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姚悦 《师道》2010,(6):25-26
民间美术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它率直、不拘一格的质朴特性与儿童在艺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有相同之处。可以说,民间美术与幼儿美术有其内在的共同特性。对幼儿进行民间美术活动教育,可以让孩子们从小萌发民族自豪感,感受本民族自强不息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高美华 《教师》2010,(32):108-108
在幼儿时期对幼儿进行民间美术教育,吸收和利用我们传统优秀的文化资源,让幼儿感受民间美术的精华,不仅能使幼儿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能扩大幼儿的眼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民间艺术的种子,这也是现代幼儿园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在幼儿时期对幼儿进行民间美术教育,吸收和利用我们传统优秀的文化资源,让幼儿感受民间美术的精华,不仅能使幼儿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能扩大幼儿的眼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民间艺术的种子,这也是现代幼儿园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胡萍 《宁夏教育》2014,(3):32-32
回族民间美术作为回族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内容丰富多彩。幼儿园将回族民间美术教育活动与区域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对幼儿进行回族民间美术的启蒙教育和陶冶,激发幼儿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情趣,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设计思路 《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探索性研究》是我园承接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我们从美术角度挖掘、整理适合幼儿学习的民间艺术,引入到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让幼儿初步认识中国民间艺术的种类,感受民间艺术的美,产生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激发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民间美术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传统。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思想质朴率真,造型不拘一格,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多才多艺和创造性。对幼儿进行民间美术欣赏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而为了更好地开展民间美术教学活动,必须让幼儿充分地感受民间美术的美,激发活动的兴趣。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民间美术的欣赏教育。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规程》指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显得极为重要。在目前的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以成人的标准“像不像”来衡量幼儿作品、教师教学模式概念化等情况,影响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呢?一、教师和家长应转变观念,用孩子的眼光来欣赏孩子的作品从幼儿的心理角度来看,美术活动是幼儿表情达意的需要。幼儿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有许多感受和想法,常常想表达出来,但又受到动作表现和语言表达的局限,于是他们就借助符号———…  相似文献   

8.
甘肃民间手工艺术活动是朴实而宝贵的古老文化,是民族特征和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在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幼儿视野,使幼儿领略到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而且还可以使幼儿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我园结合省级十二五课题《甘肃民间手工艺术在幼儿园的创新研究》,对培养幼儿民间手工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以及手工活动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本文将对此作出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9.
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民族文化传承下去,需要从幼儿做起。把民间美术融入幼儿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幼儿进行泥塑、剪纸、编制等民间传统艺术活动,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造型与风格、色彩与配搭、民间美术的表现与种类,以激发和提高幼儿对美术的感受与创造能力,也为幼儿自由创作奠定基础。将民间美术与文化镌刻在幼儿的心灵里,使宝贵的传统文化得到再次的唤醒与传承。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样,与幼儿园美术教育相比,在家庭美术教育中,不管美术活动场所、内容、时间等都可以根据幼儿自身需要开展,对于培养幼儿美术能力都有独特的作用。因此,我们结合课题《依托幼儿园与社区资源科学服务家庭教育的策略研究》积极科学引导家长对幼儿实施美术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美术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春燕 《家长》2023,(31):179-181
<正>美工区是幼儿自主选择活动的重要场所,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民间艺术教育是幼儿园的特色教育课程,蕴含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可以丰富美工区的活动内容,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创作的兴趣,使美工区真正成为孩子自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小天地”。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对大班幼儿的美工区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反思,探索在美工区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评价其对幼儿美术学习和发展的影响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手工艺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肌肤触摸、肌肉运动、心灵感受来获得对民间艺术的体验;通过手工制作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学会大胆创新,在体现乡土特色、传承乡土文化的民间艺术活动中,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让幼儿在传统民间艺术的海洋中,发现民族瑰宝的源远流长,增强幼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么,如何将民间手工艺巧妙地融入幼儿园的美育活动中呢?笔者结合我园的实际教学经验,在本文谈了几点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表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趣味画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了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表现。教师应以趣为出发点,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挖掘幼儿的创造性美术能力。  相似文献   

14.
卢素凡 《学周刊C版》2014,(10):196-19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表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趣味画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了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表现。教师应以趣为出发点,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挖掘幼儿的创造性美术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杨蓉 《新疆教育》2012,(18):237-237
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艺术瑰宝,它反映了各民族人民最淳朴的审美观,给人以极强的审美享受。我们的美术教育要想使我们的美术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蓬勃发展,就必须加强对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培养,也就是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以民族民间美术为基点进行美术教育。通过对我国民族民间美术现状的剖析,让学生对民族民间美术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美术教育有了很大发展,许多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幼儿美术活动在各地幼儿园开展。但我们发现,幼儿园在美术教育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甚至还有“一个教案用几年,一张范画全园转,孩子只要照着画,好坏由我说了算”的怪现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规程》对美育(包括美术教育)明确提出“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并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  相似文献   

17.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创新潜能的开发与培养,目的就是让幼儿自主性得以体现,满足幼儿情感、心理的需要,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创新的能力,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乐于创造,学会创造、展现个性。为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园承担了湖北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课题《幼儿主题活动引领的美术教育创新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开展了为期三年的研究,在创新美术教学内容、创新美术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杭永红  乔建萍 《考试周刊》2011,(29):232-233
刺绣是我国古老民间传统工艺的一种手工艺术,属于民间美术范畴。将刺绣引入幼儿的特色活动中,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手部小肌肉、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开发孩子的心智,而且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动作能力的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对幼儿进行刺绣活动的锻炼可以让幼儿从小就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艺术,激发幼儿对民间工艺的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萌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意识和科学精神,勇于创新、勤于实践的符合未来时代需要的幼儿"。  相似文献   

19.
"玩色游戏"就是让孩子把颜料喷涂或拓印在各种物体或工具上进行游戏活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玩色游戏借形想象,就是幼儿把在玩色游戏中产生的各种图案,进行想象添画变成新的图案。老师在活动过程中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玩色游戏材料,让幼儿运用各种美术形式主动探索,并鼓励幼儿进行想象表现,打破传统美术绘画技法的约束,让幼儿把绘画看作是表达思想、情感、想象和理想的手段,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夏艳 《教育探索》2008,(8):14-15
民间玩具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具有教育、审美、玩耍功能。幼儿美术教育是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感染幼儿,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其人格发展的审美教育。利用民间玩具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能有效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广泛的兴趣、审美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