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尤达 《传媒》2015,(22):42-4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原本植根于电视荧幕的电视剧,其制播模式似乎呈现出一种发展乱象.从电视台独家到跨屏播出,从台网联手到停止合作,从“4+X”再到“一剧两星”,与之伴随着的是电视剧定义被不断模糊:微电视剧、网络剧、自制剧、定制剧等.这一切的背后,折射出互联网对传统电视媒体的冲击,从“草根”逆袭到分庭抗礼,短短几年便掀起一场革命.究其原因是互联网自身媒体融合的特性决定了一场电视剧制播模式的革命.与之相比,之前的制播分离是一次体制改良,解决的是“制”的问题,“播”依旧在电视上播,媒介属性上电视剧依旧是电视的专利.面对互联网引发的这场革命性变化,传统电视媒体的态度几经转变:从不屑到震惊,从携手共赢到“师夷长技”,此间转折俨然可以成为一部颇具戏剧性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2.
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特点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媒介技术孕育了公交移动电视这一电视新媒体。但对于受众来说,技术是其次的,他们最关心通过这个新媒体是否能看到更新更好的电视节目。“内容为王”是媒介市场竞争中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受众为本”是生产媒介内容产品的指导原则,公交移动电视的节目制作必须基于自身的受众特点。与传统电视受众相比较,公交移动电视受众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张宇 《传媒观察》2005,(4):54-55
内容产业是电视产业链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也是电视台进行市场价值交换的主体。资讯、专题、综艺节目及电视剧等是内容产业传统的表现形态,而大型电视活动则是党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背景下涌现出来的新亮点。它通过将电视节目活动化、社会活动节目化成功地制造出媒介事件,在传承文明、不断提高自身文化品位的同时也为电视媒体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  相似文献   

4.
央视率先推出的“独播”策略,是央视应对电视竞争的重要举措,一些实力雄厚的省级卫视也积极介入,参与“独播剧”的竞争中,业界人士与学者对此的反映是:有的击节叫好,认为既可净化荧屏,改变“千台一面”的同质化现象,又可提高频道识别力;有的则忧虑是否会造成观众的收视障碍,是否会造成电视竞争中的“马太效应”。但是,面对“独播”策略,业界还有一种看法是:“电视剧神话”何时可以休矣?作者张健针对电视市场上的“神话效应”现象,作了较为理性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5.
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江 《新闻窗》2009,(3):67-68
频道专业化是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体坩“广”播走向“窄”播,从传者中心走向受者中心的必然趋势,是对大量同质化的综合频道无序竞争、资源浪费的有力反拨,目的是实现各种传播资源的优化配置,获取最大的传播效益,进而使媒介自身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国电视市场上,由于电视剧、新闻、综艺节目、法制节目的“四大金刚”效应,再加上电视节目的克隆和仿制速度太快,专业频道的同质化现象仍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6.
在媒介融合时代轻易对传统媒体进行简单判断,是值得警惕的问题.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在媒介融合时代依然保持一定的活力,这种活力当前主要体现在:在电视内容方面,多元终端呈现的,依然多是电视的内容;在电视台方面,进行组织重构的电视台可以依然保持活力;在电视人才方面,高端大制作依然需要专业化、高水准的电视业者;在电视收益方面,品牌电视媒体和现象级节目,依然享有高额商业回报.未来,传媒格局可能呈现出一种新旧媒体混合、兼容而共生的状态;而若要持续保持电视的活力,必然需要传统电视媒体破除“惯性思维”,饱具创新与“再创业”的意识,不把与新媒体的融合只看做传统电视媒体的“脱困”手段之一,而更应以全新的理念看待传媒与传播.  相似文献   

7.
往年电视媒体之间的“剧战”已然白热化;如今,网络媒体虎视眈眈进军电视剧市场,更是加重了电视剧竞争的砝码。以辩证的态度看,一方面,新媒体不断争夺电视观众,给传统电视带来不小的挑战;另一方面,新媒体为电视内容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传统电视该如何透过新的沟通和思维模式,实现新媒体时代电视剧的营收效益?  相似文献   

8.
从电视剧每年为大多数电视媒体带来70名左右的广告收入中不难看出,电视剧已成为电视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然而纵观中国的电视剧生产市场,虽然每年电视剧的生产量近万集,但优秀的剧目却是少之又少,真可谓是千金难求。依据“稀缺产生价值”的经济学原理,优秀剧集无疑成为众多电视台争相购买的对象,因此,“独播剧”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三。尹鸿教授以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电视为基础框架,从文化、创意、产业三个层面考察中国电视的生存现实,就电视媒介承担的公共服务功能、电视文化生态中的娱乐霸权、创意生产中的差异性传播以及电视内容产业的集团化战略等一系列关键命题表述了富合思辨的评判。  相似文献   

10.
马丽 《传媒》2016,(4):94-96
移动互联时代的媒介生态,呈现出一种媒介之间互助共生的格局.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网络新兴媒体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电视媒体对网络媒体既有借力发展的一面,也有反向助力的一面.电视剧作借力网络文学突破创新,电视节目借助网络平台扩大影响.电视媒体的二次审验助力网络小说由虚拟走向现实,电视剧作的荧幕效果影响着网络游戏的创作主题.融媒体时代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  相似文献   

11.
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的上下游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现有的电视内容生产与分发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电视内容跨媒介、跨平台的交易需求,需要建立"大内容"生产与分发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内容获取、内容集成、内容监控、内容分发等环节,也包括各种媒介平台内部、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内容交易程序及标准,还包括内容存储、评估、定价和支取方式等。  相似文献   

12.
从《百家讲坛》看电视媒介文化传播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芳芳 《新闻传播》2006,(11):38-39
《百家讲坛》是近年来媒介和学界备受关注的节目,它通过电视媒介传播文化,其传播方式、传播内容都受到很大争议。电视大众媒介的本质,决定了电视传播的内容都会带有大众化、娱乐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超女”、“易中天”现象,电视台黄金时间只播国产动漫节目,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管理,电影剧本(梗概)备案制,整顿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节目内容……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行业发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大事,  相似文献   

14.
传播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媒体边界的消融,推动了传媒的生态重构。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内容产品,电视剧呈现出跨屏传播、跨媒体营销、融合发展的制播新业态,是传媒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媒介技术的内在驱动。本文分析了当前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剧跨媒体流动和营销的内在驱动力,并归纳出电视剧跨媒体营销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的电视生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时代游戏规则突变营造了一个全新的媒介生存环境,电视的生存处于危机与希望之中。“网上造浪”,“内容为王”和“打造虚拟中的真实”可能是电视的生存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黎鸣 《现代传播》2007,(5):74-77
将宗教内容进行娱乐化、审美化表现是中国汉民族古典文学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在中国电视剧创作中也有一定的体现.本文结合对部分电视剧、电视艺术作品的分析,用哲学、历史视角,探讨了电视剧中对宗教内容表现的几个特点;同时对创作中出现的对宗教内容表现上的失真与疏漏也进行了一定的匡正.  相似文献   

17.
媒体走出抢播大战5月1日,限播令正式实施。此令出后,卫视只有靠增强自办栏目,增加自制剧来填补空缺。资源占有已经成为电视台的重点,电视剧未来发展趋势清晰,电视广告市场不再是恶意竞争的场面。近年来,中国电视市场空前繁荣,在这背后,却是由于市场不规范所导致的诸多问题。2009年,国内电视剧生产总量为11460集,却只有一半的剧集能够  相似文献   

18.
传统电视媒体掌握丰富海量的内容资源,依靠向受众提供高品质的内容吸引受众。但在网络电视时代,受众获取内容的渠道越来越多,选择的空间也越来越大。在这种媒介资源过剩的状况下,仅仅依靠内容取胜是远远不够的,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网络电视坚持“需求为王”。  相似文献   

19.
在手机报已经普及的今天,手机电视在国家标准出炉之后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以来内容制作是媒介的核心竞争力,手机电视的发展也不无例外。现阶段我国手机电视的内容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传统电视内容;二是自制电视内容。目前手机电视是以将传统电视内容搬上手机屏幕为主,主要分为新闻资讯和娱乐两大类。手机电视要想以内容取胜,突出差异化传播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必须在自制节目内容上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的电视媒体市场,不乏热点和亮点,电视媒体的品牌建设、媒体的影响力、抢摊电视剧市场、市场份额竞争、《超级女声》、活动营销……这些关键词的背后,折射出电视媒体产业化发展的全新走向,也预示着电视媒体一个全新经营时代的来临。品牌建设:媒体“影响力指数”的提出几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