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中央党校教授张志明先生曾在《中国青年报》上刊文说:"国民教育的缺失是最大的国家安全问题。"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命题。自1949年建国以来,无论哪一个时期,我们共产党人都非常重视国民教育。宣传工作也非常到位,我们的宣传机构和各种宣传机器非常健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铺天盖地  相似文献   

2.
<正>一、国民教育的内涵、重要性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只要有国家概念的存在,"国民教育"都是教育领域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据《辞海》解释,国民教育又称公民教育:"一般指政府所办的小学和中学,也可包括幼儿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这里主要是将国民教育解释为我们在现代教育体制中的基础教育,指教育的体制和架构而言的。另一方面,从教育内容来看,国民教育也是指现代国家对于自己的国民对于国家的认同和国情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国家的技能形成体系作框架要素上的理论阐释.基于工作技能本源于学校教育和工作场所学习这一事实,本文分析了国民教育系统在技能供给方面存在的逻辑局限性、业界职业技能培训的两面性(通用与专用),以及国民经济生产系统对技能的利用方式与程度.旨在阐明一个国家的技能形成体系受其国民教育系统与生产系统的共同牵制,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等体制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培养和造就既能从事体力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能在国民经济、在社会和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科学和文化方面积极工作的、有觉悟、有高度教养的人,这是我们一贯的方针,是党的策略和战略的组成部份。党将根据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继续完善国民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5.
清末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当时政府官方和知识精英塑造国民、传播国民教育思想的重要媒介,全面渗透了塑造国民民族国家认同感、尚武精神和世界意识等方面的国民教育思想。清末政府和知识精英,冀图通过历史教科书中渗透的这些国民教育思想,将传统臣民塑造成为能够御强保种、救亡图存的具有国家观念、尚武精神,明了世界意识的新型国民,从而达到"史教救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是国家宏观战略性教育发展目标,也是重要的教育科学命题,应引起国人的特别关注.我们主要应当从战略性、现代性、发展性三个方面关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国民教育制度的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框架为背景,从教育社会学的宏观视角分析战后英美自由主义国家从经济民族主义时代向经济全球化时代转型期间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变迁,并将这一阶段的教育变革历程镶入这一背景中进行相关梳理,就教育和国家、社会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突出这些国有的国民教育在全球经济时代的教育市场化和教育国家化的双重趋向。  相似文献   

8.
中央党校教授张志明先生曾在“中国青年报》上刊文说:“国民教育的缺失是最大的国家安全问题。”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命题。自1949年建国以来,无论哪一个时期,我们共产党人都非常重视国民教育。宣传工作也非常到位,我们的宣传机构和各种宣传机器非常健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铺天盖地地宣讲着各种大政方针和为人之道。宣传组织从城市到乡村,  相似文献   

9.
这幅作品犹如一首当代命运交响曲。它表现的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命运兴衰的主题——教育。面对这些天真渴求知识的农家孩子,他们簇拥着两位老师。一位满头银发,他教书育人清贫一生,即将退休,此刻正沉思:谁愿到这穷山坳来?身旁唯一接替他的中年教师神态严肃,看来很吃力还硬挺着。他们中间的那个幼儿正仰望着老师手里的书,仿佛在说:我也要读书!画家将生活真实升华为理想象征,并使人生发出对师生们崇敬的咏赞。这咏赞带着身为农家子弟和人民代表的画家深沉的忧思;面对着教育落后的现状,和贫困失学的孩子们,谁又能不起忧思?读这幅作品,感到画中…  相似文献   

10.
18世纪,在法国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大旗,对人们进行思想启蒙,"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使教育有了"普及和世俗"的倾向.同时,欧洲的民族国家纷纷建立起来,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国家的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头脑,人的行为要为所属的民族国家负责,这又使教育有了"民族和国家"的意识.以上这些都对18世纪的法国国民教育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国民教育事业在法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就国民教育这个概念的确切涵义而言,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取得胜利以后,在全部国家政权属于劳动者、属于人民的条件下,才可能有真正的国民教育。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苏俄社会主义国民教育的新纪元。列宁在全俄教育工作第一次大会上的演讲中指出:“十分之九的劳动群众已经懂得:知识是他们争取解放的武器,他们受到挫折就是因为缺少教育,现在要使大家都能真正受到教育是全靠他们自己的。我们事业的保证在群众自己负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俄国的责任。……他们知道,要胜利结束他们所进行的斗争,是多么需要教育。”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次明确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党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要求。培养什么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我们高中教育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学生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能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并付诸行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这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在高中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贯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事业与社会主义建设宏图紧密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一再指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強国,是我国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的利益,決定着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搞现代化建设。正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邓小平为我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并要求“各项工作都  相似文献   

14.
人们的思想状况,对于工作、学习以至生活,有极大的影响。思想健康,工作可能做得好一些,学习可能认真—些,进步可能快一些,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也就可能大一些。思想上有了毛病,就不是如此,往往会放松学习,停滞不前,甚至在工作中犯或大或小、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一点,可以说是我们革命生活中的一条经验。整个革命斗争如此,教育工作也是这样。人们的思想状况,是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随着认识水平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的,它包含着生动的丰富的内容。这里:就个人的学习体会,从谦虚、谨慎、积极这几个方面,作一些简述。  相似文献   

15.
冯芸 《山东教育》2012,(13):12-13
我们的近邻韩国,直到1961年,仍然处于世界上最贫穷和政治最腐败的国家之列。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曾被美国人不客气地评价为"无底的、无希望的深渊"的国家,在短短四十几年时间中,人均GDP从83美元(1962年)增加到15731美元(2006年),外汇储备排名世界第四位,一跃跨入新兴工业国的行列?一个国家的兴盛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对国民教育的优先发展是韩国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最强大动力。韩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使之在二战后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国民教育发展经验。我们希望通过对韩国国民教育经验的系统考察与理性分析,力图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发展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凯兴斯泰纳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毕生倡导国民教育。实践劳作学校并贯彻劳作学校精神。凯兴斯泰纳在其《国民教育的概念》一书中对国民教育有如下论断:“教育学生为集体服务,习惯于尽义务,在自愿参与、服从、相互关照以及自愿奉献和重视道德勇气的情况下,从道义上促进这一集体的发展”。同时“国民教育的任务是教育公民自觉地,或者不自觉。直接地或者间接地服务于使由他们组成的现有立法国家越来越接近于道德集体这一无限遥远的理想,即由全体公民组成的集体,在这一集体中,国家的法律制度将被自觉遵守,而不再需要任何强制的措施”。“国民教育最后的目标。即教育人们获得这种国家意识。其实,获得国家意识不外乎是兑现道德的国家理想和时刻准备着,用自己的行为参与发展现有国家。使其向着道德的国家理想迈进。  相似文献   

17.
怎样与孩子们交往?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一直都在琢磨,可琢磨的结果似乎总不能令人满意“。计划没有变化快”,孩子们的变化,似乎总在我们的意料之外。但是有一点我们都认识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有效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正如古人所说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工作这么几年,回顾与孩子交往的点点滴滴,我觉得其实只要能“正视孩子”,也许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正视孩子”呢?下面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聊聊我的一些体会。平视“平视”就是要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交往,要像尊重你的朋友一样尊重他(她)。这是构建良好师生关…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生物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课本上并没有明确给出,但如果我们认真分析和总结,便可以得出的一些可以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规律或结论。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我们如何去发现这些规律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点教育对象之一,是实践这一国民教育的重要载体。现阶段,在青少年队伍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对此,我们应整体着眼、层层深入、立足基础、突出核心,同时积极利用网络媒体手段展开宣传,并需时时立足于学生实际,不断推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在《政治生活》"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一框中,教材从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三个方面论证这一原则:政府要做到对人民负责,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这是一种应然逻辑。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仅从应然层面开展教学,学生很难深刻认识和透彻理解,也很难对现实中违背这一原则的政府行为做出令人信服的分析解释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我们可以采用"作对比"方式设计教学,即从应然的对立面理解应然。在工作态度上,为人民服务的对立面是以公权谋私利;在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