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何光学是一门研究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的客观规律及通过各种成象光学系统成象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有几何光学法、矩阵光学法、变换光学法、统计光学法等,对师专物理专业,按大纲要求主要介绍的是几何光学法.几何光学法的基本内容是费马原理、折反定律及平面反射光学系统、平面折射光学系统、球面反射光学系统、球面折射光学系统、共轴球面光学系统及复合光具组等光学系统的成象规律.这些各不相同的光学系统都有它们自己的成象规律,形式上看各不相同,但只要我们利用分析矛盾和矛盾转化的思想方法,注意知识本身的结构性和逻辑性,对其各有的成象规律进行研究,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得看上去庞杂孤立的内容变成有条理、有内在结构的系统知识.本着这种思想,我们对几何光学涉及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研究,力图从知识的结构和逻辑性上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列成一个较系统的图表(见下页表),目的是使几何光学中的主要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得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2.
节点是光学系统的一对基点,在几何光学中它的定义为:“系统光轴上角放大率v=+1的物象共轭点,即物、象空间一对共轭平行光线与主轴的交点;节点在几何光学成象的作图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在光学系统中都具有这样一个特殊点,即任何光线通过该点后的方向不变”,这个点就是光学系统的光心。光心在国内《光学》课本中尚无明确地交待,甚至有的书中将它与薄透镜的几何中心混为一谈,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利用几何光学原理及平面解析几何的知识来推导全息图物象关系式;这种推导方法较之常见的由波动光学理论推导的结果具有简单、通俗、易懂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根据普通物理几何光学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三种符号法则规定及其物象公式 ,并通过比较说明了几何光学教学中宜采用的符号法则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目前各高校物理类专业光学课程中对于几何光学符号法则部分在教材编排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如:"物象虚实"界定的不严谨、成像公式建立过程中的逻辑缺陷等,指明了几何光学中的"物象虚实"概念与日常习惯表达的差异并分析了由此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虚实判定的错误、符号运算的混乱等),给出了"物象虚实"关系的判定法则——因果关系、空间关系;通过对反射及逆向问题的剖析建立起实正虚负法则到新笛卡尔法则的过渡,强调了新笛卡尔符号法则的灵魂是"坐标",基于该法则下成像公式的数学实质是一对共轭坐标点的约束关系,最后对教材编排及教学过程设计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代光学已表明,光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一个实际的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将受到衍射的限制,在几何光学中研究光线的传播是具有近似性的.根据几何光学中的傍轴理论,对光线通过光学系统的成像的实验与理论计算进行探讨,从而得出几何光学中光路计算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波动光学的另一种讲授方法,即从衍射引入干涉概念的方法。并从光学发展的历史和现代的角度,提供了论据。通过分析衍射和干涉的光强公式,说明了衍射和干涉的物理图象一有利于正确理解衍射和干涉的相互关系,从而加深了关于衍射是光的波动性最具普遍性的基本特征这一重要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和量子光学三个光学分支的各自特点来讨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并指出这三个光学分支的相互转换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几何光学的基本公式出发,把近轴几何光学的物象关系改造成矩阵方程,使之更加简洁、工整,既容易记忆,又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通过比较几何光学中的近轴条件下的球面镜成像公式和任意一种情况下的成像公式,讨论几何光学中引入“近轴条件”概念的物理意义和光学仪器像差概述。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数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以运动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认知,有利于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有利于学生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了"多边形的面积"后,在整理和复习中运用动态几何的观点,引导学生借助多边形的图形转化和面积公式的转化,把几个多边形的面积公式统一起来。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清楚地把握其内在联系,从而牢固地掌握多边  相似文献   

12.
大家都认为新增内容“向量”与平面三角、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知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问题提供了良好素材.其实新增内容在中学数学学科中的交汇远不止这些.只要仔细观察有很多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问题的题材.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深刻的内在联系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新增内容对于原教材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知识密切地交汇在一起.编织成五彩缤纷的交汇网,本文就新增内容的交汇实录几个片断。  相似文献   

13.
平面几何和三角都是研究平面图形的边角关系,因此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几何证题多采用综合法,无成法可循,不容易一下掌握证题的普遍规律,因而使初中学生证几何题感到一定的困难。利用三角法证几何题,则可通过三角公式的计算代替几何的逻辑推理,可以化难为易。同时因为解析几何中“直线和圆”移到高中讲授,不能用坐标法全面介绍解析方法证几阿题,更有必要通过三角法证几何题给学生掌握一种解析法,以达活跃思想,开拓思路的目的。这样做对沟通不同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各不同部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证题、解题的能力都是有益的。下面谈谈初中学生利用三角知识证几何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数形结合思想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数”与“形”结合,相互渗透,把代数式的精确刻划与几何图形的直观描述相结合,使代数问题、几何问题相互转化,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充分考查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意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曾说过: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一般地,人们把代数称为数,把几何称为形。数与形表面看是相互独立的,其实它们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数量问题可以转化为图形问题,图形问题也可以转化为数量问题。那么,何为数形结合呢?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意义,又揭示其几何直观,使问题化难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物理中的有关光学实验,按照几何光学实验、波动光学实验和近代光学实验进行归类,对其中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以及光电效应和激光全息原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对光杠杆、三棱镜分光、牛顿环、光栅衍射、偏振旋光、测定普朗克常量和拍摄全息图的方法和应用进行了扼要的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7.
几何初步知识是在小学五年里分散学习的,间隔时间较长,因而这部分知识的复习就显得更为重要。如何进行复习呢? (一)要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必须把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的孤立的、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复习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以长方形为  相似文献   

18.
<正>一、"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口诀介绍"展开与折叠"内容属于初中图形与几何模块,这里正方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学习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先通过动手实践,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再通过相互交流,总结可以得到哪些平面图形.同时,还要辨析哪些平面图形经过折叠后能围成一个正方体?哪些不能?此类问题在辨析练习中,学生往往寻找不到其中的规律.因此笔者对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光学元件及系统成像的横向放大率公式的讨论,阐述了几何光学中横向放大率的一些问题,并指出注意如何运用横向放大率公式以及各元件的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20.
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其代数含义,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实现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相互转化,即通过数形结合的基本方法,达到探求解题思路,解决问题的目的,体现解析几何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