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最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和帮助。只有全面了解有心理和学习有问题的学生,尊重他们的观点、情感和人格,注重与他们心灵的沟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才能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2.
我认为,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学生能否成人乃至能否成才的关键。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一、培养健康心理,搭建友谊桥梁1.贴近学生,加强交流,师生“零距离”学期伊始,师生都是新面孔。班主任有意识地通过各个环节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对这里的一切还很陌生。老师就要主动找他们谈心,使他们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使他们放心地学习。做到一周之内能叫出全班学生的姓名,两周之内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在心目中建立完备的学生档案。还要抓住各种机会贴近学生,相互交流,了解…  相似文献   

3.
晁晖 《甘肃教育》2009,(16):20-20
中专生中很多学生思想贫乏、信念缺失、心灵枯涩、情感淡薄,存在着许多不良的习惯,而他们又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培养中专学生健康的人格是个非常迫切的问题。语文学科是人文性、社会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为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教师须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健康不仅需要强壮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随着素质教育工作力度的加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学校德育教育应把握时代的脉搏,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自我调节和认识自我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立华 《时代教育》2009,(5):160-160
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品质的教育,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每位教师的责任.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始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更应关注他们心理是否健康发展.在活动中,塑造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用激励的原则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用自己人格的魅力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  相似文献   

6.
赵海蓉 《成才之路》2010,(21):83-84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学习,而且是来生活,他们要在这里获得知识,寻找友谊,学会生活,形成个性。"那么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他们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他们的心理品质还不成熟,一些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健全其人格,使他们能夯实心理基础迎接各  相似文献   

8.
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已成为现阶段农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我认为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耐心地跟留守学生沟通交流,诚心地帮助他们、真心地关爱他们,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培养其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谭红良 《教师》2015,(10):117
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形成健全的人格。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职责,我们可以从营造优良的班集体、爱心关怀、心理辅导、教师正面形象影响这几个方面来开展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罗苑 《文教资料》2009,(10):220-221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问题之一.一些贫困大学生因经济贫困引起心理贫困.帮助他们解决好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的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及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促使他们成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周丽娟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35):107-108
目前,中学生的不良行为日益增多,其不良心理是造成不良行为的内因,如虚荣心理、补偿心理、逆反心理、懒惰心理、从众心理和模仿心理等.教育工作者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需求,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健全的心理和人格,以纠正和减少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性具有很强的提升人的精神世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下一代,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完善他们的人格,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建设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张扬学生个性;注意结合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常识;注意结合写作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剖析,培养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引导学生写周记 ,及时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及时把握班级动向以防患于未然 ;更好地进行心理教育 ,构建学生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注重开发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使每个人都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所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个性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郭梅  李应军  余华平 《华章》2007,(7):56-57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到来,贫富收入差距的拉大让"仇富心理"在社会上呈蔓延趋势,作为社会最为活跃和敏感的群体--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中不少人也受到了这种不健康心态的影响,表露出仇视对象针对性强、重视物质甚于精神、心理品质不成熟、容易引发攻击性人格等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来自环境和心理两个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并理性看待这一问题,帮助他们走出这一心理怪圈,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高中语文教学应利用自身优势,将语文教学和心理辅导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有效地进行早期心理危机干预,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当代的中等职业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更要有健全的人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观,并且还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高职大学生人格现状及其培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大学生未来职业人生价值的凸显有赖于自身人格的健全发展。本文针对高职大学生人格现状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提出了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具体对策,以期学生能够得到健康全面发展,在人生职业舞台上尽可能发挥出自身心理潜能。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最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和帮助,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全面了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尊重他们的观点、情感、人格,平时与其交往时要以诚相待,注重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变他们的认知和行为。但是,现在有些教师感觉师生之间缺乏亲密合作的关系,因此,不能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其实,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和谐合作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