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学生厌烦,感到作业是那么的单一乏味,学习是那么的枯燥,导致学生厌写,厌学的严重后果"多元选择,分层递进"的作业设计,能最大限度地克服学生厌写作业的种种弊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最充分的发展,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知识"、"人人都学到必需的知识"使学生真正喜欢做作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学生乐于作业。  相似文献   

2.
唐建康 《现代教学》2011,(11):12-12
作业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评价学校教学的重要话题之一。绿色作业就是依据课程目标、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特点来布置适量、适合的作业,并及时批改和纠正。当前一些学校的问题是作业偏多,重复的作业太多,无效的作业太多,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解决这"三多"现象,我校做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形成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方法和技能、养成创新意识,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学生完成作业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它是师生交流的桥梁,是数学教学的延续。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个人认为,作业就像老师为学生准备的饭菜,只有搭配合理,营养均衡,才能促进学生发展,学生"不吃"或"多吃",老师"不做"或"硬塞"都是不正确的。那  相似文献   

4.
作业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传统作业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习惯、思维品质、情感态度的养成,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要设计出与新课程理念相符的作业就必须全面改革传统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以学生为本"、"减负增效"的思想,设计分层作业。体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的思想,设计与书面作业互补的作业。从重视题目情境的设计的角度改革作业内容。  相似文献   

5.
杨新顺 《考试周刊》2011,(76):84-84
我在办公室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学生变‘懒’了,连作业也不愿完成了!"探讨其中的原因,会发现部分教师对作业的作用认识产生偏差,他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布置的多是简单重复的机械作业,压抑了学生个性,忽视了学生兴趣,增加了学生负担,难免有学生不愿完成这样的作业。新课程理念要求充分体现自主性、关注生命性。因此,我们的作业练习就要创新蜕变。  相似文献   

6.
从课程开放视角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巩固,技能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智慧在作业中生成。作业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反映,也是吸纳文化内涵的展示。学生的语文作业理应遵循"开放而有活力"的理念设计。优化语文作业设计,探索主题性作业、延伸性作业、自主性作业、生活性作业、实践性作业、趣味性作业、想象性作业的方法与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有效教学、落实减负增效,学生作业特别是数学作业的正确处置是一个重要环节。 一、数学作业现状 1.作业多。实施素质教育,不准加班加点,还要保证教学质量。在很多学校形成的做法是:学生作业量成倍增大,尤其是数学,有预习作业,有书本作业,有复习提纲作业,还有阶段梳理作业,有单元自测,还有牛刀小试等,名目繁多,但总结到一点,就是"多"。也就是通过多来减少校内集中学习时间,实现"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8.
黄德朋 《考试周刊》2011,(40):211-213
教学实践表明: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而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题海"泛滥成灾,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效益低,作业质量差、数量多,缺乏典型性。做过的原题再来考试学生还是做不出来,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师又要实施"题海"战,导致学生感觉作业越来越多,教师感觉学生越来越难教。这样师生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作者根据科学的学科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在轻负高质要求下要科学设计作业,立足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庞卫平 《考试周刊》2011,(24):140-142
优化英语作业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外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实施有效教学,反馈教情、学情的重要环节。科学而有效地布置、批改和评估作业,对深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都是极为重要的。作业的布置、批改与评价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让作业真正成为"有效教学"的力臂,真正实现"提质减负"。  相似文献   

10.
都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娇嫩含苞需要精心培育的花朵,但现在的学生在所谓的"培育"手段下被压得喘息不得。在精英培养模式下,学生被不断地灌输,不断地训练。尤其是作业,教师以"学以致用"为借口,不断地对作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布置"认为合理"的作业。但殊不知,这些"一刀切"的作业没有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没有考虑各个学生发展的实际能力,任何层次的学生都练习一样的作业,毫无针对性可言。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中,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然而,时下的语文作业却少了创造新意,多了机械重复;少了思维训练,多了抄抄写写;少了课堂延伸,多了应试色彩。笔者认为,教师不妨赋予语文作业趣味性、自主性、生活性、诗韵性,让小学语文作业洋溢着蓬勃的"绿色"。  相似文献   

12.
黄军山 《甘肃教育》2011,(22):60-60
一、坚持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仅仅被视为巩固和强化课堂知识的手段,作业内容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社会实际。作业的评价忽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激励功能"。这种封闭单一的作业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也使很多学生经常复制他人的作业.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相似文献   

13.
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其个性,我们从发展学生的隐性学习能力和显性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开始了"让你爱上学英语"作业模式的探索,本文是我们对"让你爱上学英语"作业设置模式的一点初探和心得。  相似文献   

14.
陈维杰 《考试周刊》2011,(55):75-76
在从教的生涯中,我与教师们的探讨时发现:学生数学作业完成的质量不高是使得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掌握不好的一大表现。而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作业的预留、书写与评判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学生数学作业的状况却可以概括为"一多""二假""三无效"。"一多"指作业量大,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为出发点,以学生的作业为切入口,采用定量分析、问卷调查开展实效性研究,架起了学校素质教育和学生作业之间的桥梁.课题通过单元练习、课堂渗透、课外延伸来实施科学作业设计,着力于自由开放的环境布置、丰富多样的内容设计、适合自我的自主选择,使学生在"作业要求层次性"、"作业内容层次性"、"作业类型层次性"三个层面构成的作业模式中体验和传承素质教育,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提升了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教师清醒地认识到,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体验、创新思维的园地,这是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放飞学生潜能的重要途径。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让作业"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7.
课后作业是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扩展,没有作业显然是不行的。但是传统的英语作业,如:朗读,抄写单词,背诵课文,造句等,它的枯燥无味和缺乏创造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作业成为了一种负担。英语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英语作业也应该是活泼多样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而不是什么都在课堂上由教师灌输,什么都在课堂上由教师摆布。"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让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追求作业的手段多感官参与,让作业"活"起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让学生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使学到的英语知识"沸腾"起来。  相似文献   

18.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与内化,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束缚,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要解决传统作业的弊端,就必须改变"题海战术"和"一刀切"的作业方式,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遵循学生个体特性,充分考虑学生智力与个性发展的差别来设计作业,在设计作业时可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张凌云 《考试周刊》2012,(91):61-62
新课程倡导数学教育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分层教学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有效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数学作业"单一化、一刀切"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层作业的优势,最后结合实例论述了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赵晓峰  宫玉海 《成才之路》2011,(15):93-I0022
在教学改革中,改传统的作业为现代的"情感化有效作业",作业的内容多种多样,作业的形式图文并茂,作业的评语成功鼓励学生。作业成为学生探求生物科学和创新的园地,成为学生个性发展、自我展示和想象的空间,成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理念的重要途径,成为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