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群  李爱国 《现代情报》2017,37(5):111-115
[目的] 研究用户数据资源化利用,以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方法] 归纳分析了图书馆4种不同类型的用户数据,介绍了用户数据的采集方法,并对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用户数据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用户数据资源化利用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架构和模式:建设用户信息数据库,提供精准个性化服务;搭建即时交互式平台,提升用户体验服务;构建泛在知识环境,尝试泛在图书馆服务;适应用户需求转变,提供知识化服务。[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应高度重视用户数据的资源化利用,创新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交流场所,是读者与知识、读者与馆员、读者之间进行深度交流的空间,是广大师生查询、获取学术资源、融入互联网知识生态链、协作学习与科研的重要场所之一。在当今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建设也要有大数据思维,本文通过对图书馆用户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的分析,利用多维度数据构建数据仓库,在数据立方体上应用OLAP分析技术从多个时空粒度构建图书馆用户画像,从而获取用户需求的内涵、特征以及其表现,并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用户特征评估以及进一步发展上给出较为可靠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芳  高一弘  林强 《情报探索》2020,(4):109-115
[目的/意义]旨在为高校图书馆提高纸质资源采购质量与利用率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用户画像的理论对不同用户进行多维度的刻画,利用机器学习中监督学习的方法,通过采用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对用户偏好特征做精细统计分析的定量化计算,并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建立用户偏好同步变化的自适应优化在线学习的纸本资源推荐系统。[结果/结论]该研究从实证分析角度为用户实现精准的个性化纸本资源推荐服务,为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检索库实现智能偏好的检索功能,建立纸质文献检索库合理有效的动态更新机制,提升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4.
借助档案网站对"双一流"高校近5年的档案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调查数据为参考,结合地方应用型高校特色资源及校园文化建设需求,从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档案保管与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档案宣传等方面分析了地方应用型高校档案业务创新的方向和途径,以期对高校档案事业发展以及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文化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空间资源及服务的体验和期望为核心,设计了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图书馆空间资源使用诉求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了读者对现有座位预约系统的使用感受与意见,梳理量化用户对空间资源的诉求,并结合高校现有空间资源配置及服务系统,就如何高效配置有限资源、提升用户体验及空间资源建设等方面迫切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该探索性研究可为构建高校图书馆智慧空间提供有益的数据支撑与实际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内容进行总体架构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面向教师读者和学生读者所提供的个性化知识服务的内容,认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基于知识创新的个性化知识服务,不仅可以引导用户去发现知识、利用知识、创造知识,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达到知识创新,还能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个性化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提供的最优化服务。随着用户对信息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如何针对用户的特点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和专业化服务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提供给用户,有效地提高个性化知识服务的质量,是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着重从个性化知识服务的含义、特征,高校图书馆用户群体需求进行研究,详细分析论述了如何构建个性化知识服务体系,以及在实施个性化知识服务的过程中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学科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师生需求,学科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图书馆智能化专业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应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智能服务用户为本,确立学科资源云汇聚、智能资源浏览检索、用户个人空间管理、联盟移动学科咨询、多角色交流互动这五个持续发展方向为建设目标,在管理后台、资源云计算处理、联盟咨询、个人移动学科服务客户端四个方面开展面向信息构建与读者体验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邓曼红 《科教文汇》2009,(3):280-281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用户的信息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高校图书馆应深入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本文首先概述个性化信息服务产生的背景及高校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点,并分析国内外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最后,从管理机制、服务、信息用户、信息资源建设、系统建设和安全五个方面总结了目前高校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用户体验价值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春红 《情报探索》2011,(9):108-110
论述了体验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必须注重用户体验价值对服务创新的驱动,并从用户体验价值角度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建筑环境、文献资源建设、咨询服务、流通等方面的服务创新,以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科技管理数据服务需要准确定位并找准需求,分析并明确不同用户需求是提供有效服务的前提。[方法/过程]确定政府决策部门、企业创新主体和科研用户是科技管理数据服务的主要服务对象,阐释科技管理数据服务内涵并设计四层服务逻辑框架,结合不同服务主体情境下的服务需求,分别设计各用户的服务流程。[结果/结论]指出政府决策需求主要体现在动态监测、态势分析及前瞻预测需求,其服务重点在于政府、专家和公众共谋的集体决策模式;企业创新主体需求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支持、市场信息研判、政策解读预判及竞争对手分析需求,其服务要着重外部环境感知、技术追踪及创新决策支持的用户解决方案;科研用户需求主要表现为知识资源需求及服务体验创新需求,对其展开有效服务要注重情境敏感的一站式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2.
According to user innovation literature, users can create important innovations and the novel functionalities embedded in those user innovations often become the sources of subsequent innovations by both other users and manufacturers. However, manufacturers are often hesitant in commercializing an innovation created by a single user due to the uncertainty around the market demands. We propose that such hesitancy will decrease whe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other users source knowledge elements from the focal user innovation and reproduce the novel functionality. Once the focal user innovation is commercialized by manufacturers, other users can purchase the novel functionality from the market rather than reproducing it in house. We propose that users capable of drawing on innovation resources are more likely to maintain in-house reproduction of the focal user innovation than users low on innovation resources. By using the Vector Autoregressive (VAR) model and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IRF) analysis method, we analyze knowledge sourcing activities from financial software patents data, and the findings provide empirical supports for our proposition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关联数据分析和个性化信息推送是图书馆联盟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引入关联分析挖掘技术为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馆际文献传递中的个性化推送服务提出建议。[方法/过程]以2018年B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数据为基础,对不同专业用户群体和不同高校用户群体文献传递申请单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FP-growth关联分析算法技术对数据进行相关系数分析。[结果/结论]数据挖掘结果较好地挖掘出北京地区各高校图书馆用户的跨校、跨专业文献借阅偏好,可实现有效和有针对性的文献推荐服务,同时能够为区域图书馆联盟的资源共建共享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冰  庞琳 《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3):172-177,163
[目的/意义]从用户角度,通过用户评价内容挖掘构建形成网络学术信息资源评价模型,为网络学术信息资源评价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为其更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过程]文章在利用爬虫工作自动抓取三个知名学术网站用户评论的语料库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研究方法对评论数据进行分词、聚类,根据词间与词对关系,构建形成评价体系模型。[结果/结论]基于用户评论挖掘构建形成涵盖资源内容属性、资源外部特征、网络功能属性、获取过程、用户体验五个维度的网络学术信息资源评价体系模型。该体系模型反映出科学用户在利用新兴网络学术信息资源过程中对资源自身属性和平台规范性的关切,是用户与利用正式学术信息资源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5.
李曙光 《现代情报》2013,33(3):164-167
用户体验是用户在使用数字图书馆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本文围绕环境、展示和内容3个用户体验因素对吉林省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建议吉林省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应当逐步改善环境,增强公共服务意识;优化栏目展示,突出目标信息;合理扩充内容,开发特色资源。  相似文献   

16.
CALIS学科导航库是国内高校系统合作建设的多学科导航门户,由于其建成后疏于维护以及系统平台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使用效果不理想,用户认可度和利用率低。CALIS导航库要想在未来谋求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现有的建设理念和组织管理模式,并从提高系统智能性和门户的开放性、完善标准规范、加强合作建设等方面入手,以改善资源发现、选择、更新及组织利用的速度和效率,提高数据质量,将其真正建设成为用户可信赖的质量可靠、数量丰富、更新及时、方便易用的网络学术资源导航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刘迎春  谢年春  李佳 《现代情报》2009,40(3):117-125
[目的/意义] 在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的虚拟学习社区中,通过度量知识贡献者的信誉来间接判断资源质量,有利于解决用户的资源选择难题。[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分析法确定了虚拟学习社区用户信任知识贡献者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虚拟学习社区用户的行为结构与信任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构建了虚拟学习社区知识贡献者信誉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计算机技术论坛"中进行社区可信用户识别实验。[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知识贡献者的信誉评价可从用户的权威性和专业知识能力两方面进行,且基于信誉评价指标体系的信誉度量方式具有较高的可信用户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8.
何莹莹  孙思阳 《情报科学》2022,40(11):65-71
【目的/意义】基于知识建构设计大学生数据素养培育课程体系,帮助大学生掌握数据分析技能,发展大学 生数据分析思维,提升大学生数据素养。【方法/过程】以知识建构为理论基础,将大学生数据素养培育课程培育划 分为知识共享资源、知识对话以及知识应用三个维度。在培养大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数据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建设 具有明确学习目标和清晰课程体系结构的“数据素养培育”课程。【结果/结论】基于知识建构的数据素养培育课程 体系能够促进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大学生在数据素养课程中通过分享互动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参与 度,并进一步提升数据素养。【创新/局限】本文仅设计了数据素养课程体系,未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实证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