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朱华昌 《声屏世界》2000,(12):22-22
如今,对电视说三道四指手划脚的人日益增多昨天的“皇帝女儿”,今个咋就不香了呢?究其原因,社会发展的脚步太快了想当初,电视也就一、两个频道,不少人不看到再见不罢休,一部电视剧,可以造成万人空巷.而今,有线电视台几十个频道,就好像自助餐,几十个菜,倒没有可口的了还是一位文化界的朋友说的好,是电视培养了观众,提高了观众,也吊高了观众的口味。  相似文献   

2.
祝政 《视听纵横》2002,(6):16-17
为了探索电视产业化之路,绍兴电视台把眼光投向了电视剧生产。到目前为止,绍兴电视台(包括原绍兴有线广播电视台、绍兴电视艺术中心,下同)单独投资,或与他人共同投资拍摄了24部204集电视剧,据统计,绍兴电视台共投人拍摄电视剧的资金1406.5万元(不包括合拍单位的投人),截止目前已回收1007.5万多元。在这24部电视剧中,盈利的有8部,收支相当的10部,亏损的有2部,尚可发行或正在发行的有4部。预计通过发行,还可收回投资320万元左右,盈亏相抵,实际亏损数约79万元。在这些电视剧中,盈利最好的是《绍兴师爷》,投入300万元,收回415万元,回收状况较差的是原绍兴有线电视台拍摄的《宋慈断狱》,投人280万元,收回仅浙江版权48万元,目前该片还在努力发行之中,可望再回收100万元。  相似文献   

3.
黄斌 《声屏世界》2007,(12):67-67
高扬的主旋律与高升的收视率肯定是业内人士梦寐以求意欲兼得的“熊掌”与“鱼”。先说电视剧。据说2006年内地共生产制作了1.3万集电视连续剧,而真正播出的约为7000集。是电视剧供过于求?非也,好剧难求。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后,荧屏作何播出安排,引人关注。笔者一向不怎么看电视连续剧,结果还是情不自禁地被《文化站长》《特殊使命》所吸引、所感动。  相似文献   

4.
王维义 《新闻界》2005,(6):55-56
由公安部宣传局与中宣部宣教局、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河南省电视台联合组织拍摄的二十一集电视连续剧《任长霞》于2005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频道黄金时间隆重播出后,给观众带来了强劲的视听冲击力,广大观众在观赏中无不感受到心灵的震撼,该剧获得了今年上半年央视平均收视率(6.2%)第一的收视效果,产生了非常强烈的社会反响。而中央电视台又应广大观众的迫切要求,又在央视八套黄金时问播出了这部电视剧。电视剧《任长霞》取得传播效果,这除了受艺术家巧妙使用电视这种传播媒介的优势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与艺术家成功地选择和塑造了典型新闻人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名著与道德     
前几天打开电视,看到了多年不见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正上演过火焰山那集。以前看的时候,很小,就是图个热闹,现在长大了,看的时候觉得很多地方让我不舒服。  相似文献   

6.
阿青 《声屏世界》2001,(5):51-51
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笑傲江湖》已有数日。本无意观看,因为我认为名著改编的影视剧成功者甚少,与其看一部不伦不类的改编剧,不如在内心保留一份对金大侠笔下人物的回味。但连日来常听人争说《笑》剧,褒贬不一,见仁见智,倒显得我孤陋寡闻,便不可免俗地去看了两集。 不看则已,一看更加大失所望。中途插看,艺员们的演技如何不便于妄加评论,但只看一次剧中却出现三处错误不能不让人啼笑皆非。剧中人物口口声声叫令(ling)狐冲为令(ling)狐冲,称武林前辈任(ren)我行为(ren)我行,将“心系(ji)思过”…  相似文献   

7.
平日里很少看电视剧,嫌它长,有的如白开水,没味道。但央视一套17集电视连续剧《赵树理》,我却一集不落地看了一遍。尽管该剧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但正是那些平凡故事、朴实无华的道理,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了我。赵树理是我国著名作家,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他的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是农村题材的代表作,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今天我国农村的发展,早已不是赵树理在作品中描写的那些情景了,但为什么描写赵树理成长和创作的电视剧,仍然有那么高的收视率,仍然那么打动人心呢?依我看,这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们对赵树理为人为文的…  相似文献   

8.
省级卫视的“克隆”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丹 《新闻记者》2001,(7):80-80
随着各地有线电视网的铺设 ,各家省级卫视纷纷落进了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屏 ,一时间老百姓的遥控器忙了起来 ,还真有点无从选择。可时间不长 ,到底哪家卫视办得好 ,老百姓心中有了数。看省级卫视你会发现从早晨到晚间 ,节目安排可谓彼此“克隆”。举例来说明 ,晚6点是少儿节目 ,7点转播央视《新闻联播》之后是《天气预报》 ,接着是各家电视台紧跟《焦点访谈》做的“聚焦” ,“追踪”之类的新闻评论性节目 ,然后是电视剧 ,甚至剧中插播广告的时间及其持续时间都非常相似。这也就意味着要么电视上出现的全是电视剧要么全是广告 ,那你只要看一家…  相似文献   

9.
郭闻捷 《青年记者》2007,(16):85-86
"我的电视,在心里我是要带着你一起走的。我爱你。"这是纽约一个名叫吉尼罗·加西亚的学生在父亲不让他看电视后开枪自杀前留下的遗言①。对于电视来说,这个"最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那  相似文献   

10.
用顾客满意管理理论看电视频道运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晓兵 《传媒》2006,(4):59-61
在电视媒体所津津乐道的"我播你看,我说你听"模式下,电视台不能准确地把握观众想看什么,不想看什么,想什么时间看等一系列收视需求,节目的传播效果可想而知,观众的满意度可想而知.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众多电视节目的相互模仿所带来的同质化问题使得观众对于电视产生了一种若即若离的恐惧感.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在电视频道的运营过程中导入顾客满意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
在去年非典时期,杭州电视台影视频道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重大事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和媒体肩负的重要职责。但作为专业频道,既没有新闻节目,也没有合适的栏目反映这一焦点事件。我们确定以特别节目的方式参与抗非典宣传,并迅速组织策划班子对节目形态进行了论证。当时公众情绪都非常紧张,所有从新闻媒体上传出来的声音都是很严肃的。频道最后决定采用情景喜剧的模式,主要是考虑到用“剧”来表达既符合频道定位,又易于被观众接受,而喜剧则有利于释放和消除大众的紧张和恐惧心理。频道以最快速度组织各方创作力量,拍摄了以“说家常里短、看人间百态.宣传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理念”为宗旨的30集系列情景喜剧《非典型剧场》,用诙谐、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演绎了一个个与抗击非典有关的故事,让观众在笑声中接受熏陶和教育,讴歌了非常时期的民族凝聚力和新市民精神。该剧从策划、编剧到前5集拍摄完成仅用了3天时间。从4月28日开始,杭州电视媒体中首个以文艺形式反映抗击非典的节目《非典型剧场》以每天一集的速度播出,很快受到杭城观众的关注和好评.领导和专家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许多热心观众打进热线电话后表示每天都铁定看《非典型剧场》,以前觉得非典很可怕,但是通过轻喜剧的形式一边笑一边接受了抗非典的知识.增强了战胜病魔的信心,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人间温情。该剧播出后,引起了省内外媒体的关注.江浙地区的电视台都相继播出了《非典型剧场》,并被制作成VCD公开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2.
孙元玮 《视听界》2007,(3):49-51
国外电视剧大多采用一边拍摄一边播出的方式,以便在收视率有所波动时及时调整内容,保证电视剧长播不衰。由此产生了电视剧流水线式的工业化制作,以详细紧凑的时间表统领工作,以高度的分工作为高效摄制的保证。《爱的风暴》(《Sturm der Liebe》)是巴伐利亚电影制片厂摄制,德国电视一台(ARD Das Erste)播出的电视连续剧。2005年9月26日起每周一至周五15:10播出,至今已播到第326集。此摄制组以室内外两组摄影队每天拍摄一集的高效率在业内闻名。本文从前期、后期等方面简要分析其高效制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情景剧于20世纪40年代末首先在美国出现,是欧美重要的电视节目类型。美国最知名的情景剧是《我爱露西》,一共拍了179集。中国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制造情景剧,代表作是《我爱我家》。一共拍了108集。《我爱我家》一度大红大紫,紧随其后的《编辑部的故事》。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总体来说,情景剧在欧美长盛不衰,在中国却并非如此,中国的荧屏剧集市场还是被大批大投资、精品化的电视剧把持。近十年来,随着电视频道的爆炸性增长,电视剧成为众多频道哄抢的资源,以至于价格越抬越高,相比之下,情景剧精品力作少,市场份额小,售价低,影响也越来越弱。  相似文献   

14.
1958年.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在刚开播的北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播出。由此,电视剧与中国电视几乎一同诞生,中国老百姓普遍接触电视也是这时开始的,并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特别青睐,现已成为中国老百姓的文化“主餐”。  相似文献   

15.
梁爽 《青年记者》2006,(9):54-56
如果按年龄段分界的话,30岁以前我是看电视的,30岁之后我是干电视的,看电视时的眼光是娱乐性的、生活性的,而干电视后看电视的眼光则是学习性的、研究性的。在加盟电视队伍之后,由于工作上的体验,我对城市电视台的生存状况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我认为,要清醒认识城市电视台在全国电视发展大格局中的差距和不足,我们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稍有懈怠,就会标兵更远、追兵更近,决不可满足现状、盲目乐观。困局与迷局●“混血儿”的身份中国的媒体基本上是一个“三不象”的外形,这就是业界经常念叨的“机关不机关、事业不事业、企业不企业”,尤其…  相似文献   

16.
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1月10日说,从元旦以来各地电视台的播出情况看,取消每集电视剧中间插播广告的政策得到了有效执行,广电总局下一步将解决电视台每集电视剧前后或者两集电视剧之间广告时间偏长的问题.(1月11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作者,写了一个电影剧本,故事和人物都写得好,但在电影制片厂没有排进拍摄计划,他把剧本送到电视台,拍成了一部很不错的电视剧.于是得出结论说:电视剧创作与电影创作是一回事,不过一个用摄像机摄录完成,一个用摄影机拍摄完成而已,作者在写剧本时,用不着把两种剧本区别开。有的人看法正相反。认为电影和电视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你把《红楼梦》改编成35集的长篇幅剧本,可以拍成电视连续剧,但你这长篇幅剧本却不可能拍成35集的电影故事片,不论你的剧本写得多么精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在不少场合盛赞过海派电视这些年来的新视野、新理念、新举措.认为上海电视变得大气和深刻起来了,应当重新估计和评价海派电视在中国电视版图中的地位。不过,这样的评价是针对上海电视的新闻节目和财经节目,而中国电视屏幕上狼烟四起的娱乐节目中,海派电视的地位如何呢?在没有看《舞林大会》和《加油,好男儿》之前,这样的疑虑挥之不去。甚至,我很担心电视娱乐节目中遭人诟病的低俗、恶俗问题会坏了上海电视的名声。然而,当《舞林大会》上袁鸣、曹可凡等主持大腕一曲终了时,当《加油,好男儿》中,聋哑选手宋晓波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时,我不仅感觉原先的担忧变得多余,而且,一种理性的思考变得自然而由衷,这就是,海派电视的娱乐节目到底可以给娱乐化狂潮中的中国电视以怎样的亮色?在“拿什么拯救你,电视的娱乐节目”的追问中,海派电视的娱乐节目能够给人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刘继光  范莉 《新闻前哨》2001,(11):27-27
电视新闻除了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一样具有新闻性这一共性外.还具有电视的特殊性──以画面为特征,集视听为一体的传播方式,每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必然是声音与画面的有机结合。换句话说,就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电视画面和声音在传递信息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今年湖北电视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80周年开辟的《老区纪行》和《旗帜》等新闻栏目,从电视画面中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老区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画面中建国前和建国后人民生活的对比,让人真实地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电视画面“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龚琳娜寄来两张碟,里面没有风靡一时的《忐忑》,但我感觉很忐忑.事情出自春节后央视召开的《梦想合唱团》研讨会. 我在发言中谈到《梦想合唱团》的电视艺术创新时,无意中说到在场的“团长”之一龚琳娜的表现,大加赞赏之余,把她的《忐忑》与《老鼠爱大米》之类的口水歌联系在了一起,断言这类歌曲没有生命力,也没有艺术地位,同时还很专业地谈到当年让我血脉贲张的电视剧《血色浪漫》中龚琳娜演唱的西北风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