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汉云  刘星 《新闻界》2005,(6):49-50
随着省级台的陆续上星,省级卫视表面一派繁荣,实则危机四伏:一方面,竞争对手增强增多。2003年,竞争对手中的老大——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业化的频道改革,导致全国卫星频道重新洗牌.此外,省级卫视还要面对城市电视台、同级卫视的竞争,其潜在对手还包括境外卫星电视;另一方面,省级卫视由于自身资源的限制和所担负的宣传使命,“立台之本”的新闻已成弱项,相互之间的“克隆”又导致“同质化”倾向严重,竞争力下降。“省级卫视自1997年以来,市场份额逐年下降,2001年为14.76%,中央台为31.15%。单个省级卫视在全国市场竞争力极弱,与央视一套相比,可以忽略不记。在2002年全国市场收视份额前15名卫星频道中,央视就有6套占据了前六位。”  相似文献   

2.
在2007年卫视竞争格局中,较明显的特点是全国省级卫视市场份额同比整体扩张,根据央视一索福瑞提供的中心城市收视调查数据,全国31个省级卫视群体表现得异常活跃,实现总收视率比去年同期增长9.3%,市场份额同比扩张10.4%。十强的名单基本保持稳定,依次为湖南、江苏、安徽、重庆、江西、天津、  相似文献   

3.
傅蓉在《2007省级卫视传播突围策略分析》一文中指出.在2007年卫视竞争格局中.较明显的特点是全国省级卫视市场份额同比整体扩张,全国31个省级卫视群体表现得异常活跃,实现总收视率比去年同期增长93%,市场份额同比扩张104%。分析前十名的省级卫视台,有以下特点:一是关注内容生产,贴近观众需求。包括挖掘优势内容资源,利用情感类节目拉动收视,娱乐类节目风头不减。二是改良节目编排,提升竞争门槛。  相似文献   

4.
尹鸿  吴丰军 《视听界》2007,(5):39-40
2007年3月,江苏卫视全新的事件类栏目《人间》一经推出就在观众中掀起了收视狂潮。开播第一周,该栏目即成为全国卫视同时段、同类节目的双料第一,三周后更是持续高居全国卫视所有节目排行榜榜首,《人间》刷新了江苏卫视的收视纪录。其实,《人间》的成功并非偶然,在群雄逐鹿的电视传播竞争市场,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盘点2006年卫视收视的时候提出,"2007年,卫视频道品牌竞争将进一步升级,随着以京沪为代表的、有雄厚实力和后劲卫视的加入全国市场竞争,卫视全国格局将面临新的变局"(《2006年卫视收视大排行》,《中国广播影视》2007年2月)。时间到了2007年年中,用市场竞争的视角、数据量化的方法再一次深入审视并透析卫视市场变局,与2006年相比,省级卫视混战带来的收视起伏变动加剧,节目竞争的热点开始转移,全国卫视版图在2007年被重新改写。  相似文献   

6.
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国内电视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上星电视发展势头强劲,卫视之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2010年上半年省级卫视集团整体收视市场份额达到28.3%,省级卫视集团、央视集团和地面频道集团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形成.省级卫视间出现严重的不平衡,其内部竞争影响着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需要对其竞争态势加以反思,并有针对性地适时进行政策调整和市场引导,使其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陈四芳 《声屏世界》2010,(10):15-17
近年,中国电视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省级卫视之间的竞争只能用白热化来形容。江西卫视凭借各方努力。这几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省级卫视频道中具有很好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竞争力。央视索福瑞提供的全国35中心城市(CSM35)的数据显示,江西卫视2006年全天平均收视千人达到112,市场份额接近1%,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视媒体正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大变革时代。从全国来看,央视、省级卫视及地面频道基本上瓜分了全国的市场份额,呈现出三分天下的格局。作为处于第三级的省级地面频道,既没有央视和省级卫视的覆盖,也没有城市电视台与百姓生活的贴近性,被称为  相似文献   

9.
面对决定存亡发展的市场份额,省级卫视之间已经形成一种越来越尖锐的竞争关系,争抢更大蛋糕是不可避免的。在这场明争暗斗的竞争中,对每个省级卫视来说,只有聚积足够的力量,才可能如愿在收视市场中多分得一杯羹。  相似文献   

10.
洪威 《新闻传播》2006,(2):16-17
自省级电视台上星、全国覆盖以来,中国电视的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省级卫视在相互竞争和与央视的竞争中逐渐发展起来,虽然央视仍旧仰仗资源和人才的优势领先在前,但这种领先地位却不断受到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省级卫视集团的挑战。与此相对应,业界以前所忽视的省级卫视可视性观念也逐渐浮出水面,既然央视可以用十余个专业频道来满足受众不同的需求,省级卫视为什么不可以走出小而全、杂而弱的套路,塑造自身鲜明的角色定位,在火热的传媒市场分一杯羹呢?于是乎,卫视的可视性与报纸的可读性、电台的可听性一样,成了卫视管理者口中热门的名词。  相似文献   

11.
特色化·品牌化·科学化——试论省级卫视如何办出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全国卫星频道进入白热化竞争的时代背景下,省级卫视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说是处于中央电视台和其它省、市电视台的“上压下顶”之中。如何应对这种来自行业的激烈“抢拼”,是每一位省级卫视从业人员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面对严重的同质化竞争,省级卫视必须尽快寻找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科学定位,制定整体、长远的发展规划,办出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出受众喜闻乐见的精品栏目,以特色打造强势,进一步扩大自身市场份额,以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找准自身优势特色,开展科学定位省级卫视作为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频道,面对竞争日趋…  相似文献   

12.
黄未 《视听纵横》2007,(1):51-52
近年来,央视、省级卫视及地面频道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湖南卫视一骑绝尘,安徽卫视剧行天下,我们浙江卫视也不甘寂寞,凭借"七剑出江南"的豪情成功地搅动了电视市场,但搅动市场之后如何真正夯实基础、稳定市场,如何真正成为电视媒体竞争中具有话语权的强势的领跑者?这是摆在每一个浙江卫视人面前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3.
孟志军  陈杲 《新闻界》2008,(4):22-24
在全国电视广告市场上,央视与省级卫视究竟处于何种竞争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竞争决策,本文引入经济学的市场结构理论对全国的电视广告市场进行了动态分析,根据省级卫视参与市场竞争的不同决策来建立不同的市场模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电视市场风起云涌,卫视频道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三十多个省级卫视为了争夺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围绕电视剧、综艺节目以及民生新闻等展开博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娱乐泛滥、电视节目同质化、高端题材少有媒体介入等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声屏世界》2012,(12):65-65
首先,卫视媒体的经营理念,直接反映在其平台的构建上。如何建立起一个贴合核心受众的节目平台.是卫视媒体竞争的根基。在急剧变化的卫视市场环境中.卫视媒体的理念能否及时跟上政策变化的步伐,是2013年卫视格局变化的关键性因素。其次,人才。关于人才的争夺战成为了近期卫视竞争白热化的表象之一。  相似文献   

16.
《声屏世界》2013,(1):86
随着2013年各省级卫视的改版计划纷纷出炉,卫视之间的竞争也随之变得空前激烈。日前,北京卫视公布了2013年的改版计划——扩容卫视新闻播出量、全面升级特色栏目带、打造大型季播活动,共同构成"三驾马车"。为全国观众奉献出众多品位高端、含金量足、充满诚意的电视节目,形成了在全国电视市场中独树一帜的文化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2008,(2):78-78
东南西北部城市周报的地位对比 生活类周报在全国的发展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特别是近几年生活类周报市场表现强劲,取得了很好的市场业绩,如<北京精品购物指南><上海申江服务导报>在当地的广告市场份额甚至超过了当地的都市报.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在当地市场一般都有一份处于竞争绝对优势的生活周报在领跑当地市场.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省级卫视之间为拼抢市场份额的竞争更加激烈。诸多省级卫视在"内容为王"上面下功夫,着力打造具有轰动效应的活动、项目和栏目。2007年江苏卫视晚间黄金时  相似文献   

19.
媒体扫描     
2007卫视版图之变王永连在《2007卫视版图之变》一文中指出,"2007年,卫视频道品牌竞争将进一步升级,随着以京沪为代表的、有雄厚实力和后劲卫视的加入全国市场竞争,卫视全国格局将面临新的变局"。省级卫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央视在国内媒体市场的不断扩张、境外媒体的进入及城市电视台连横战略的实施,省级卫祝生存空间日趋狭窄,在群雄逐鹿的竞争中日渐式微.走向边缘化。面对这种状况,省级卫视如何突围,完成开拓全国市场的使命.真正实现“卫视”的价值呢?笔者认为.凸现特色是省级卫视边缘化突围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