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季丹  郭政 《情报杂志》2015,(2):22-27
意见领袖在危机事件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备受关注,其在网络舆论形成期、扩散期、转折期和消弭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对信息传播能力、网络位置及与受众的关系程度等影响意见领袖在危机信息传播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与危机信息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试图厘清网络危机传播中意见领袖发挥作用的机制,为建立意见领袖的管理体系,完善网络危机传播的有效应对机制,加强对危机传播中意见领袖的信息控制与引导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意见领袖凭借自身禀赋在观点传播、信息传递等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舆 论走向。【方法/过程】基于观点动力学引入有界信任模型,根据不同置信度将个体分为意见领袖和跟随者,又根据 不同的社会关系将跟随者细分为普通粉丝、完全跟随者、普通跟随者,构建了基于有界信任的意见领袖——跟随者 观点演化模型。通过多智能体仿真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且对意见领袖的不同数量和跟随者中不同身份的作用进行 探讨。【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意见领袖对观点的聚合起重要作用,多个意见领袖时其社会关系和初始观点值影响 公众观点。而完全跟随者对意见领袖的观点传播发挥极大作用,其存在的数量影响意见领袖观点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受众对危机信息的反应对危机的处理应对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社会媒体的介入具有显著影响作用。本文运用实验方法,在微博平台上模拟危机信息的发布和反馈,依据相关理论提出假设,通过对所得信息处理分析,研究在食品安全危机中不同的社会媒体信息策略对受众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媒体信息策略能有效降低受众的负面态度,其中社会媒体信息形式的作用更明显;社会媒体信息策略对不同的受众态度因素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提高民众的政府信任,是新时代国家治理总体目标的重要构成。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使微博意见领袖在公共事件中的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公众政府信任的影响作用日益凸显。[方法/过程]引入情感框架理论,搜集微博意见领袖语音数据,运用语音情感分析方法对意见领袖情感框架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意见领袖情感框架对公众政府信任的影响。[结果/结论]意见领袖的情感框架会显著正向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意见领袖采用正面情感框架进行信息发布会增强公众的政府信任水平。本文将语音情感分析引入政府信任研究领域的尝试,有助于促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在公共管理学中的研究与应用,为推进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落地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健  孙小明 《现代情报》2016,36(9):88-94
为了衡量新浪微博信息传播效果,本文在10个不同话题领域分别选择公众微用户、意见领袖(加“V”)用户以及普通用户共30个决策单元,利用模糊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属性、内容属性、媒介属性都对新浪微博信息传播具有影响,而在不同的话题领域影响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研究微博环境下公共危机事件信息来源和责任归因对于受众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 值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社交媒介危机传播理论(SMCC),结合信息传播技术演替理论(ICTs),采用实验法 探讨了信息传播的先后顺序和危机类型对转发意愿和转发效价的影响。【结果/结论】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先接受非 官方来源信息的受众会有更强的转发意愿和负面传播效价;不同类型的危机对受众转发意愿有显著差异,但对转 发效价影响不显著;危机信息传播顺序与危机类型会对受众的转发行为产生交互作用,并且危机信息传播顺序对 错误型危机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深入探究意见领袖在网络舆情中的传播策略,讨论意见领袖与政府、网民之间的博弈关系,为我国网络舆情治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引入意见领袖对舆论的传播速率参数β,考虑博弈主体不同的行为特征,构建“意见领袖-政府-网民”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出结论,进而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结果/结论]由于意见领袖负向传播的影响,不同的传播速率β会影响政府和网民采取不同的行为策略,最终产生两种稳定策略集合。  相似文献   

8.
根据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多维度、多元化和基于人际关系的特点,构建一种基于用户相对传播能力的分层网络传播模型,对社交网络传播模型研究中缺少实例验证和用户层次分类的问题进行补充分析和证明。通过调查收集"平江火电厂重启事件"中公众对火电项目的态度变化数据,对政府相关宣传内容的传播过程、方式和效果进行归纳总结;采取K-Means方式对抽样的数据节点进行分类,构建以节点传播能力为划分标准的分层网络传播模型,分析模型中信息的传播路径、传播特征及权重关系。研究表明:(1)基于用户相对传播能力的分层网络传播模型更能真实地体现社交网络中信息传递的特点;(2)意见领袖层节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导向性作用,其网络影响程度约为普通群众的4倍(意见领袖节点的平均权重为2.6,普通群众节点的平均权重为0.6);(3)用户网络地位影响信息传递的效果,政府在提高公众支持度的问题上应该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引导社会舆论。社会信息传播网络仍然是复杂网络研究中的难点,信息传递的方向、节点出度和入度都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迎来了微博时代.微博的出现让人们已经习惯了快速更迭的信息环境,迎来了网络舆论的又一个高潮,而意见领袖在微博的传播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微博意见领袖进行印象管理的特征和策略,通过量化的分析微博意见领袖的管理策略和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旨在为发挥意见领袖在公共事件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提供理论支持,以提高微博意见领袖的自我形象和舆论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通过对在线健康社区意见领袖交互行为的分析,探讨其识别、特征、影响和作用,为社区的良好运转和管理提供建议。[方法/过程]构建两级传播理论下的在线健康社区意见领袖模型,并以百度"自闭症吧"数据为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社区整体网络特征、意见领袖个体网络特征和用户间交互网络。[结果/结论]百度"自闭症吧"整体网络中间密集,边缘稀疏,具有小世界效应;通过中心度分析及k核分析发现识别出的意见领袖各项个体指标数值均偏高,处在整体网络核心位置,有效连接信息传播两级,推动信息在来源层、意见领袖层和受众层间稳定流动,为其他用户提供帮助鼓励;验证了所建模型并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两点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官员微博受到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传播影响力逐渐增强。以8个具有意见领袖特征的官员微博为研究样本,从微博内容、发布时间、官员微博认证信息等维度分析其各项特征与微博转发量的关系,从而发掘官员微博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包括话题类别、有无@和链接等在内的多个微博内容特征对官员微博的传播效果有显著影响,发布时间也是官员微博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包括官员职务、粉丝数在内的官员微博认证信息对官员微博的传播影响则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2.
根据信任的特点,将消费者电商平台信任划分为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两个维度,构建了网络谣言影响消费者电商平台信任的概念模型,提出了假设,通过实证分析对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网络谣言的内容特性、交互性和传播介质正向影响认知信任,信息环境负向影响情感信任,交互性、意见领袖和传播介质正向影响情感信任,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直接制约着消费者电商平台的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13.
党兴华  裴筱捷  王雷 《科研管理》2022,43(3):134-141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结构影响信息传播。遵循社群结构在认知临近性的影响下改变信息传播的逻辑思路,提出了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结构的三个维度和信息传播的两种类型,采用实证分析法分别检验。研究发现:社群凝聚性对两种信息传播都是负向影响,地位差异和协调性对两种信息传播都是正向影响。凝聚性比地位差异影响项目信息传播更显著,地位差异比协调性影响项目信息传播更显著。凝聚性与地位差异对经验信息传播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地位差异比协调性对经验信息传播影响更显著。认知临近性会正向影响社群凝聚性与两种信息传播的关系,会负向影响社群地位差异与两种信息传播的关系,会负向影响协调性与两种信息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薛可  阳长征  余明阳 《软科学》2015,(2):106-111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情境下意见领袖与受众定位对品牌传播作用的变异,发现新媒体情境显著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下他们之间的影响机制和作用大小。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中意见领袖的主要类型、作用方式与效果,以药家鑫事件为例,从知识背景、社会地位、媒体使用三个维度对意见领袖进行了类型分析,然后以事件舆情生命周期为脉络,具体分析了意见领袖的介入时点、行为方式,最后从事件、媒介、受众等层面研究了意见领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将舆情系统映射为舆情事件网络和网民社会网络构成的超网络体系。利用网络链接分析法,就舆情事件网络、网民社会关系网络和事件—网民网络对舆情事件信息传播的机制进行系统分析,从舆情事件链接预测、网络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网络信息推荐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移动社交网络在过去二十多年间的快速发展及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意见领袖人格特质,并在此基础上,从意见领袖人格魅力、时间扭曲及代际差异三个方面,提出了移动社交媒体意见领袖正能量信息传播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8.
马全恩  张娟 《情报科学》2018,36(7):30-35
【目的/意义】微信公众号的复杂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符合人际交流特点。论文在经典 SIR模型基础上 构建微信公众号传播网络并研究其传播机制,对微信后台进行信息监管及传播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构建 基于 SIR的信息传播 BA无标度网络模型,并提出影响其传播的因素,通过 Netlogo仿真工具实现信息传播复杂网 络影响因素的仿真。【结果/结论】实验表明目前阶段对微信公众号网络的监控难度很大,不应该仅通过“意见领袖” 或阻碍“再次传播”来控制,而应多采取“揭露真相”或“疏导”等方式进行引导。此外,对不同信息在微信公众平台 网络中进行目标配送,会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杨宏玲  缪小明 《软科学》2009,23(7):21-25
通过对中国银行产品消费者调查收集的数据来验证影响消费者对银行信息行为信任的因素。结果发现,消费者的信任信念和隐私声明信任会显著地影响其对银行信息行为的信任;而消费者的整体隐私关注越强,其对银行信息行为的信任越弱,但是消费者的整体隐私关注对其隐私声明信任的影响不显著,表明消费者的整体隐私关注直接影响消费者对银行信息行为的信任。  相似文献   

20.
张敏  马臻  聂瑞  张艳 《现代情报》2019,39(2):94-104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健康信息分享意愿的形成机理,为社交健康网络的开发者、设计者和运营者的实践活动提供可供参考的管理启示。[方法/过程]基于"深度访谈+扎根理论"获取二阶信息链(含二阶信息链、二阶信任链)分析框架下社交健康信息生态链中信息内容与信息信任的作用机理,并通过整合感知价值理论、信任理论、技术接受模型中提取出的关键因素,从信息主体、信息环境、信息内容及信息技术4个层面展开系统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理论研究模型。选取微信的深度用户为实证样本,通过"情境实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400份有效数据样本,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验证理论模型。[结果/结论]信息主体因素(分享价值、自我效能及面子意识)、信息环境因素(分享态度、信源引力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信宿推力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信息内容因素(信息正向情绪性、信息负向情绪性)均能显著正向影响社交网络用户的社交健康信息分享意愿,而信息技术因素(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分享意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