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蒋玉琴 《江苏教育》2004,(12B):20-21
“意外”,指课堂教学中没有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教学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课堂的“意外”也随之而来。她的产生在学生的情理之中,而又在教师的意料之外;她的出现如火花般稍纵即逝,而充分利用她,又会使课堂熠熠生辉;她引人人胜,而又发人深思。课堂“意外”在给教师带来几分惊喜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湖北教育》2005,(7):79-82
石娟性格坦率、爽直,能主动积极与他人交往并能在交往中汲取营养,增长见识,培养友谊。“决不打无准备之仗”是她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是她教书育人的座右铭;“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工作”是她干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证;“教到老,学到老”会使她永远站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前端,  相似文献   

3.
沈俊 《吉林教育》2009,(7):13-15
吉春亚。女,1964年生,浙江人。现任教于北京市北京小学。中学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科所等机构聘为专家教师。她博采众长、开拓进取。形成带有浓浓“语文昧”的且不乏诗情画意的“言语学习型”的教学风格。她撰写出版了教学专著等书籍18本、教学类图书17本。在全国十多家报刊发表论文、教学设计百余篇,在全国各地上示范课、做专题讲座200余场次。她还擅长诗歌散文的写作。20万字的散文书稿已由出版社出版。丰厚的文化底蕴。使她的语文课充满了“高效”、“创新”、“诗化”的魅力。她与窦桂梅一道被誉为北京小学语文界的“双璧”。  相似文献   

4.
采写济南市十九中语老师张晓梅之前,就已闻知她的“大名”。其主要原因并非从2000年以来她在全国、省、市语教学比赛中先后五次获得一等奖,也不主要因为她所主持的“构建大语教学圈”研究成为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而最主要的是她的教育理念的超前性与教学行为的争议性。  相似文献   

5.
“虚空”,简言之就是“不实”,虚幻空灵、若有若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什么、怎么样,全在人心,在人想象的空间中。中国人是最早也最善于发现和懂得这种“虚空”之美的。“虚空”的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要素。她曾孕育了一代代文人墨客、艺术大师。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没有理由忽略乃至回避她。笔者以为,当前语文教学中应该渗透传统“虚空”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与学生个性的培养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丁学东曾听说过这样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老师问学生:“花为什么会开?”第一个孩子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第二个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个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  相似文献   

7.
她出身教师世家,从小的耳濡目染令她对教育事业充满无限深情。爱,使她对家乡的教育事业有一种深深的责任。她把从国内外学到的最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中,逐渐形成了“清新自然”、注重“教法学法并重,知识能力同举”的教学风格: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与全校甚至整个奉贤地区的同行分享,她的执著追求.摒弃浮躁.淡泊名利,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安心岗位,潜心教学。这位放眼世界而扎根于郊区教学、默默奉献的教师,就是上海市首批师德标兵——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新世纪宏亮的钟声,一个关注成人教育教学的新栏目“教学新得”诞生了。 她的任务是介绍、宣传成人教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新见解、新做法、新感受。栏内文章的特点是“新”、“短”、“精”。热忱欢迎大家踊跃投寄观点新鲜、做法可行、言简意赅的教学短稿(千字以内)。 她是一个新生儿,需要大家共同呵护、培育,您对办好这一栏目有什么高见,敬请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9.
三尺讲台,挥洒着她辛勤的汗水;棵棵桃李,倾注着她无私的关爱。十五年的教学生涯,在她身后留下了串串闪光的足迹。   她辅导的学生在英语竞赛中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   她本人在 1998年日照市英语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荣获第三名。   她撰写的教改论文《英语听力教学之我见》荣获山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她在历年教学工作的各项测评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被日照市人事局、日照市教委联合通报表彰,先后五次获得市级“嘉奖”。 2000年 2月被评为“优秀市政协委员”。她的事迹被《日照日报》…  相似文献   

10.
一位小学老师跟我说她被“主体”二字害苦了,她说明明知道可以用许多方法来教学,却又怕被批评不够“开放”、“过度干预”,于是教学上缩手缩脚,觉得处处受到限制,结果搞得都不知何为教学。究竟“主体”二字可以承载的空间有多大,如果仅让儿童凭自己的意志天马行空地自由游走在自己所建立的“主体”世界里,而脱离他所生存的社会和教育环境,这样的教育是不切实际的。  相似文献   

11.
《湖北教育》2005,(7):83-86
“用爱育人,用心育人”是我校青年教师王伟的座右铭。任教五年来,她勤奋好学,善于钻研,勇于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逐步形成了“兴趣中学习、体验中感悟、探索中创新”的教学特色。在“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她的数学课堂成为了学生发展自我、张扬个性的天地,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大海睡了》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诗。尤其读诗中“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一句时,大海如妈妈般慈祥温柔的形象跃然纸上,一种温馨的感觉油然而生,可以说“她”字的使用是作的匠心所在。如何让学生品读时感受到大海女性般的温柔呢?教学时,我就以“她”字为突破口,引领孩子  相似文献   

13.
李艳芝 《学语文》2011,(2):64-66
现代汉语中常说“她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却不能说“她有着家庭”。也就是说,“有着”的宾语不能是一个光杆名词,要求有修饰成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教师必须向学生解释其中的原因。鉴于此.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也希望能加深我们对母语语法规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苏虹光老师从事语文教学30余年,她是一位好教师,也是一名教学法的研究者。她一直对中学语法教学情有独钟。她说:我并不认为语法没用,语法学得快的学生,语文成绩提高得也快。只是目前语法教学确实存在着效率不高的情况,应该探索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苏老师跟同行们一道探索的“结合阅读、写作进行语法教学”的模式,取得了好的效果。80年代,苏老师努力教好中学语法,体会到完全按照中学语文课本的内容和安排,收不到“精要、好懂、有用”的教学效果。实践使她悟出:中学语法教学的改革,首先要改革教材。1992年,苏老师参加了北…  相似文献   

15.
秦越霞 《广西教育》2013,(48):55-57
“郝洁基本功扎实,在教学上机智灵活,课堂驾驭能力很高。”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 “她的课堂让孩子们流泪了,也让我流泪了,她的课堂是这般具有感染力。”中央教科所研究员潘自由这样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数学月刊》一直是我中学数学教学教研的良师益友.在她的培养下,我的教学教研水平不断提高,所上公开课多次获奖,还有五、六篇论在省级报刊发表.我爱《中学数学月刊》,我爱她的内容——短小精练,爱她的形式——活泼多样.特别有两篇章,我读后感受颇深.一是1999年第8期的章“解题与选题一例”,它开创了中学数学教研从“做”到“说”的先河.  相似文献   

17.
霍懋征老师是一位普通的小学老师,更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她自称是一个平凡的人,周恩来总理却称她为中国的“国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霍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8.
郑冠华 《教师博览》2023,(11):79-80
<正>在我十几年的教学生涯里,她一直陪伴着我。我认识她,比认识我的爱人早了整整五年,她就是我的另一个“爱人”——《教师博览》。她以广阔的视野看教育,用教师的眼睛看世界;她立足教育,面向社会,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她给了我教育教学的智慧,开阔了我的眼界,就像我的眼。一、“顺手牵羊”,夜幕灯下细品之初识《教师博览》,我就对她情有独钟,每期必看。办公室订的这份杂志,几乎都落在我的手上。  相似文献   

19.
两件事的启发沈津华在教学中,有两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次是在双杠课上,一位女生做外侧坐越两杠下动作,总是完成得不好。对她的每次练习,我都如实地用“不行”、“不好”等字眼做一简评。有一次,她前面的一个女生动作完成得很好,我说了一句“好的”。紧接着她也...  相似文献   

20.
《吉林教育》2004,(11):34-34,33
程立新老师于1991年毕业于海龙师范学校。是通化市实验小学的一名青年教师。在13年的工作中,她曾先后12次荣获区、市级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教学标兵、数学学科教学新秀、数学学科带头人等称号。于2000年末,又破格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在2002年,又分别被评为“东昌区首届名教师”、“吉林省优秀班主任”、“吉林省科研型名教师”。2003,她又光荣地被评为“全市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