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分析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审计非结构化数据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大数据领域处理和分析非结构化数据的主流技术,提出商业银行审计云平台构建过程中在非结构化数据应用分类、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等方面的数据规划标准,为大数据环境下规范商业银行非结构化数据审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3)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兴的移动学习终端载体,具有用户众多、使用便捷、功能强大、易于传播等特点。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将微信公众平台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契合大学生的接受规律、认知特点和交流习惯,符合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本文从需求分析、设计原则、设计框架几个方面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5,(24)
微信以其便捷快速的信息接收和传输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气象部门借助微信平台发布、传播气象服务信息,开展气象灾害预警和科普宣传工作,有效发挥了"气象微信"在城市防灾减灾中的积极作用,也提升了气象部门的服务能力。阐述了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介绍了平台模块组成,并从如何满足公众需求、公众平台团队的运营、公众平台品牌打造等方面,讨论了关于气象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4.
  玥王  雷刘   《情报科学》2018,36(12):41-45
【目的/意义】加强新型智库信息传播对提升智库的品牌和行业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基于扎 根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结合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性、社交性等特点,从微信平台、用户属性、服务方式及传播效果 等4个维度构建新型智库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建立智库 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的评价公式。文章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国内十个典型智库机 构进行实证。【结果/结论】构建的新型智库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评价 体系中服务方式和传播效果的权重较大。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维护时,应该注重发布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加大 更新频率,鼓励用户进行转发分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中国地学类核心期刊运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及特点,提出地学类核心期刊的发展需求,为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微信公众平台在刊载文章发布、文章阅读体验、特色消息发布方面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多数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能够按时将当期文章目次及摘要等基本信息快速推送给读者,为读者提供较为丰富的阅读体验,同时推出专题文章、高被引文章、与期刊专业特色相符的科技消息等富有专业特色的内容;3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没有发布任何内容,形同虚设。4种期刊实现了摘要式浅阅读与全文深阅读的顺利过渡;18种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体验度较低。13种期刊发布了出版计划、写作技巧、学术发展动态等专业特色消息,但多数期刊对微信公众平台只是进行简单维护,较少推送信息。【结论】 中国地学类核心期刊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仍处在搭建与简单应用的初级层次,在办刊模式转变、多期刊协同、平台宣传力度等方面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被广泛应用,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效果显著,但也存在平台访问量低、平台推送文章点击率低的问题。以微信公众平台内容运营为切入点,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内容运营进行现状分析,主要从推送内容分析、推送内容的吸引力分析、推送技巧的问题分析三大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平台运营者提供有益参考,让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更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分别分析了个人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和机构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信息的特点,提出了利用这两种渠道从微信中获取竞争情报的方式,并与通过微博获取竞争情报作了简要比较。  相似文献   

8.
结合山东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2020年的运营情况,分析了其发布推文的类型、阅读量;在清博指数平台提供的微信传播指数WCI数据的基础上,横向比较了全国重点综合性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文发布情况;通过调查分析,从推文运营频率、形式、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推文运营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应对大型企业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合理管理和有效应用两个方面要求,设计了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系统平台,分析该系统平台的设计架构、接口设计、功能设计和主要功能模块。该系统可用于对企业各类非结构化数据的有效全生命周期管理,并拥有更好的客户体验,能够最大限度的贴合企业内容管理的特点,支持大规模,集团型的知识管理需求。非结构化数据是企业重要的信息资产,如何安全的存储非结构化数据,并将之高效的利用,是企业经常面对的难  相似文献   

10.
《学会》2020,(7)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传播的快速发展,各大学术期刊纷纷建立数字化发布平台。在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中,微信公众平台已然成为重要的新媒体平台。该文通过分析《福建医药杂志》微信公众平台开通及运营现状,探讨医学类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策略与改进措施,为推动医学类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以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21世纪,能源已成为新的金融投资载体,能源金融时代已经来临。在能源金融化的进程中,电子信息载体和网络平台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加凸显了信息竞争和网络优势的重要地位。传统的市场交易模式已被颠覆,高频监测与交易、市场舆情分析和泛在网络传染成为引领市场交易的新关键词。如世界石油市场体系伴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C/S架构的高能效数据管理平台,其设计是基于.NetFramework3.5和SQLServer,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图表化处理,使用户可以方便、直观地获取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对传感网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对数据查询和显示进行了算法优化,节省了资源和能耗。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运行状况良好,数据监测正常无误,使用的优化算法也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周艳  李萍  吴雷 《现代情报》2012,32(7):46-49
文章首先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云计算及"云图书馆"的相关理论,其次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对"云图书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有效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进行了研究,从而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的多种数据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4.
文本挖掘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情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挖掘技术为网上大量以非结构化数据形式出现的舆情信息分析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支持.介绍了网络舆情的特点与作用,分析了文本挖掘技术的主要功能,提出网络舆情信息挖掘分析模型,并以实例说明文本挖掘在网络舆情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智慧城市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城市数据价值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各类传感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实现了对城市各类数据前所未有的高频监测。多源数据的采集、汇聚、共享、管理、融合、分析、应用和服务可以有效降低城市资源能耗,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因此成为城市管理者和民众关注的核心问题。基于此,文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和相关应用为例,系统介绍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详细阐述了其中涉及的城市数据体系以及数据汇聚、整理和治理融合方法,提出基于城市数据体系的单指标和综合指标城市脉动分析模型,总结展望了智慧城市实践过程中数据共享、分析及应用服务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祝娜  夏榆棋 《情报科学》2021,39(12):60-67
政府数据开放已经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目的/意义】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的降低公众隐私顾虑, 提高公众信息提供意愿。【方法/过程】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同时采用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从个体, 情境和平台三个层面剖析政府数据开放的公众隐私顾虑程度。【结果/结论】公众个人隐私保护教育经历越丰富,对 法律法规的满意度越高,对政府监管工作满意度越高,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满意度越高,公众遭遇隐私侵犯经历 频率越低,其隐私顾虑程度越低。公众隐私顾虑程度越高,公众越注重保护隐私信息,公众信息披露意愿越低。【创 新/局限】本研究从公众视角出发,剖析公众隐私顾虑影响因素,探讨公众隐私顾虑对个人隐私信息提供意愿的作 用效果,从法律,监管,平台等层面,提出政府数据开放中公众隐私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馆信息推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思本 《现代情报》2014,34(5):131-132
微信公众平台因其强大的生态链,低廉的使用成本,高效、精准的信息推送和良好的实践效果等优势,成为一种理想的信息推送工具。信息推送的关键是信息内容的选择。本文通过抽取、分析读者的借阅、检索和Web浏览历史数据,挖掘其个性化信息需求;提出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发一个第三方接口与图书馆管理系统对接以实现个性信息推送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冲击的一个重要教训是中国缺失经济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因此国家经济安全平台的建设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经济安全平台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确定其组织机制和管理模式。本文在借鉴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国家经济安全平台建设的4种模式,分别为委员会模式、共建中心模式、基金会模式和混合模式。通过综合指标比选,本文认为混合模式是当前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可行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9.
政府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及预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闫利平  陶卫江  韩晓虎  靳兰 《现代情报》2011,31(4):46-48,52
互连网空前地延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网络已成为民众获取信息和表达民意的重要渠道,已成为政治思潮的交织地和社会问题的集散地,已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舆情成因及发展变化规律,提出政府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系统框架和预警模型,为政府及时发现舆情,防管并举,积极处置,避免事件恶化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