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柯云 《现代情报》2016,36(3):22-26
本文以新浪微博平台为数据采集平台, 对微博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和效果进行数据分析, 在借鉴信息传播四要素和流行三要素的基础上, 总结出了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16个因素。首先通过对“风云人气榜”上随机抓取的320个新浪微博用户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 实证得到粉丝数、工作时间和发布时间对微博信息传递有促进作用, 而活跃度、休息时间和日期对信息传播有阻碍作用;然后利用爬取数据中提取的441 005个转发样本, 通过逻辑回归、朴素贝叶斯和贝叶斯网络的概率模型分析, 实证了社交类型对用户微博转发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 微博社交需求显著高于内容需求, 并且根据ROC曲线得出综合类型对用户微博转发行为的预测最为精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有奖互动”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利用奖品作为激励吸引大量用户参与转发、评论等互动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营销效果。通过影响机制研究,为企业制定基于微博抽奖的社交媒体营销计划提供实践指导。[方法/过程]以微博抽奖类企业微博营销帖子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感知价值理论的模型并提出假设,探究用户参与企业营销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经研究发现,用户参与企业营销互动除了受到奖品因素的激励外,还会受名人信息、粉丝数和营销内容数的正向影响;关注行为对评论数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内容字符数对转发和评论两种用户互动行为均具有负向显著影响。本研究对现有文献做出了补充,同时为企业如何制定互动营销计划以提高营销目标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旨在从企业创造内容视角出发,探讨企业微博内容对网络口碑与企业品牌认可度的影响,扩 展企业微博内容的相关研究,并为企业提高微博管理水平提出具体的思路。【方法/过程】构建企业微博、网络口碑 以及企业认可度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收集企业新浪微博相关数据来进行定量分析,探究企业微博内容的信息特 征对微博用户的口碑传播效果的影响以及网络口碑对企业品牌认可度的作用。【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企业微博的 发布频率对用户口碑传播有直接影响,其中,用户转发行为受微博发布频率影响最为显著,并且微博粉丝数对口碑 有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微博用户的转发、点赞行为对其品牌认可度影响不显著,只有评论行为对企业的品牌认 可度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营销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微博营销成为未来营销的新手段.微博用户的快速普及迅速增长引起旅游企业关注,于是旅游景区纷纷注册微博并且开展营销.本文从反映微博的覆盖度、活跃度、传播力三个方面选取了微博数,粉丝数,评论数,转发数等几个指标,对腾讯微博旅游景区微博账号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促进旅游景区微博营销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5.
李莉 《现代情报》2015,35(6):29-33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高校图书馆微博具有网络社团结构,博主、粉丝和关注对象形成微博群网络中的三大社团。通过对博主的博文数、原创数、转发数以及粉丝数和关注数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三大社团之间的关系,博主群体已经形成核心群体,博主为整个网络的结构洞。研究博主社团的核心边缘结构,得出图书馆微博群体的核心节点。  相似文献   

6.
官员微博受到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传播影响力逐渐增强。以8个具有意见领袖特征的官员微博为研究样本,从微博内容、发布时间、官员微博认证信息等维度分析其各项特征与微博转发量的关系,从而发掘官员微博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包括话题类别、有无@和链接等在内的多个微博内容特征对官员微博的传播效果有显著影响,发布时间也是官员微博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包括官员职务、粉丝数在内的官员微博认证信息对官员微博的传播影响则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7.
微博用户特征分析和核心用户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微博用户的信息和关系数据进行决策树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关联规则来挖掘用户特征,并对微博网络进行核心用户发掘。结果表明:微博中的名人具有关注数小,被关注数大的特征;用户趋向于通过关注他人和积极发布微博文章两种方法来提高被关注度;愿意公布性别或自我描述的用户,通常愿意公布地址和发布博文,而不愿意公布地址、性别或自我描述的用户,通常不愿意公布其他两项;对微博网络进行核心用户挖掘并进行个性化营销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朱琳  汪蕾  陈长  张建林 《现代情报》2014,34(12):17-22
随着IT技术的革新,信息分享相关研究成为近几年的热点。以往的研究往往通过建立复杂计量模型探索传播效果或者针对某一类信息进行研究,缺乏应用性或普遍性。本研究基于传播理论,从社会学的从众理论角度,运用模拟微博情境实验方法,研究微博信息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微博中的转发数、转发路径中的朋友数、博主粉丝数量与人的转发行为之间的存在定量正相关关系,从而得出从众理论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同样适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张兴刚  袁毅 《情报科学》2017,35(9):79-83
【目的/意义】通过对“十点读书”新浪微博用户互动行为的研究,探求其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微博阅读 推广的启示和策略。【方法/过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在对“十点读书”新浪微博的用户行为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 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参与了两条以上博文评论的用户形成的社会网络的网络结构和属性特征进行了分 析。【结果/结论】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微博阅读推广的三点建议:多措并举,提高图书馆官方微博的粉丝数; 循序渐进,引导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励引导,共建扁平化的微博阅读推广团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在以政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政法事件微博舆情传播成为政法机关面临的新问题。对政法微博舆情传播进行研究,有助于剖析微博舆情传播的信息生态学规律。[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构建政法微博舆情生态系统,以聊城于欢案政法事件为研究实例,将新浪微博舆情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对系统内的信息主体、信息环境、信息3个因子的传播和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主体因子中用户粉丝数和关注数均符合幂率分布且呈断尾分布特征;信息因子特征量符合指数分布;环境因子特征量具有长尾分布特征,政法微博舆情传播符合信息生态学的互生再生规律、动态平衡、协同进化规律。文章的研究对政法机关舆情监管部门把握微博舆情传播规律及舆情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赵玲  张静 《现代情报》2013,33(9):35-43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微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复杂网络的基本统计特性为基础,通过抓取新浪微博中的相关数据,对其进行处理分析,详细分析微博用户在信息发布行为、信息发布内容方面的相关特性以及用户的关注行为和评论转发行为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认为微博网络是典型的小世界网络,微博网络整体密度较小,呈稀疏状态,但局部密集;微博网络用户的分布呈不均匀的状态,用户在信息发布、分享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性,只有小部分用户拥有较多的信息资源,扮演核心角色,大部分用户在微博中处于边缘地位。这为微博营销和微博舆论引导与消解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虹  李煜  孙建军 《现代情报》2018,38(4):3-11
文章对高校微博、微信平台的信息传播特征与效率展开研究。从985高校的微博、微信平台的信息服务入手,基于时间特征、内容特征、行为特征构建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效率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其传播特征和效率的异同点,并进一步将微博、微信两个平台的发文主题划分为学校资讯、校园活动、思想宣传、娱乐休闲、互动交流等13个类别,探索分析发文主题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高校在两个平台的发文时间分布存在差异;在传播特征指标方面,高校微博的发文数、粉丝数高于微信,但高校微信的传播效率则优于微博;另外,高校在两个平台的发文主题具有互补性,不同发文主题在两个平台的信息传播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袁红  赵磊 《现代情报》2012,32(9):48-52,56
论文阐述了微博及其信息交流的相关概念,通过对用户属性和用户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3种信息交流网络结构模型,即圈子模型,嵌套模型和围观模型。同时对微博信息交流模式进行了研究,从微博信息传播机制角度提出了裂变模式和聚合模式,从信息内容分析角度提出了链状模式、环状模式和树状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探究z指数在微博传播力评价中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效果,为客观科学评价微博传播力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方法/过程]借鉴现有微博传播力评价指标,构建微博转发z指数、评论z指数、点赞z指数和综合z指数,以27个省会城市的外宣类政务微博2018年11月的微博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验证z指数在微博传播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结论]z指数继承了h指数和p指数在微博传播力评价中的优势,而且更加重视高质量博文的发布。  相似文献   

15.
成全  周兰芳 《现代情报》2017,37(3):153-160
本文以CNKI为数据源,对国内微博信息聚合的研究现状从文献发表的年份、期刊、作者、研究机构以及关键词这5个维度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基于CiteSpace Ⅲ软件,对国内微博信息聚合研究领域的作者合作、机构合作以及关键词共现进行可视化图谱绘制与分析,进而挖掘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以期为大数据时代微博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管理与应用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微博社区交流网络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客是继博客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网络社区平台。以M yspace9911网站为研究样本,通过核心-边缘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微博社区用户交流网络结构,界定核心与边缘区域,描述聚类群组,发现核心区域和聚类群组的联系,为完善微博社区信息交流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腾讯微博用户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文采集腾讯微博数据,提出"博文魅力指数"的概念,并运用Spearman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对听众数与收录博主人数、博文魅力指数与收录博主人数两对变量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选择博文魅力指数,博主收听人数两个变量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微博用户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博文魅力指数与收录博主人数两变量中度正相关;聚类将微博用户分为信息获取型、草根名人型和普通社交型三类。电子商务服务商可以通过算法优化,根据博文魅力指数和详细的聚类结果更有针对性的进行页面和应用程序推荐,创造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移动短视频用户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从而帮助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加强移动短视频网络舆情管理。[方法/过程]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基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和谐发展的信息生态视角,构建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研究方法,使用SPSS 22.0和AMO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说明,信息、信息环境、信息技术3个因素通过传播意愿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信息因素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意愿影响最大,其次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we media,” many people's opinions have become easily accessible.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have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aspect of public opinion exchange and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In view of this sudden group panic, public opinion cannot be effectively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guided. This makes it easy to amplify the beliefs and irrationality of social emotions, that threaten social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sider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opinion leaders in micro-blogs and users’ interest in micro-blog information, a SIR model of public opinion propagation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model and micro-blog's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information.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are calculated by combining the actual crawl data from the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epidemic period, and the trends in the evolution of public opinion are simulated by MATLAB.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public opinion dissemination, which show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These research findings can help the government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that guide the propagation of public opinion and advise an appropriate time to control and correctly guide public opin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