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薛爱宏 《考试周刊》2011,(37):65-66
在数学教学中,全面注重和发挥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使认知和情感有机协调,水乳交融,引起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从而使数学教学成为令学生真正向往的积极愉快的活动。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践探索,谈谈在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数学情感通常被理解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产生的情感态度。积极的情感态度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消极的情感态度却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和恐惧。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要使用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情感,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成功和喜悦。  相似文献   

3.
由于数学不是人文学科,多数人忽略了它的情感因素,导致了数学学科在情感教育、生命教育中的无力。其实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在促进学生发展、体验生命经历的过程中,凭借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力量影响着学生。因此新课程下的一线数学教师要挖掘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价值,不断丰富数学课堂的情感意蕴,展示新课程数学文本的情感魅力,把握数学教学的情感触角,做到以情促学,以情优教,为学生的情感发展、生命成长提供良好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使之成为学生健康和谐成长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4.
职高学生多数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高,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淡然。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运用情感教学中的动力功能和迁移功能,注重情感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重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使学生从不学到主动求知,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数学不是人文学科。多数人忽略了它的情感因素,导致了数学学科在情感教育、生命教育中的无力。其实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在促进学生发展、体验生命经历的过程中。凭借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力量影响着学生。因此新课程下的一线数学教师要挖掘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价值,不断丰富数学课堂的情感意蕴,展示新课程数学文本的情感魅力,把握数学教学的情感触角,做到以情促学,以情优教,为学生的情感发展、生命成长提供良好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使之成为学生健康和谐成长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6.
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应把认知和情感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阐述了数学教学与情感教育如何有机结合、自然渗透,从而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真正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情感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方法,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探究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任斌 《考试周刊》2015,(11):38-39
数学美育,是指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审美情趣,以及审美理想的教育。在中职数学课堂情感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加入数学美育可以起到优化数学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情感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情感教学的有效开展,而且能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收获知识与情感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在高校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一个数学知识的传授过程,还应该是一个情感积累和体验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如何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促使他们以强大的情感动力去学习数学知识,使知识、情感协调发展,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呢?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数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用情感丰富数学,从情感教育出发,优化数学教学,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于学生自身发展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内在特性,利用数学问题有效特性,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情感,使学生在积极情感驱使下,开展有效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不但需要自身具备喜爱数学的情感,从而感染学生,还要在教材中挖掘情感案例、设置问题情境等,实现情感教学。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促使他们以强大的情感动力去学习数学知识,使知识、情感协调发展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呢?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数学情感  相似文献   

15.
吕颖 《考试周刊》2011,(43):87-88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普遍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情感,对数学学习有一种厌恶感。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心灵的花朵开得更鲜艳。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发挥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发掘、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优化数学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积极交流,使他们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并能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李肖白 《新疆教育》2013,(13):66-66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数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用情感丰富数学,从情感教育出发,优化数学教学,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于学生自身发展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形成良好的“情感磁场”,使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达到“情知协调”的理想境界,这样才能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教学注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切实感知教学知识之源、数学知识之本、数学知识之用,使学生不仅要学好数学,用好数学,而且要在一种主动的情感下学习数学,数学课堂不能是机械的灌输.情感教育就是教师"控制学生情感,使之处于最佳状态"来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情感教学对于高中新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数学品质,完成数学的教育使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关注数学知识的教学,更应关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融洽关系,情感的交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这样,学生才会产生积极的动力,在不断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时,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不断向更高层次推进,不断激发学生新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和谐数学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  相似文献   

20.
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使数学教学工作事半功倍,也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目标。实施初中数学情感教育应以构建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以培育学生的数学美感为中介,最终达成对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合理诱导和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