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韩冰  白福春 《现代情报》2015,35(4):108-111,123
微博、微信作为主要的信息发布平台和交流平台,在图书馆的应用日益广泛。文章首先对微博、微信的功能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包括平台特色差异、传播特性差异、传播信息方式的差异以及接受信息方式的差异。接着对国内图书馆利用微博、微信提供移动信息服务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在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中,整合微博平台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以及微信平台的深度沟通优势,共融互补,提升移动信息服务的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新媒体方式逐渐的融入到我们生活之中,而在高校的宣传渠道上,微信公众平台在图书馆的运用也越来越多,并逐渐取代了微博等宣传渠道。不同于以往的网络渠道,微信平台可以采用OpenAPI接口与OPAC链接来实现馆藏书目查询、图书续借等功能,加强用户对平台的依赖度。新疆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虽然也在经历着跨越式发展,然而在微信公众平台这种新媒体的运用力度上依然有所欠缺。本文对新疆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的运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对微博和微信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势与不足.以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对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运用这两种新媒体开展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将微博和微信联动使用、双管齐下为读者服务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互联网+”背景下,微信作为重要的社交网络应用之一,是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重要平台, 其有助于更好地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微信息”文化需求,顺应“微时代”富媒体新环境。【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分析 微信平台的服务特点、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整合图书馆各部门业务系统和文献资源,构建了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 平台的“O2O”(Online To Offline)微信服务模式。【结果/结论】该模式将实现微信与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有机融 合、完善用户体验和提升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运用德尔菲法对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平台进行可行性调查得知,高校图书馆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的利大于弊。对图书馆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服务的功能应用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对比微信平台比其他平台的优势。总结了微信平台对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虹  李煜  孙建军 《现代情报》2018,38(4):3-11
文章对高校微博、微信平台的信息传播特征与效率展开研究。从985高校的微博、微信平台的信息服务入手,基于时间特征、内容特征、行为特征构建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效率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其传播特征和效率的异同点,并进一步将微博、微信两个平台的发文主题划分为学校资讯、校园活动、思想宣传、娱乐休闲、互动交流等13个类别,探索分析发文主题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高校在两个平台的发文时间分布存在差异;在传播特征指标方面,高校微博的发文数、粉丝数高于微信,但高校微信的传播效率则优于微博;另外,高校在两个平台的发文主题具有互补性,不同发文主题在两个平台的信息传播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明均仁  高凯 《现代情报》2016,36(12):73-77
北京高校众多,各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情况各异。对它们进行系统调查,一方面有助于了解用户对图书馆移动服务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图书馆微服务的推进。本文通过登陆北京高校图书馆网站、移动搜索与体验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方式,对北京66所本科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建设情况、服务内容、推广方式、认证主体等方面进行系统调查与问题分析,并从规范微信名称、开发个性化内容与加强宣传及推广等方面提出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与分析22所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现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化建议,以期为加强微信平台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发与建设微信平台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图书馆微信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并对图书馆微信平台进行总体设计和规划;对图书馆微信平台各功能的内涵和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章详细调查了吉林市部分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开通与使用情况,结合高校图书馆自助服务优势,分析了吉林省部分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图书馆微信平台的改进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陈江涛  顾萍  赵丹 《情报探索》2014,(7):105-108
阐述了将新浪微博应用于高校图书馆宣传咨询工作的必要性,从不断扩大的微博网民规模和高校图书馆已有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将新浪微博应用于高校图书馆宣传咨询工作的可行性;并以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分析了该馆利用微博开展宣传咨询工作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及应对策略,以期为其他高校图书馆利用微博开展信息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曦 《科教文汇》2014,(10):10-11
微博时代的到来给中国各领域提出了新的话题、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作为微博使用频度最高、传播和受众范围最广的高校无疑是微博流行的热点区域。微博的广泛使用已经深刻改变了传统高校舆论场和语言秩序,如何在微博时代建构高校舆论平台,管理、教育、引导和服务好在微博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与时俱进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微博是公共图书馆进行社会推广、业界交流、用户交互的重要渠道,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公共图书馆微博意见领袖的社会网络结构特点及影响力,可为公共图书馆优化微博营销策略、提高自身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选取50位公共图书馆微博意见领袖,首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其社会网络结构特点;其次利用关注量、发文量、粉丝量、转评赞数量分析其活跃情况及影响力。【结果/结论】公共图书馆微博意见领袖地区分布不均衡,联系较紧密,但集中程度较弱;小团体在活跃度、影响力等方面呈现相似性;多数图书馆处于低活跃度、低影响力区间;粉丝量和转评赞数量随着活跃度的提升表现出“低值时平稳波动,高值时迅速增长”的现象。【创新/局限】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微博意见领袖社会结构及影响力。仅从关注量、发文量等客观数据角度分析公共图书馆微博影响力,未来应结合文本分析等方法提高影响力分析的深度。  相似文献   

14.
谢丹 《科教文汇》2014,(16):8-9
“微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思政工作者应正确、全面认识微博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双重影响,化挑战为机遇,在结合实际工作的基础上,从更新思政教育理念、创新思政教育内容、构建良性互动平台、创建信息发布平台、培养微博意见领袖、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创建舆论监测平台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微博的积极作用,不断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投入的负担形式,高校图书馆投入的决定因素,高校图书馆的产出及其特点,给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投入效率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新端 《科教文汇》2014,(18):10-1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型的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比如说常见的新媒体微博和微信,这些新型工具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对微博微信的分析,讨论了微博和微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且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掌握和了解微博环境下高校舆情情感的演化规律,对相关部门加强高校舆情监测监管,使高校适时采取措施应对负面舆情事件的恶性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本挖掘并利用词云可视化展示对文本特征进行分析;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将网络用户评论文本进行情感分类;结合用户情感演化与舆情事件发展周期的分析动态展示高校舆情情感演化图谱。[结果/结论]网民负向情感的占比在舆情蔓延期达到顶峰,中性情感的占比在舆情蔓延期最低,正向情感的占比在舆情周期中几乎没有变化。通过对微博环境下高校舆情情感演化图谱进行研究,为微博环境下高校舆情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在实践层面为舆情监管部门及时监测和有效引导高校舆情走向起到针对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佳军 《现代情报》2009,29(12):97-98,101
与地方共建图书馆,是我国地方性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新模式。本文通过白城师范学院与白城市共建图书馆的实践,论述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依托高校现代化图书馆构筑一种新的建设模式,改善公共图书馆因经费短缺捉襟见肘的现状,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一种探索和尝试,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上的差异,提出了与地方共享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