大学现代开放型的教师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师范教育通过转型增强了自我发展技能,拓展了生存空间。中美两国国情不同,但师范教育的转型有共同的规律可循,美国师范教育转型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是中央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旨在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这无疑对师范生培养质量提出了崭新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师范生培养要坚持专业化理念和终身学习理念,以培养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为目标,按照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化培养的基本要求,构建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实践训练课程和自主学习课程六大模块构成的课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师范教育结构的调整,五年制师范学校逐步成为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的重要师资培养模式。五年制师范学校德育工作成效将影响未来基础教育师资的整体素养。笔者结合多年德育工作的经验,分析了当前五年制师范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