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电影技术将最先进的数字技术运用于电影的制作、存储和传输之中,使传统电影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它是集数字技术和电影技术为一体的最先进的影像、声音的展示技术和艺术。电影本身是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和手段,因此应充分利用网络让数字电影走进学校,建立校园数字电影院线,并运用数字电影技术制作、修复科教片和历史资料片,更应运用数字电影技术来制作课件。  相似文献   

2.
马骥 《甘肃教育》2023,(9):55-58
新时代是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师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推动者,提升数字素养迫在眉睫。目前,中学教师普遍存在数字基础理论欠缺、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不足、数字安全意识不高等问题。学校可以从成立数字化管理团队、培养教师的数字意识、鼓励教师运用数字技术设计教学活动、深化数字教育综合改革和明确数字伦理入手,培养教师的数字素养。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蕴含着影响全民终身学习观念、改变传统学习模式、助力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高效构建、促使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等价值。然而,在数字技术赋能全民终身学习中,存在着社会大众数字素养较低、数字学习平台单一、数字技术自身不成熟、赋能制度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为此,应大力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强化主体学习能力;构建数字学习平台,高效共享教育资源;强化数字技术研发,提升技术赋能效度;健全数字技术法规,完善终身教育制度。目的是不断促进数字技术赋能全民终身学习的成效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思政教育常态化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文献梳理、逻辑分析,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核心特征与实践途径展开讨论。研究认为:(1)“打造智慧生态的数字课堂,实现全过程育人”“拓宽思政课程的教学资源,实现全方位育人”“助推高校学生的深度思考,实现全视野育人”“强化思政课程的主体地位,实现全方法育人”“提升思政课程的师资水平,实现全目标育人”,是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2)数字信息来源的碎化特征、数字知识传播的多元特征、数字教学体验的自主特征、数字交流表达的感性特征、数字资源生产的活化特征与数字反馈评价的精准特征,是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核心特征。(3)健全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体制机制、树立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精准理念、培育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师资队伍、建立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方法、提高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准入门槛和完善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知识体系,是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能否促进研发创新,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需要实践检验。基于2013—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并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检验数字经济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路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研发创新是数字经济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主要渠道;数字经济、研发创新及其交互作用均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呈现异质性特征,高数字经济水平地区,具有较高的出口技术复杂度促进作用。应加大对数字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融合创新,加强低水平数字经济发展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雒军刚 《甘肃教育》2023,(16):15-18
在建设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数字技术融入中小学党建工作是大势所趋,已逐步显示出数字技术赋能数字党建、助推党课方式变革、强化思想宣传工作以及助推党风廉政建设的独特价值。但是,中小学党建工作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仍然面临着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党建工作思维不够创新、党建信息数字化水平有待提高、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效能不高等困境,需要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规范管理、建强党建综合性人才队伍、巧用信息资源丰富工作载体,进一步彰显数字技术赋能中小学党建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知识呈现和传递的革命性变革,正重塑着包括美育在内的高等教育形态。数字技术的“用户画像”、大规模化、线上线下融合和及时动态等功能,有助于实现高校美育精准施教、资源共享、方式多元和量化评估。不过,数字技术赋能高校美育也面临本领恐慌、数据孤岛、信息茧房、制度短缺等困境,需要在提高师生数字素养、构建数字美育平台、加强技术研发力度和强化数字技术规制等方面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8.
以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转化是推进红色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逻辑机理,表现为数字处理技术为资源转化提供保障,数字再现技术为资源活化提供支撑,数字媒介技术为资源传播提供平台,区块链技术为资源再生产提供平台。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顶层设计薄弱、技术应用障碍、人才支撑不足、传播媒介单一等现实挑战。数字赋能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关键在于完善政策体系、加快基建建设,建立仓储数据库、搭建共享平台,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机制,打通全线渠道、强化情境体验。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能够有效解决技术呈现和受众认知间的冲突。但是,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之下的数字教材编制,可能遭遇课堂规范与责任伦理弱化、系统化教材知识体系解构、教材目标定位泛化、数字化资源运用易引发法律风险隐患等伦理危机。以伦理视角对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进行审视,应遵循技术向“善”和“人”的发展融合的价值诉求,重视数字教材编制主体多元协同和融通的关系诉求,坚守数字教材编制体系“三性”融汇的内容诉求。因此,化解人工智能融入数字教材编制伦理风险,应立足于建构人工智能的伦理准则和技术责任制度,明确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规范与技术责任,重拾“以人为本”的数字教材编制教育价值理念,动态监控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全过程,充分审视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的设计机理和强化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丰富的人类遗产,是最重要的民族特征,目前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却面临着融化消失的危险.本文给出了数字记录技术、数字建模技术、数字动画技术和虚拟实现技术等数字艺术技术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应用思路,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以数字媒体、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针对数字媒体专业建设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国内部分高校数字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以及在数字媒体教学上的实践,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建设、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教材体系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系统设计已经逐渐成为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适时进行数字电子技术和EDA技术的课程改革,将两门课程深度融合为数字电子与EDA技术课程,并结合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构建电类专业数字系统综合实验平台,开展数字电路基本实验、EDA技术基础实验、单片机实验和SOPC实验。介绍模块化数字系统实验平台的研制。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不仅给商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带来变革,而且对人们的民主政治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数字技术赋能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催生了数字民主。数字民主在推进民主发展过程中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数字民主既没有从实质上改变传统民主的本质,也没有真正克服传统代议制民主的弊端。因此,数字民主并非一种新型民主,而只是实现代议制民主的一种新方式。不仅如此,数字民主还会因数字垄断催生新的数字政治精英,从而使民主走向自己的对立面。同样,数字偏见以及数字滥用也会削弱民众参政议政的热情,从而带来沉默政治。因此,在数字时代,我们必须用数字技术赋能民主全过程,强化政府对数字技术的监管,提升公民的数字素养,推进真实性民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数字劳动理论特点,主要体现为数字技术操控工人、数字平台垄断市场、数字资本抢占数字产权。在数字劳动理论中,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批判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数字劳动异化、数字劳动自由化的意识形态骗局、社交媒体掩盖数字资本主义的危机等问题。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形式,并没有改变数字资本攫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目的。对克里斯蒂安·福克斯的数字劳动理论进行深入剖析,对规范我国数字资本运行逻辑,优化数字技术现实运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数字劳动秩序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产业需求的问题,提出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定位适应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专业技能规格与数字媒体技术产业最新技术发展同步,课程体系设置以新知识特色课程为主导,从而使得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满足产业的需求。因此,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解决我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可以在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高校中推广、复制。  相似文献   

16.
生产性实训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创新型生产性实训平台建设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动画学院实训平台是南山区数字创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由动作与表情捕捉数字技术实训平台、数字录音与音效制作技术实训平台、集群渲染数字技术实训平台、数字剪辑与特效制作技术实训平台、高清蓝屏拍摄与虚拟演播技术实训平台5个子系统构成,2013年升级为深圳市数字创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创新型生产性实训平台,通过深入研究该平台的系统组成、实训工作流程、管理机制等方面,探讨创新型生产性实训平台的系统结构、运行管理机制、发展方向、原则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石娟  石鸥 《教育科学》2023,(1):50-55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与纸质教材一样,数字教材建设同样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数字教材变革着知识的存在样态,数字教材有知识样态和技术样态等多维样态,数字教材的多维样态是认识数字教材的基点。数字教材开发需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技术标准、技术嵌入与教育理论对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等多维关系。研制数字教材相关标准、设计有助于教学的友好操作界面、实现数字教材技术与知识的融合是数字教材开发的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18.
数字技术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很多弱势群体在获取数字资源和掌握数字技术过程中,被排斥在数字环境之外,引发了数字时代的数字鸿沟问题。土著人作为澳大利亚的少数族裔群体,他们中大多数人在数字接入、可负担力和数字能力三个维度存在严重的数字鸿沟。澳大利亚以数字包容为理念,将提高土著人数字技能作为弥合其数字鸿沟的重要抓手,旨在解决因数字鸿沟导致的土著人教育不公平、数字经济参与深度不够、被数字排斥等现实问题。在具体实施路径上,澳大利亚构建了连贯土著人生命周期的数字技能教育体系,即注重学校课程教育,提高土著中小学生的数字素养;发挥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土著数字技术技能人才;以社区为主导,为土著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基础性数字技能。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已经成为现实。高职院校教师应以怎样的姿态适应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环境,如何运用数字技术实现专业发展已成为未来已来的课题。高职院校亟需提升综合治理水平,努力降低和克服数字鸿沟、环境缺陷和因治理缺位而导致的数字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赋能力度,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数字技术素养薄弱、智慧校园基础建设滞后以及提升数字技术能力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引导教师以数字技术重塑专业素质、强化专业精神、彰显专业身份,成为“德”“才”兼备、“教”“学”双修、“知”“行”合一的数字化高水平“双师型”教师,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使数字特效得以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有力载体,数字技术使电影以影像为载体的本性得以彰显,只要遵循技术服务于内容、外在真实服务于内在真实的规律,数字大片便会赢得它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