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发展,驱动教育变革。教师数字素养攸关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我国教师数字素养经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素养、数字素养三个发展阶段,虽然取得较大成绩,但仍然存在培养体系缺少系统性、培训缺乏针对性、资源服务欠缺联动性与数字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无法满足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要求。为全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构建数字教育新生态,须将数字素养课程纳入职前职后培养体系,融通校企社数字学习资源,构建教师数字素养测评机制,提高教师数字素养培训精准度,强化数字道德和安全,提升教师数字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刘文开 《教育评论》2023,(3):115-118
教师数字素养是赋能高职院校内生发展和培养学生数字化思维与能力的关键元素。高职院校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要求、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现实需要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高职院校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可从培养教师提升数字素养的主体意识、创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实践平台、建立教师数字素养的多维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和创新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3.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环节。基于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借鉴国际经验,建构了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水平体系,并应用该水平体系对225位小学教师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处于中等水平,具备基本的数字化工具使用技能,年龄较轻、职称较低、学历较高的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水平相对更高,教龄、培训时长是影响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建议培养教师综合、创造性应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建立“反向传帮带”机制以及充分发挥教师数字技术共同体的效应,以有效提升小学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数字技术越来越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数字素养作为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欧盟及其成员国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实践,已发行七个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经分析,七个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核心构成要素为: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内容创造、数字化交流协作、数字化安全、数字化评估。为推进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落地,欧盟及其成员国积极探索培育路径,提出完善数字化新基建、提供融合数字技术的多样化培训项目、构建数字化学习共同体、加强数字科技伦理和法律规范建设以及开发数字化评估工具与标准。欧盟及其成员国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多维立体结构、发展进阶模型及其开发的自我评估工具,为不同利益相关者制定专业化教师数字素养框架提供了基本参照,为其他国家(地区)建立联动式教师数字素养培养和培训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国际社会构建高性能数字教育新生态提供了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5.
数字时代下高职教师数字素养内涵包括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数字化意识素养、数字化技能素养、数字化应用素养、数字化道德素养。在调查、分析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路径:更新观念,树立数字化教育理念;终身学习,提高数字化应用能力;综合谋划,建立数字素养系统培训体系;完善政策,健全数字素养管理机制;加大投入,保障数字校园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6.
王霞  原洪玉  李宗威 《教师》2024,(4):93-95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对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领导力的高水平研究人才至关重要。文章旨在构建一种适用于人工智能时代的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框架,并探讨其提升路径。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数字素养内涵的比较,文章以信息获取与评估、数字工具应用、数字数据管理、数字沟通和协作、创新教学方法应用五个能力为基础构建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框架,建议从提升数字化意识与责任、提升教学素养和专业素养、利用数字技术指导学生发展三个方面提升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文章为提升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培养符合人工智能时代所需的高水平研究人才。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教师的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和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满足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和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需求,英国通过制定数字化发展战略、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和开展数字技能培训等,为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数字素养提供了政策支持、物质保障和发展渠道。借鉴英国经验,我国可以从完善职业教育教师数字素养分类培养机制、协调发展数字基础设施、优化职业教育教师数字素养评价和打造职业教育教师数字素养发展共同体等方面为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数字素养创设有利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在世界各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新型教师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1]。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是动态发展的,数字技术应融入教学的意识、素养、能力和研究[2]。智能时代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新挑战,  相似文献   

9.
数字素养已成为未来教师的必备特质之一,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成为影响数字化转型成效的关键所在。该文选取东中西部9405名中小学教师作为测评样本,考察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数字素养现状与差异所在,找出现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测试题科学有效;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整体水平较高;在数字社会责任维度上表现最佳,在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维度上表现最差;东西部地区教师显著高于中部,城乡教师数字素养没有明显差异,小学教师数字素养高于中学教师,男女教师数字素养没有明显差异。基于测评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提升的突破路径:加强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政策引导;不断完善我国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测评体系;缩小教师数字鸿沟;重点提高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职业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与人才需求结构升级。职教师范生被视为未来职业教育的后备军,加强职教师范生数字素养培育是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职教师范生数字素养培育价值理念的立足点可以满足数字经济时代人才需求,可以赋能职教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发展,并能助力职教师范生培养迈向高质量。然而,当前职教师范生数字素养培育还存在职教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理念脱嵌,数字素养培育课程体系不健全,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渠道脱耦等实然困境,这制约了职教师范生数字素养培育实效的提升。为此,应明确目标导向,扎实推进教师队伍数字素养提升;突破时空阻隔,拓展数字技术教学空间环境;加强协同育人,建立共同体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依据我国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结合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特点,自编形成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水平现状调查问卷,并采用随机抽样法,借助SPSS26.0对中西部443位中小学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数字素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等因素对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策略:加强高等教育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持续推动教师培训的差异化和常态化,优化培训方式和内容;优化数字化教学环境,营造数字化教学氛围;坚持评价引领,促进教师反思提高。  相似文献   

12.
数字素养是新时期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对我国东、中、西部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 179名幼儿园教师的数字素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数字技术知识和技能”与“数字化应用”素养水平较低;不同地区、不同办学性质的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数字鸿沟显著;幼儿园教师年龄和教龄越高,数字素养越低;专业出身的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显著低于非专业出身的幼儿园教师。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树立整体观念,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加大政策支持,弥合地区与幼儿园之间的数字鸿沟;突出课程育人作用,将数字素养培育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推广微认证与微专业,助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包括数字注意力素养、数字参与力素养、数字链接力素养、数字协作力素养。文章在分析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数智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实践进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以及开展教师数字素养微认证;构建全覆盖、多形式、分层次的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体系;推进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建设;完善教师数字素养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将数字素养融入学校教育,培养师生数字素养已成学校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芳草小学基于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和学校实际,从“考核”“培训”“工作室载体”“智能研修平台”“任务驱动”五个方面,展开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行动。  相似文献   

15.
林志宇 《福建教育》2023,(31):22-24
数字素养是新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准确理解数字素养的价值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强化对数字技术工具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加强对数字化时代教与学方式变革的探索,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而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是乡村教育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就目前而言,我国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乡村教师数字化意识不足、数字化知识与技能欠缺、数字化应用能力偏低、数字社会责任履行不够充分、缺乏利用数字化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等。大幅提高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有助于乡村教师将数字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实现因材施教;有利于强化乡村学生的数字能力,消弭城乡基础教育的“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公平。同时,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加强对于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大有裨益,是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及实现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必不可少的因素。明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实践路向,包括强化乡村教师的数字化意识,使其树立理性的数字观;加强乡村教师的数字化教学实践与反思力度,提高其数字应用的能力;创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训模式,实现乡村教师研修的数字化发展,进而推动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数字世界的不断扩张,在虚假信息泛滥和传播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更安全和负责任地使用数字技术,培养能独立思考、有批判思维且负责任的数字公民成为新时代数字素养发展的新目标。随着数字世界的不断扩张,在虚假信息泛滥的现实背景下,培养能独立思考、有批判性思维且负责任的数字公民成为新时代数字素养发展的新目标。基于此,欧盟于2022年10月发布了《通过教育和培训应对虚假信息和提高数字素养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指南》(Guidelines for teachers and educators on tackling disinformation and promoting digital literacy through education and training)(下文简称“指南”)。该指南是一个较为全面的指导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培育新一代数字公民的实践蓝本。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方法,系统评估广西壮族自治区9个市3588名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数字素养,包括数字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教学应用能力、数字安全与社会责任以及数字专业发展等5个核心维度。研究结果显示,广西基础教育教师的数字素养整体上呈现积极态势,但其发展呈现不平衡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师的数字素养随着教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且尽管数字时代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有所缩小,但这种不均衡依旧对教师数字素养产生显著影响。针对研究发现提出以下建议: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创新教研体系,增强教师的数字教学能力;畅通数字资源平台通道,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可及;构建文化共生的教育环境,以推动教师数字素养的均衡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数字时代的高校教师需要具备数字素养。数字素养框架的构建对提高教师数字素养水平、赋能学习者数字能力提升、培养富有创新性和批判性的数字公民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构建需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成分要素和评价标准。通过梳理国内外教师数字素养框架构建,将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分为专业素养域、教学素养域和促进学习者域,并下设二级指标:将专业素养域分为数字软件使用、与他人合作交流、数据分析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将教学素养域分为数字资源选用与创造能力、数字教学设计能力、数字教学组织和数字教学评估能力;将促进学习者域分为学习者数字学习能力、数字交流与合作能力、数据安全意识。未来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构建需要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确保框架构建的实时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20.
学生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被重点关注。首先阐述了数字时代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及发展策略。数字素养不仅包括基本的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与数据素养、数字安全和数字伦理素养等,也包括数字时代信息化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还包括在网络社会成长过程中“虚实分离的我”实现统一自我认同的意识和能力。人类学习将迈向泛在学习新生态,“人机结合”将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方式。为了支持学生数字素养的全面发展及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其次讨论了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内涵及发展策略。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体现在数字技术融入教学的意识、素养、能力和研究。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提出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高等院校、教师自身等方面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