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永远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作文写作的过程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过程,是学生对生活的再创造与审美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构成什么文字","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叶老的话,深刻地阐述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作为  相似文献   

2.
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大大降低了他们对作文的热情以及写作的效果。"不会写","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紧紧地禁锢了学生的写作情绪。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在创作源头,如何化抽象为形象,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通过范文引导、主题活动开展、多媒体展示等方式方法,让作文的源头活起来,为学生创设写作的情境。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一本无言的"大书",也是一切创作的源泉,作文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真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基础上,反映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性。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小学作文及其教学的基础要植根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读"好生活"无言书",抒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使作文摆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写作就是要写有意义的事,惊天动地、影响大的事,而鸡毛蒜皮的事情是没必要写的。这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小学生的作文训练,要渗透这种精神,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仔细  相似文献   

5.
作文就是把一个人心里所想的表达出来,它表示着一个人的心灵轨迹。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自然勃发,留给学生敢爱、敢恨、敢言的空间,留给他们童言无忌、随心所欲的表达机会。这样的作文会因学生的心动而使文章灵动。一、心系生活,觅得灵性"言之有物""缘情而发",生活之树常青,教、学、做合一,符合小学生的天性。新课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教学上有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作文作文,两堂着急。"这反映出学生的写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对写作没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广大的语文教学工作者也深感作文的教学效率不高,作文指导的方法单一,在大面积提高作文效率、建立科学有序的作文教学体系方面还有待突破。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建立科学而有序的作文教学体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而"情境作文"正是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开源,全面提高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等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和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缀文情动而辞发”。随情练文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认识生活,使他们拓宽视野,丰富感知,并在此基础上练习文字表达的一种作文训练方法。我围绕这一做法,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这就告诉我们,新理念下的作文教学,应多关注"生活",应鼓励学生大胆抒写个人的生活感悟,阐明自己对生活的观点,以自己所知生活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生活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生活之情感人。那么,如何让小学生的习作走向  相似文献   

9.
林美生 《广西教育》2005,(1A):66-67
作文课上,我遵循“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者文之经”的古训,把情感作为写作动力,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大力提倡写真情实感,努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实际,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以此为准则,指导和评价学生的作文。于是,学生们写出了一篇篇内容具体并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他们也在作文中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张明 《语文天地》2012,(24):67-68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将写作和生活联系起来,联系的方法之一是进行随笔写作训练。随笔有多种,作文教学中的随笔是指自由灵活的散文,特点是"有感即发",富有"理"趣,创作规律是"观察而思考,思考而表达"。加强随笔写作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养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达生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经历和写作能力,常常导致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要帮助小学生在作文中敢说、会说、会写,就要强化阅读,同时点燃他们的写作兴趣,通过想象作文,让他们不断积累写作经验。关于想象作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当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培养他们想象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忘记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把作文教学与生活割裂开来.每次作文,将眼光盯在一个"文"字上,重技法、重形式的指导,教师一板一腔,语言车载船装,学生仍感到"无米之炊",没的写,假话、套话连篇.因此,作文教学教师的引导之功不在作文之内,而在作文之外,即关注学生的生活,开掘学生语言的"表达之源".  相似文献   

13.
李湘红 《辅导员》2012,(3):18-19
据调查,小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常常处于"被写作"的状态之中,为写而写,空话、套话、内容贫乏、千题一试、千人一面、缺乏童趣……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脱节,是作文教学难以摆脱困境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更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因此,学生首先是会生活,然后才是会作文,即作文教学要立足"生活"才是根本,努力让"生活"扎根学生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地改进作文教学,彻底摒弃传统作文教学中以应试作文为主的为了练习作文而作文的传统做法。一.走进生活,丰富积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生活和积累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相连。叶圣陶在《儿童例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要求作文教学将写作融入学生的生活,使其成为他们表达见解、抒发胸臆的直接凭借.由此大大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本文重点探讨了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应怎样引导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抒写真情实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启发写作愿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合理而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能有效地促使学生产生真切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智能优势,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进行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17.
情境作文教学强调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情动辞发",从而让他们尽情描绘所见、所闻、所感。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入情境教学,为学生学习写作营造一种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规定,作文教学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写作感情要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呢?一、在生活中流露真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真情实感从何而来?从生活中来。因此,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是他们写实感、抒真情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学生的生活范围比较狭窄,生活中大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认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有些学生不会观察生活,难以发现写作素材.针对这种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作文,帮助学生"找米下锅",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培养写作兴趣,提高他们收集素材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调动他们的感官去捕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我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努力尝试情境作文教学法。通过合理科学的创设写作情境,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内容,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写出文笔流畅、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上的一节作文指导观摩课——话题作文“自信”的教学设计.来谈一谈情境作文教学法最常见的四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