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雷虎 《八小时以外》2010,(11):110-112
病毒是人类的老对手,对于它,我们总是习惯于摆出不屑一顾的姿态。因为在成功战胜麻风,消灭"黑死"等诸多病毒性传染病后,众人都以为胜利的天平开始向人倾斜。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即将上映的两部电影《感染列岛》、《生化危机4》中,日本和美国,这两个站在人类科技最前沿的国家可不这么想。在他们的科幻电影中,这场人类和病毒的未来之战中,病毒成为了凯旋的一方。这绝不是杞人忧天,相反,这是先知者言:潘多拉魔盒已被打开,病毒只是群魔先锋,我们将面临和病毒的无休止之战。病毒电影中的病毒危机来源有三:未知的病毒爆发、医学实验负作用、生化武器。三个方面的病毒表现了人类的三大担忧。  相似文献   

2.
人类偏肺病毒(human Metaenumovirus,hMPV)是属于偏肺病毒属的一种呼吸道病毒,是目前该属唯一可使人类致病的病毒,于2001年首次在荷兰呼吸道疾患儿童的鼻咽分泌物中分离。随后,国内外许多国家和地区证实有该病毒流行,提示hMPV呈全球分布并具有较长的流行病史。  相似文献   

3.
2003年春天.中华大地陷入了一个巨大的灰色旋涡中。SARS 病毒肆虐.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要阻止SARS病毒的肆虐, 查找SARS病毒的病源至关重要。因为如果SARS病毒的病源找不到,人类将永远陷于被动。在世界人民齐心协力成功斩断SARS病毒的时候,两位科学家的名字被人们记住并且熟知。一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不断地听到被感染的病例,我们也在感受或是吞咽着恐慌. 禽流感H7N9?之前,就有H1N1、H5N1.IPhone一代一代升级,病毒也一代一代升级. 人类不停地进步,想到办法来对付病毒.但病毒也在不停地进化,不停地来对付人类. “逆天”一点想,对于地球来说,人类就是一个病毒.人类这个病毒也是一代一代地升级.所谓的黑死病、禽流感等等,或许是地球吃的抗生素,地球用它们来试图抵制不断膨胀的人类,每次也似乎有所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目前学术界对人类乳突病毒如何利用DNA损伤修复来完成其复制的认识。DNA损伤修复对人类乳突病毒复制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乳突病毒通过对许多DNA损伤因子的调控来控制病毒本身的复制。值得注意的是,病毒通过磷酸化STAT-5转录因子激活ATM和ATR DNA损伤修复通路,这意味着在乳突病毒复制的过程中,病毒利用对免疫反应的调节来激活DNA损伤修复机制,从而达到其复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 (AIDS)是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的简称 ,即“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所引起的 ,艾滋病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乏病毒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简称HIV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 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 ,大量吞噬、破坏T4 淋巴细胞 ,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 ,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 ,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天生具…  相似文献   

7.
<正>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英文缩写为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这种病毒终生传染,能够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类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8.
智愈 《大学生》2020,(5):68-69
阅读是杜康,可解百忧;阅读是武器,武装思想;阅读是良药,拯救心灵。大自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这其中包括人类,也包括细菌、微生物和病毒。整个人类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病毒史,病毒不仅从未离我们远去,也永远不会离我们远去。病毒来袭,如何应对?我们看看书上怎么说。  相似文献   

9.
以往虽然偶尔会有某些H7病毒(H7N2、H7N3、H7N7)感染人类的报告,但过去没有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报告,直到最近报告出现了人类感染病例。根据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并结合流感的潜伏期,其潜伏期一般为7d以内。1禽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一般可分为三种:A型、B型和C型。其中B型和C型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危害并不很大。禽流感病毒则属于A型,  相似文献   

10.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病毒地带群菌荟萃,很是热闹。病毒们的舞台上挂了一条红色横幅,上面写着“‘五一’劳动节病毒表彰大会”。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天花小姐和流感先生身着盛装走上台来,大声宣布:“五一劳模颁奖晚会现在开始!全体起立,齐唱《病毒宣言》!”“我们是病毒/我们是病毒/我们也是大自然的儿女/但大自然却选择人类做地球的主宰/人类算什么东西/简直不堪一击/我们要争霸地球/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把人类消灭消灭消灭光!”“全体坐下。”“我们病毒家族没有辜负自己肩负的使命,大家英勇奋战,前赴后继,歼灭了一批又一批的患者,搞得…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各种病原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日益频繁和严重。一方面 ,像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大肠杆菌O - 15 7以及疯牛病病毒等新的病原体不断现形露面 ;另一方面 ,像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口蹄疫病毒等许多老的病原体也不甘寂寞 ,纷纷改头换面 ,卷土重来。新、老病原体的频频肆虐 ,无情地打破了人类最终消灭传染性疾病的梦想 ,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重视。1 新、老病原体频频肆虐人类的原因1.1 生态环境极度恶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的急剧增加 ,人类生产活动的范围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大规模砍伐森林 ,…  相似文献   

12.
人类第一次知道艾滋病,发现艾滋病病毒至今已有10余年了。这期间,人类不仅认识了其元凶是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HIV),还建立了有效的诊断方法,开发出如AZT、ddI、ddCT 3TC等药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患者和感染人数却不断加剧,专家们预测艾滋病将是21世纪人类最大的敌人。  相似文献   

13.
当今 ,人类贪食野生动物 ,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 ,餐桌上除了天上飞的飞机 ,地上跑的火车外几乎应有尽有 ,从常见的青蛙、蛇 ,到不常见的甚至稀有的国家保护动物穿山甲、大猩猩……数也数不清。人类大量捕食野生动物 ,不仅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 ,也增大了人类感染各种传染病的机会。埃博拉病、艾滋病和非典型肺炎都源于人类贪食野生动物。1 贪吃猩猩使非洲遭受埃博拉病毒袭击埃博拉病毒最先于 1976年在刚果暴发 ,当时一种莫名的病毒袭击了埃博拉河沿岸的村庄 ,造成数百人死亡 ,埃博拉病毒由此得名。 2 0 0 1年 10月下旬 ,加蓬北部奥果韦——…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之友》2010,(12):4-13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英文缩写为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这种病毒终生传染,能够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类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母婴遗传和性接触等。目前,艾滋病仍为不治之症。  相似文献   

15.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是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3章中的教学内容[1]。课时安排为1课时。本节是在学习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学习自然界另一类结构更简单的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目的是让学生对生命世界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体会生命的多样性。从生物进化的历史来看,病毒比人类要久远得多,但人类直到20世纪初才真正发现病毒的存在。这与病毒的生物学特征、科学家的探索和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本节内容是学生体会科学本质的一个理想载体。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病毒的基本特征,理解生命…  相似文献   

16.
人类跟病毒之间的战争史几乎和人类的历史一样长远。但是在斗争初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连敌人长得什么样子都不清楚,对病毒与疾病的关系更是无从知晓。这些小得近乎“隐形”的杀手肆无忌惮地挥舞屠刀。随着技术和分析手段的进步。这些微小元凶被一个个揪了出来.从而使人类在战争中获得些许先机,让人们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目前人类对于致病细菌、病毒的认识还停留在语义描述阶段,比较缺乏形象的、可视化的描述方式。因此也很难对病毒、细菌形成较深刻的印象。而且对于现有的致病性细菌、病毒也缺乏系统的可视化存储,这非常不利于人类对于致病性细菌、病毒的了解。在此需求下开发一个可视化基于内容的病毒检测系统可以很好解决上述问题。系统建设主要包括病毒图片获取、病毒图片特征提取、病毒库索引生成、病毒图片相似性分析对比、检索反馈及结果输出等功能模块。该系统可以通过爬虫等技术手段采集病毒图片,生成病毒库,从而对新型病毒或细菌进行基于内容的检索,从而有利于对病毒或细菌的种族、类型等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据2012年1月6日《科技日报》援引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月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开发出的一种实验性猿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可大幅降低恒河猴感染猿类艾滋病病毒(SIV)的风险。SIV是导致人类感染艾滋病的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远亲",因此,最新研究为人类研制出有效的HIV疫苗指明了方向。在研究中,巴鲁赫团队给几群恒河猴分别注射了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人类消失的那天,大自然便接管了世界……在我所要描绘的图景中,我们所有的人将会突然消亡。就在明天。假如说有一种人类特有的什么病毒——自然的病毒或是某些人怀着邪恶的目的制造出来的病毒——令我们遭受了灭顶之灾,而其他生物却毫发无损;或是哪  相似文献   

20.
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 virus,HBV)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感染者大部分能清除病毒,约有5-10%的感染者发展为慢性持续性感染,常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宿主的免疫反应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人类白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