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文人沈石田有次收到友人的一盒礼品和一封信,信上说:“送上琵琶,请笑纳。”待打开盒子一看,愿来是枇杷。沈石田失笑之余,写了一首打油诗给这位友人,交来人带回。诗曰:  相似文献   

2.
妙批错别字     
《中学生天地》2009,(3):60-60
明朝画家沈石田收到友人的一封信和一盒礼品,信上写道:“送上琵琶,请笑纳。”沈画师打开礼盒一看,原来是吃的“枇杷”而不是乐器“琵琶”,哭笑不得之余,回信道:“承惠琵琶,开奁骇甚,听之无声,食之有味。”(意思是:很荣幸地收到您送我的“琵琶”,打开盒子吓了一大跳,这“琵琶”听起来没声音,吃起来倒是挺有味道的。)  相似文献   

3.
明代沈石田收到友人的礼物及信,信中云:“送上琵琶请笑纳。”打开一看是枇杷。沈随即复信“作谢”:“承惠琵琶,开奁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那友人阅后面红耳热,随即作诗自嘲云:“枇杷不是此琵琶,怨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相似文献   

4.
错漏成趣     
书画家为人题字,不免有错漏,乃以字补之,谓之“补字”,经过妙补趣填,或巧言雄辩,或幽默评批,反而产生妙趣横生,意味无穷的效果。传说清代有位书法家给慈禧太后题扇,写的是唐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可由于心情紧张,竟漏写了一个“间”字。慈禧太后看了大怒,说该书法家欺她没学问,定要将其斩首。书法家急中生智,急忙解释道:“此处并非遗漏,而是填写的一阕小曲。”并当即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了以后,无言以对,只好赐酒压惊。明朝文人沈石田曾收到朋友送来的一盒礼物和一封信。信中说:“送此琵琶,请笑纳。沈石田打开礼盒一看,见朋友送的是水果枇杷而并非乐器,就善意地回信批评朋友的粗心:“承惠琵琶,开奁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无味。”朋友收到回信,十分惭愧,于是就作诗自责:“枇杷不是那琵琶,怨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民初名画家郭祯擅画花鸟。一次,他绘桃花和黄鹤图各一幅赠友人,请书法家赵平题诗配画。在桃花画幅上,赵误将“人面桃花相映红”中的“桃”字写为“梅”字;在黄鹤画幅上,又误将“黄鹤楼中吹玉笛”中的“黄”字写为“白”字。写成,赵老灵犀妙想,在“人面梅花相映红...  相似文献   

5.
错漏成趣     
书画家为人题字,不免有错漏,乃以字补之,谓之“补字”,经过妙补趣填,或巧言雄辩,或幽默评批,反而产生妙趣横生、意味无穷的效果。传说清代有位书法家给慈禧太后题扇,写的是唐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可由于心情紧张,竟漏写了一个“间”字。慈禧太后看了大怒,说该书法家欺她没学问,定要将其斩首。书法家急中生智,急忙解释道:“此处并非遗漏,而是填写的一阙小曲。”并当即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了以后,无言以对,只好赐酒压惊。明朝文人沈石田曾收到朋友送来的一盒礼物和一封信。信中说:…  相似文献   

6.
装蛋糕     
一个食品店,一次接到一个刁钻古怪的顾客的订货单。上面写道:“订做九块蛋糕,但要装在四个盒子里,而且每个盒子里至少要装三块蛋糕。”这位顾客傲慢地说:“贵店不是以讲信  相似文献   

7.
玺率、全、五 从前有个钱三麻,专骗老百姓的钱,他在地上摆了5只盒子。5只盒子从1到5都编上了号。1、2、4号盒子都写着“宝石在这盒里”。3号盒子上写着“宝石不在这盒里”,而5号盒子上写着“宝石不在1号盒里”。 钱三麻高喊着:“恭禧发财,恭禧发财。放上一贯钱可得宝石一块。”不少过路人都围着看,机灵的小明智也正好路过此地,挤了进去。 钱三麻说:“在这5只盒子里,有一只盒子里有宝石,你拿出一贯钱放到你认为有宝石的盒子上。如果你放得对,一贯钱不但可以拿回去,盒中的宝石也归你。如果你放错了,这一贯钱就归我了。” 一位过路的商人把一贯…  相似文献   

8.
“数学啊,真好玩!能看,能说,还能摸!”教学“小猫钓鱼”时,要认识“0”,于是,我为每组孩子准备了三个盒子:红盒子里有2个小球,蓝盒子里有1个小球,  相似文献   

9.
一周后,老地方。王强对赛诸葛说:这次咱们怎么个比法?”赛诸葛两眼一瞪:嘿!你这小子,我看你还想抢我的饭碗。这样,我再出道题给你算,如果你算对了,我请你吃一根冰棒。”王强问:如果我算错了呢?”“如果你算错了,你得请我吃两根冰棒!你干不干?”赛诸葛对王强说。“干!”王强说,我们一言为定。”“你好好看着!”只见赛诸葛从包裹里拿出三个盒子,我这里有三个外形完全相同的盒子,每个盒子中都放两个球。其中一个盒子里放的是两个白球、一个盒子里放的是两个黑球、一个盒子里放的是一个白球与一个黑球。盒子外面又都贴有一张标签,标明‘白白’‘…  相似文献   

10.
幽默快餐     
称呼一个姓周的称姓陈的为“东翁”。姓陈的不知其意,一天大悟,见到姓周的,称他为“吉先生”。姓周的说:“我不姓吉,姓周。”姓陈的说:“我姓陈,不姓东,你割了我的耳朵,我不能剥你的皮吗?”琵琶一筐有个乡绅为了巴结新任知县,送去一筐枇杷,并附赠帖一张。上面写道:“敬奉琵琶一筐,祈望笑纳。”知县看了帖子不禁笑道:“枇杷不是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座上有位客人又随口续上两句:“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众人听了,哈哈大笑,弄得那个乡绅十分尴尬。考场旧闻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学生考川大,做几何题时无能为力,便在卷上写打油诗一…  相似文献   

11.
鲁迅与有恒     
一九二七年九月的一天,上海北新书局门外,走来一位青年。他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忧郁,仿佛心头压着难以承受的铅块。北新书局的小伙计一眼看见了他,就急忙对屋里喊道:“看,他来了,他来了。”话音刚落,书店老板李小峰先生从屋里走出来,忙对这位青年说:“先生的大作《这时节》,鲁迅先生在广州看到了,还给先生回了一封长信呢!”青年人又惊又喜,又有点怀疑:“怎么,鲁迅先生给我写了信?是真的?信,在哪里?信上怎么讲的?快拿来给我看看!”说着,双手往衣襟上擦,准备接信看。然而李小峰却向这位青年解释道:“信是真的,很长。鲁迅  相似文献   

12.
谐趣吧     
皮厚顾客:“老板,你们这附近有钻井队吗?”老板:“你问这个干啥?”顾客:“想钻钻,看包子馅儿在什么地方?”尾灯一位新兵刚到部队,他首次上岗时,战友指着附近一处小红灯说:“你只要巡逻到那盏灯旁边折回来就行,懂吗?”新兵答道:“没有问题。”谁知新兵一去,竟然三天后才回来,大家都着急地问:“你上哪儿去了?怎么这么久才回来?”新兵嘘了一口气说:“天哪,那盏小红灯原来是一辆货车的尾灯,它一直开到了慕尼黑!”度日如年老两口收到在外打工的儿子的信,信上说他在外地度日如年。老头子看完信后说:“这小子在外面挺好的,过日子像过年一样。”老伴…  相似文献   

13.
可爱的错误     
郭姜燕 《师道》2006,(12):33-33
学校文学社活动时,突然有学生报告:“讲台上的五毛钱不见了!”我看了一下,前一天有一个学生拾到一枚五毛的硬币,当时因未找到失主,我便顺手把钱放在讲台上,现在果然没了。马上有学生反映:“智宇的盒子里有五毛钱,跟讲台上的一模一样。”智宇立刻大声反驳说:“我有五毛钱怎么了?  相似文献   

14.
去年冬天去小学听了一节数学课,内容是“十几减9”。上课伊始,投影屏幕上即显示了一幅“小猴卖桃”图:一个大盒子里装着10 个桃子,盒子外面还有3个桃子,一只猴子坐在旁边。教师说:“小兔要买 9个桃子,小猴不知该如何卖,请小朋友给它帮个忙,看卖后还剩下几个桃子?”于是小朋友纷纷发言。 学生甲:“先拿掉盒子外面的3 个,再从盒子里拿6 个, 剩下4 个。” 学生乙:“先从盒中拿个,剩个;连同盒外的 9 13个,共剩个。” 4 学生丙:“先从盒外拿2 个,再从盒内拿7 个,盒中剩下的3 个连同盒外剩下的1 个,共剩下4 个。” …  相似文献   

15.
错别字趣话     
错字别字,害人不浅,人们深恶痛绝。古人作诗讥讽白字先生者,不乏其例。枇杷不是此琵琶明代有个爱吃枇杷的知县,有人奉承他,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作礼品送去,并且遣人先把帖子呈上,帖子上面写道“: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看了很纳闷:为什么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为什么要用筐  相似文献   

16.
买椟还珠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这则故事常用来比喻那些取舍不当、舍本逐末的不理智行为。当年我读师范担任实习老师时,曾在课堂上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们听。有一位学生听完故事后天真地问我:“为什么那个郑国人喜欢盒子就是取舍不当呢?他喜欢盒子不行吗?”这个问题让我在课堂上当场怔住。不过,我马上转而问学生:“你们说是盒子贵还是珍珠贵?”学生答是珍珠贵。我说:“这就对了。盒子再华丽,但比起价值连城的珍珠来,买哪个更划算?他买椟还珠,就是舍本逐末呀!”学生又问:“为什么买椟还珠就是舍本逐末呢?舍本逐末就一定不划算吗?要是盒子比…  相似文献   

17.
一天,美国陆军部长斯坦顿到林肯总统那里,气呼呼地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我,他竟然说我偏袒一些将领,真是岂有此理!”林肯看到他生气的样子,就建议他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位少将。林肯说:“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于是,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然后拿给林肯看。“对了,对极了。”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好训他一顿,真写绝了,斯坦顿。”但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单时,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干什么?”“寄出去呀。”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要胡闹。”林肯大声说,“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  相似文献   

18.
任慧娟 《幼儿教育》2011,(10):14-15
女儿上幼儿园第二个学期的一天。放学回到家里,兴奋地打开书包拿出一张信纸对我说:“妈妈你看.优花给我写信了。”“哦,是吗?我看看。”我接过信一看,呵呵,真的是出自小朋友之手。歪歪扭扭的几个字“永远做好朋友好吗”,却让我感动半天。两个4岁小朋友的鸿真友情,  相似文献   

19.
《作文大王》2014,(5):12-13
爸爸出差回来,对我说:“看我给你买什么了!只见盒子上写着:魔法鱼。我笑了:“我都多大了,你还给我买玩具呀?”爸爸说:“这可不是什么玩具,是真正的鱼。”  相似文献   

20.
爱心     
一天,木木和匹诺曹去郊游,看见一棵树下有个盒子,里面装着几只小鸟。匹诺曹说“:好可怜的小鸟哦。”木木说“:让我带回家去吧!”匹诺曹听了心想:原来木木是那么有爱心的,以前我还以为他冷血,真是错怪了他……这时只见木木拿起盒子倒出小鸟,说:“我家正需要这样的盒子。”爱心@刁嘉怡!51622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中心小学五〈3〉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