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图书馆信息流融合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季淑娟 《情报杂志》2006,25(8):31-32,35
针对现代图书馆拥有多种媒体资源、运行多系统平台、提供多种方式服务这一复杂过程系统,研究、分析了图书馆过程系统中信息流的类型及其多源性、异构性和表现性等特征,提出信息流融合是图书馆实时进行信息处理的有效途径,并探讨了信息流融合可能对图书馆物流和人流的优化、多源信息之间的有效配置与协调及图书馆过程管理的创新模式产生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王琲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3,(11):119-121+127
在大数据、云计算、5G以及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推动AI技术与图书馆各项服务融合,加快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向智慧化、个性化发展是图书馆在云科技时代打破发展壁垒的重要路径之一,也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对近几年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研读,结合AI技术在当代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总结出AI在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信息组织构建及需求服务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及价值,针对如何高效进行图书馆的资源整合、构建创新服务模式及建立更加个性化的共享空间等,提出了AI技术与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创新融合路径,并分析了AI技术对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文旅融合的发展,公共图书馆成为我国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阵地。文章分析了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的意义及目前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实践模式,探索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以期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服务质量度量: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简述现有服务质量评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图书馆服务质量量表,利用探索性和验证性两种因子分析法先后对该量表进行规范的实证研究,获得由馆员服务、资源获取、馆藏资源和图书馆环境四大指标构成的服务质量指标体系.根据这四大指标及由路径系数决定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提出了图书馆服务质量指数模型.该模型易于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比较,由此可建立图书馆服务质量排行榜.  相似文献   

5.
以知识计量工具CiteSpaceⅡ分析来自于web of science的2000-2012年间收录的图书馆服务主题的文献题录数据,构建自2000年以来国际图书馆信息服务领域研究的知识图谱,通过关键词频及其变化趋势,揭示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其发展演进。  相似文献   

6.
侯志爱  尚晓宇 《现代情报》2017,37(5):116-120
为了提高用户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定量评估用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本文借鉴了科学计量2.0时代的文献计量方式——Altmetrics(替代计量)研究方法,通过梳理Altmetrics的研究内容、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方式,利用其丰富的网络数据指标构建了基于Altmetrics的图书馆用户教育评估模型,研究用户教育在教育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评估方法。同时探讨了评估模型在图书馆资源建设、图书采购、学科服务、科学管理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机器人"正在成为引领这个时代发展的头号创新驱动力,它给图书馆带来了服务创新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从长远角度来看,图书馆为适应这个时代,需要密切注意机器人在图书馆服务方面积极作用。了解"机器人"的背景及其对图书馆的意义,分析国内图书馆有关机器人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的现状。探讨"机器人"视域下的图书馆服务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一直是图书情报界经久不衰的研究主题,但对于职业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则少有文献研究。文章基于产教融合背景,阐述了职业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参照CAS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建立职业院校图书馆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理论模型,并利用CAS理论分析了职业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体系及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呈现海量化、多样化与动态性、时效性并存的特点。文章研究数字图书馆在保留传统学术类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开拓新资源和服务的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文献资源服务模式”向“知识内容服务模式”的路径转变,强化图书馆资源的内容融合与集成服务,提升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和公众化服务质量。[方法/过程]分析了当下数字图书馆发展研究的现状,调研媒体融合特征及其对数字图书馆的影响,厘清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面临的四大主要问题,构建基于媒体融合思维的数字图书馆发展框架。[结果/结论]提出媒体融合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发展策略,强调要从思维、资源、服务和组织4个维度围绕其问题和痛点实现提质增效,切实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加快数字图书馆向复合型、社交化、移动化、智慧化的知识聚合服务中心演进。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针对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有效路径进行研究,分析了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主要目标,进而探究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有效路径,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参考,旨在为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发展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Altmetrics的起源、特征、典型应用平台,重点阐述了Altmetrics为图书馆在馆藏建设、读者个性化信息、管理决策方面带来的机遇,提出了图书馆在Altmetrics时代通过技术环境、资源建设、情报服务、用户体验4个方面提升服务的策略,最后对Altmetrics的未来应用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齐世杰  郑军卫 《现代情报》2017,37(10):128-136
[目的/意义]Altmetrics是当前计量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明晰当前国际Alt-metrics研究态势、研究力量布局和研究进展,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选取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大数据为分析源,采用文献计量法从总体态势、研究力量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利用可视化与内容分析法对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梳理与归纳。[结果/结论]①以德国、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地区和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地区是国际Altmetrics研究的主要力量。②国际Altmetrics研究热点正在由理论研究逐渐转向实证研究与应用,精准的有效性验证、大规模实践应用的评估以及在图书馆与机构知识库中应用的探索是Altmetrics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③未来我国应继续加强Altmetrics实证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借鉴国外Altmetrics案例的参考意义,积极构建和开发基于国内科学交流环境的新数据源的中文Altmetrics计量工具。  相似文献   

13.
刘晶  贾玉文 《现代情报》2014,34(12):172-176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检索系统对我国嵌入式图书馆服务相关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就嵌入式馆员服务、嵌入式学科服务等本领域主要内容进行了研究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嵌入式图书馆服务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用户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加深入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4.
武澎  李田田  王开阳  赵迪 《科研管理》2018,39(5):120-128
全面了解我国Altmetrics研究的当前状况与热点,是国内继续推进相关研究的关键和基础,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我国Altmetrics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分析。归纳出当前我国Altmetrics研究所涉及的相关内容主要分布于Altmetrics内涵的理解与界定、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引介、我国Altmetrics科学计量与评价指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和相关科研机构应用Altmetrics的探讨等四个方面,从这四个方面对我国Altmetrics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指出该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特点及不足,并提出我国Altmetrics研究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信息时代行业划转地方高等学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教育部"十二五"期间在高校实行的"本科教学工程"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提出了行业划转高等学校图书馆服务手段需要现代化、服务内容需要丰富化、服务过程需要科学化和服务水平需要专业化的要求。提出了行业划转高校图书馆服务要从理念、角色、内容和管理进行创新的策略,指出实现行业划转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16.
邓攀 《现代情报》2010,30(10):155-156
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读者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这种需求推动图书馆服务要从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和创新。随着图书馆网络系统与无线电信息技术条件的日趋成熟,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应运而生。本文从图书馆手机短信服务产生的条件、优势及该服务在武汉图书馆的实践运用这几个方面对这项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沈建勤 《情报探索》2013,(10):130-132,135
分析了我国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服务的基本状况,研究了少儿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服务的意义.提出了少儿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服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信息时代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阐述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容和途径,指出服务创新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明  陈铭 《现代情报》2018,38(5):106-109
[目的/意义] Altmetrics作为学术成果影响力评价新方式正逐渐兴起和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当前Altmetrics研究多基于期刊论文层面,较少涉及学术图书,而在传统图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的情况下适时引入Altmetrics有其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提出可按照学术图书在线影响力产生过程的递进分为阅前查询、阅读意向、阅读使用、评价反馈四个层次构建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图书评价指标框架,以体现学术图书影响力产生从传播、获取到利用、反馈逐步深入的完整过程。[结果/结论]分层框架不仅能涵盖学术图书Altmetrics指标的广度,还能从学术图书影响深度面向反映指标间的差异,可以有机地构成学术图书Altmetrics评价指标层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