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效率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斌 《科研管理》2016,37(6):159-167
在对知识转移理论、知识存量理论等相关文献梳理基础上,提出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效率问题。引入博弈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通过对郑州铝工业知识联盟的案例分析,构建知识转移效率作用机理模型。结果表明,知识存量与知识转移效率呈倒U型关系;知识反哺活动的加强,会促使联盟内知识存量呈不断增长趋势;同时,知识反哺在知识存量与知识转移效率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探讨知识转移效率的形成机理,增强对知识联盟运行内在规律的理解,有利于指导企业从更深层次上把握知识转移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9,(4):99-104
运用创新网络理论、领地行为理论和知识存量排序理论的分析方法,构建创新网络中知识存量排序形成机理模型。将知识领地行为分为建设型、渗透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知识存量排序分为并联、串联及并联—串联结构。通过仿真模拟和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知识领地行为的组合影响知识存量排序结构的形成,从而推动知识创新和创新网络的升级。  相似文献   

3.
运用知识存量理论、知识网络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知识网络中知识存量离散性问题。通过模型假设和案例分析,构建知识存量离散性演化机理模型。认为在知识聚集度、知识转移速度和知识共振度的影响作用下,知识存量离散性经历四个阶段,沿着非线性S型路径演化。  相似文献   

4.
运用知识存量排序理论、知识转移共振理论和混沌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集群知识网络中知识存量排序的演化问题,并构建知识存量排序演化过程模型。通过郑新汽车集群知识网络的案例分析,认为集群知识网络状态和知识转移共振度共同影响知识存量排序的演化过程。从案例讨论中发现,在两种作用力的影响下,形成四种知识存量排序,并沿着非线性路径循环演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知识转移的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动态演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动态演化机理进行研究.分析战略联盟知识转移存量和知识转移频度的影响因素,指出在这些变量因素的作用下,知识转移存量和知识转移频度的变化情况.在知识转移存量和知识转移频度两个结构维度共同作用下,建立了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动态演化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位理论,将知识转移细化为投入知识转移和存量知识转移,通过构建基于AJ模型的知识投入利润模型和基于Lotka-Volterra的知识转移演化模型,结合定性分析和算例验证,揭示了知识转移对知识投入及创新收益增量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知识转移系数对成员收益增量及知识转移演化均衡的影响较大,通过调整两类知识的转移系数,构建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有望推动知识有效转移,促进成员知识存量增加,降低单个成员以及联盟知识投入量,提高知识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成员及联盟的收益增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观的战略联盟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知识分工与积累、知识市场的路径依赖和知识能力过剩3种经典原理分析战略联盟形成的机理。进一步以企业知识理论揭示战略联盟过程中知识聚合、重组和激活的形成方式,提出了基于知识观的战略联盟方式的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生态学理论、网络组织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通过趋同模型假设,构建了基于网络结构的知识转移存量演化机理模型。认为在驱动力、嵌合度和转移能力趋同作用下,知识转移存量发生变化。得出了知识转移存量是按照知识源驱动趋同、知识源与受体均衡趋同和受体驱动趋同3个阶段不断演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知识流动对于产业联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针对产业联盟中层流流态的显性知识与紊流流态的隐性知识的主导地位演变,借鉴种群生态学模型提出联盟具有生成——成长——成熟——衰退的生命周期,并通过两种流态的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作用对联盟的知识存量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成熟期的知识流动最为有效,知识流动能提升知识存量。  相似文献   

10.
知识存量是研究企业成长内在机理的全新视角,是对现有企业成长理论的创新和深化。通过构建知识存量模型来研究知识存量与企业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发现知识存量是企业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企业规模的决定因素,是企业成长质的体现。企业的成长速度受到企业知识存量和流量两方面的影响。增加知识存量、维持企业知识系统的活力是促进企业持续成长的根本要求。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影响企业知识存量的原因和对知识进行分类,从知识活动的流程和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角度提出了增加企业知识存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产业技术创新中知识资源配置效率,融合了效用、生态位、知识管理等理论设计,基于知识转移生态演化的产业技术创新协调模式,基于改进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建立知识投入产出效用模型和基于Lotka-Volterra构建知识转移生态关系模型,结合定性与数值算例分析了联盟纳什均衡与帕累托均衡下的成员知识投入量,并揭示了存量知识、增量知识、联盟知识之间生态关系演化机理。研究表明:增量知识、知识转移能力系数、知识转移意愿系数等对成员知识转移演化均衡及投入产出效用的影响较大,通过以增量知识为核心动力,协调联盟中3类知识转移能力系数和意愿系数,构建相互依存的知识共生关系,有利于推进知识的有序增长,提高产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成员及联盟效用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知识通过网络可实现快速扩散,高技术企业联盟是知识扩散的重要主体。借鉴疾病传播的SIRS原理构建的高技术企业联盟知识扩散AIDA模型揭示了联盟网络的知识扩散机理与特性,以TD-SCDMA产业联盟为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高技术企业联盟知识扩散具有小世界性质、无标度特性和社区结构,对于探索增强联盟稳定性和知识创新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知识联盟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尤其是隐形知识,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针对知识联盟失败较多的现象,对影响知识联盟动态发展的联盟维持费用、知识资源特征、社会相客性等结构性因素作了分析。建立博弈模型,分两阶段研究了影响知识联盟形成和发展的结构性因素对企业行为决策的影响,并研究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知识联盟中的知识创造机制:BaS-C-SECI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经典的知识创造过程模型(SECI)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巴系统"的概念,并从组织学习的视角和冲突的特质框架理论出发,建立了知识联盟的知识创造模型--BaS-C-SECI模型,初步揭示了现有理论"黑箱"的内部"奥秘",较好地解决了联盟知识创造的理论模型和实际活动不符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知识创造的知识联盟动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过程的分析,构造了一个知识联盟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其吸收能力和知识透明程度对参与组织决策和利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组织视角的动态联盟知识创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组织模式在动态联盟知识创造中的动力作用;探讨了动态联盟知识创造的组织学习机制--它是动态联盟组织模式对知识创造的微观作用机制;最后综合构建了动态联盟知识创造模型,从组织视角深入分析和阐述了企业动态联盟知识创造的内在机制与过程.  相似文献   

17.
基于知识联盟的集群企业知识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创新是集群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隐性知识又是集群企业知识创新的关键,因此,本文从知识联盟的角度入手,分析了隐性知识与知识联盟的内在逻辑及其知识联盟与集群企业的适配性,最后提出了基于知识联盟集群企业知识创新的动力机制策略,即以"竞合"为核心的集体学习的内生性动力机制、以"政府激励"为核心的外生性动力机制、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联动性动力机制的三维动力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以共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知识联盟中共生现象的分析,构建了知识联盟的共生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模型,并对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主客体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问题的相关理论研究,并为联盟企业成员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企业间的知识并创造新的知识,进而促使联盟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共生状态,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