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模糊集理论和决策实验分析方法基础上,研究影响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网民行为因素的影响特征、影响程度并识别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行为、媒体行为、网络水军行为、意见领袖行为、网络的普及性以及网络实名制是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网民行为的6个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而其他网民行为以及涉事企业行为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中呈现出较强的被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在网络舆情传播的过程中,网民、媒体、政府等主体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方法/过程】本文 将舆情信息质量看作二阶反映式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受众的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双路径模型,利用PLS结构 方程建模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作为中枢路径的舆情信息质量及作为边缘路径的媒体干预和政府引 导如何影响受众的态度,以及受众的态度如何进一步影响受众的舆情传播行为,并结合舆情传播过程中主要影响 因素的研究结果,分析了社交网络上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干预加速网络舆情的 扩散,政府引导则能起到平息舆情或引导舆情良性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政务信息共享过程中主要涉及政府内部、政府与媒体、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文章通过对政务信息共享中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间的行为和策略进行博弈分析,剖析了影响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间高效共享的因素,并最终提出优化政务信息共享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Web2.0环境下企业网络舆情传播过程的研究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b2.0的兴起改变了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对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也产生了影响。本文在网络舆情传播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Web2.0环境下企业网络舆情的过程模型,通过肯德基黄金蟹斗事件的案例具体分析了企业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并从媒体、网民和企业三个角度对网络舆情事件中各角色对网络舆情传播过程的影响做出了分析,最后对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它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影响最大的要数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新媒体互联网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媒体那种单向的传播形式,并且扩大了媒体传播的空间。主要分析了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有线电视媒体的发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当前形势下,有线电视媒体如何发展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笔者通过研究,总结和归纳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有线电视媒体发展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微信、手机新闻等自媒体越来越深入人心,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媒体、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如今的受众早已不再满足于原始的单一型线性交往和表达,网络中层出不穷的信息和其碎片式的传播方式使得受众迫切地希望参与到群体中来,以群体的意识来对热点事件进行围观讨论,以此参与到事件中去,形成网络围观行为.旨在研究传播于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热点事件中受众的“围观”行为,分析“全民围观”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胡吉明 《情报科学》2015,(1):15-18,34
本文着重研究了社会网络环境下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传播机制。首先,分析了社会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模式的变革,包括基于用户关系的非线性传播、低门槛平等化传播、信息级联增值传播等模式;在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化信息传播模型并从用户关系传播、社会化媒体传播两种角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自媒体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已经广泛渗入到人们生活领域中,自媒体传播中的科技伦理意识主体也从单一化“精英垄断”发展为多元化主体的大众意识。对自媒体传播背景下的科技伦理意识主体进行分类研究,有利于自媒体传播参与者形成科技伦理意识,促进其正确认识自媒体技术活动的本质,进而使自媒体传播活动向着合乎伦理规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白瑜 《今日科苑》2006,(8):57-57
DV是整合营销传播背景下的一种自媒体形式,其在大众中的普及趋势标志着“个人影像时代”的到来。本文旨在从传播学角度,从交叉论证历史、去工业化生产和自媒体三个方面,豹窥DV数码影像对社会精神面貌、人们生活状态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网络舆情中信息间的竞争传播更符合社交网络的真实情境,研究舆情事件中多元信息竞争传播的演化机制有助于政府和媒体有效监控舆情、引导舆论。[研究方法]结合舆情事件多信息传播特点,加入信息犹豫者和信息接触率,构建二元信息竞争的SH2IR模型,仿真同步和异步情景下二元信息的竞争演化过程。[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在同步传播模式下,单独增强信息接触率、传播转化率、犹豫转化率以及置换率,都可以扩大信息的传播;在异步传播模式下,信息发布的越早,传播范围越广,但单独增强传播参数对传播效果影响较弱,同时提高信息的传播参数时传播行为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移动短视频用户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从而帮助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加强移动短视频网络舆情管理。[方法/过程]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基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和谐发展的信息生态视角,构建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研究方法,使用SPSS 22.0和AMO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说明,信息、信息环境、信息技术3个因素通过传播意愿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信息因素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意愿影响最大,其次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2.
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是应急管理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使用社会网络的方法来研究危机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首先,本文提出一个基于社会网络的危机信息传播研究框架,将危机信息的传播群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危机信息传播的主体、传播渠道、传播行为和影响因素等要素有机整合到该框架体系内来。然后,对该框架的研究步骤、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该框架对研究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提高政府应急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群体传播中,非正式信息特征之一的信息长度直接影响到信息的传播效果,对信息传播规律进行研究,正确引导网络群体传播行为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BBS论坛这一非正式信息为研究平台,选取专业类论坛、综合类论坛及灌水类论坛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相关数据,运用合理的信息传播程度评价指标,对不同长度下非正式信息的传播效果进行评价,探索网络传播的相应规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当今,在多极化信息传播模式下,及时防范和有效处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迫在眉睫。[方法/过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结合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突发事件案例,对其产生的网络舆情数据加以采集与组织,接着进行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定量化的测度分析,试图挖掘与识别关键节点并解释其内在的结构特征与演变规律。[结果/结论]根据本文案例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网络结构本身的控制对策;借助香农信息通信理论,提出了针对舆情主体的信源(政府)—信使(媒体)—信宿(公众)思维变革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对策;基于善治理论,提出了政府应坚持"善治"理念,与公众协同管理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探寻政府惠农信息在自媒体“小世界”中的传播特征,提升其传播效能,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信息保障。【方法/过程】运用Gephi软件形成惠农信息传播关键词聚类分析,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对向乡村村民、自由职业者和基层干部发放的问卷进行变量和样本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结论】发现惠农信息在“小世界”中的自惠性、自为性和自助性传播特征,进而从主体行为引导,客体内容建构和平台运行规制等方面对惠农信息传播效能进行优化。【创新/局限】构建了主体行为“同心圆”优化模型,客体“全信息链”优化模型和平台规制“漏斗”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6.
网络用语是互联网上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一种语言.本文从信息交流的角度,分析了网络用语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一些新特点,介绍了网络用语在信息交流中的主要作用,提出了提高信息传播交流效果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是一项复杂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工程,是政务服务创新的基础,通过识别关键影响因素,进而推动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服务创新。为了解决识别关键影响因素的问题,采用灰色关联分析与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模型,进行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实践总结,选取43项指标,构建影响因素集和分析流程,进行实证研究。依据灰色模糊聚类的结果,提出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对策或建议。为省、市级政府的信息资源共享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工作,提供可借鉴、可参考的整体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易明  张雪  李梓奇 《情报科学》2022,40(5):3-10
【目的/意义】研究社交网络中影响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的因素,丰富了辟谣有效性的理论,为相关部门制定 提升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过程】基于流行三要素理论总结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 情感分析、社交网络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影响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的因素。【结果/结论】粉丝数、情感倾向、“真 相陈述”和“直接反驳+真相陈述”的辟谣方式、原创性、“文字+图片”、休闲时间、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和平均路径长 度显著影响辟谣信息的评论数和转发数;辟谣信息中含有@显著正向影响转发数,含有链接显著正向影响评论数。 【创新/局限】基于流行三要素理论对社交网络中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提炼,并考虑群体因素,利用社 交网络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但是本文未考虑到平台因素和粉丝个人属性因素等, 后续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祁凯  韦晓玉  郑瑞 《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44(3):115-121,130
[目的/意义]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的信息传播成为引导网民舆情的重要工具,如何运用政务短视频导控网络舆情成为政府面临的新挑战。[方法/过程]将政务短视频网络舆情分为舆情事件、网民和政务短视频三个子系统,借助Vensim PLE软件,构建政务短视频网络舆情多主体应对仿真模型,并结合具体案例"黑龙江疫情反弹"仿真分析子系统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究政务短视频网络舆情传播的动态机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政务短视频网络舆情受舆情事件、网民、政务短视频子系统及其相关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政务短视频可以通过控制三个子系统的相关因素,有效应对和导控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20.
微博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萍 《情报杂志》2012,(3):77-83,69
分析比较新浪和腾讯微博网站的特点,对其内容变量、转发和评论数以及发博途径进行实证分析;对转发数和评论数、粉丝数、关注数和博文数,分组进行两两比较,利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相关分析等方法,统计分析每个微博网站的用户关系和行为特征,研究发现转发数和评论数、粉丝数、关注数和博文数,每组数据两两之间,都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认为影响和制约微博信息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两点,一是用户本身的人际关系社会网络;二是微博信息。为微博网站的用户行为特征和信息传播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