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让学生对于我国的传统知识和悠久的文化历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自信心作为一种人格品质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激发人的意志力、充分发挥人的智力因素从而取得人生成功有很大的影响.使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的自信心的原因主要为数学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数学基础与数学学习的方法,关于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认识:自主学习,主体参与,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于高职院校日常的实训教学进行了思考与总结,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要有比较充分清晰的认识;充分认识个别答疑与辅导的重要性;鼓励学优生帮助学困生;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严格要求。对于现在的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所谓“辅差”是泛指对在体育与健康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体育成绩转化,提高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重庆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从专业现有实际条件出发,拟定了改革总体指导思想,对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进行了改革探索和优化,并建设了实验教学网站。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改革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实验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成就感和自信心。其改革探索也可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实验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白广范 《课外阅读》2011,(6):248-248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来进行认识和感知,那么,如何在活动中兼顾学生的差异,做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呢?我在教学中对活动进行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7.
教师要把握好数学教学中的"多"与"少"的分界线,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归纳总结,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针对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初中学生的英语输入和输出的观点,认为初中学生应该首先进行有效提高英语学习的输入环节,然后大胆地进行英语输出,同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并且笔者就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尝试性的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二年级 4 4名本科生为对象 ,用SPSS统计软件包分析研究了学生英语成绩及若干专业技能和自信心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1)学生英语成绩与自信心呈中度正相关 ;(2 )在听写、听力、阅读、写作这四项单项能力方面 ,听写和听力是与自信心相关性最高的两个 ,而完形填空和阅读与自信心不相关 ,并就研究结果对于英语教学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徐生鹏 《家教世界》2013,(10):59-60
笔者从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结合平时的班主任工作案例,就帮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建立自信心,以健康心态勇于面对人生,迎接挑战,谈了自己的一些体会。用真实的案例,因势利导,榜样引领唤醒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自我的激励、教师的赏识、在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中培养自信,激励学生焕发生命的活力和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培植自信,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1.
正值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喜欢音乐却又不喜欢学习教材的内容,为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必须从多角度多方面探究与思考,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且利用音乐的多元化特点,与各学科综合,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审美情趣与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12.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本文阐述了自信心在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出了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与保护学生的自尊,加强对学生的成功教育,多用赏识学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公民。  相似文献   

13.
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两门基础课程,然而该课程的抽象复杂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畏惧,对专业产生了怀疑,因此本文探讨将其改为相对简单易懂的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这不仅对该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没有影响,而且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的现实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是进行课内知识的单一评价。这种把考试与评价等同起来,把分数与学生价值等同起来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正确发挥数学学习评价的导向作用,对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浅谈自己在数学学习评价中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点滴。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识并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爱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觉自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性,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自信心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目前,大多数中学生仍缺乏自信心,造成厌学、自卑等不良“负性”心理。为此,笔者开展了“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自信心”心理实验,帮助学生寻找励志自信的支点——做最好的自己。班主任面对学生自信心不足,要做的就是鼓励和创造机会,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其成长。  相似文献   

17.
当今大学生受到社会及家庭的因素影响,存在着没有理想目标,前进和成长方向不明确,自信心不足等问题。独立学院的大学生组成较公立院校更为复杂,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更大。本文以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为例,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自信心状况,从而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并对如何培养自信心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就必须认真、正确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即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学生学会快乐;教会学生与人交往。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其目标是培养良好品德、挚爱生活、勤于探究的合格学生。教师可从课前体验生活化、情境创设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联系实践生活化四个方面进行教学,使学生对社会生活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从而培养爱心,建立自信心,形成思想过硬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0.
自信心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感受,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是内在自我的核心部分。自信心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个体的成功与失败,也是个体个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用自信心量表对职校生的自信心状况进行测验研究,能较清楚地了解职校生自信心的状况,从而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