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广告视觉形式中创意、色彩、画面、标题和文字等因素对情感的影响,阐明了消费者耳熟能详,时常忆起的成功广告案例都是在向受众倾诉某种情感诉求,满足受众某方面的需求而出现的,在进行广告宣传时情感策略的应用会使受众在观看广告时更加深入体验审美的享受和心理诉求的满足。  相似文献   

2.
黄玉涛 《新闻界》2007,(6):151-152
本文从现代广告心理策略的角度解读黄楚九的广告手段,分析二十世纪早期黄楚九运用的现代广告学理论中的许多广告策略,其中包括需求导向策略、巧用时势策略、标新立异策略等.  相似文献   

3.
张敏 《东南传播》2015,(8):96-97
微博的出现对于当今时代来说是传播方式的又一突破和挑战。作为新兴媒介,微博满足了大众传播讯息、获取讯息、表达自我和获取娱乐的使用需求,但微博也存在着大量虚假讯息等缺点。本文立足于"使用与满足"的理论,从微博满足受众需求、受众需求的局限性、受众需求的策略三个方面对当前微博热现象进行了探究,指出微博科学发展的策略与健康传播的渠道。  相似文献   

4.
全贞花  刘婵 《东南传播》2020,(1):137-14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度普及应用,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以大数据为依托的信息流广告随之应运而生。因此,选择TAM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受众对信息流广告的认知和使用动机,进一步分析信息流广告的认知和使用动机对广告效果的影响,最后构建信息流广告用户使用意愿模型。研究发现,信息流广告的认知因素包括信息性、趣味性、厌烦,其中,信息性和趣味性对广告态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厌烦对广告态度产生了负向影响;使用动机中"便利互动性"和"娱乐性"对广告态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用户使用意愿模型建构,其中4个因素对广告态度产生正向影响,按其影响力大小排序为:娱乐性>便利互动性>趣味性>厌烦。  相似文献   

5.
陈莹 《出版与印刷》2003,(Z1):106-109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产品是指人类劳动生产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产品一般表现为商品,它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6.
网络视频广告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网络广告形式,现已融入网民生活,网络视频广告中又以病毒式网络视频广告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运用"接近权"、"把关人"、"使用与满足"、"马斯洛需求"等传播学及心理学理论对病毒式网络视频广告的受众特点及需求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从受众的角度探讨了病毒式网络视频广告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7.
网络视频广告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网络广告形式,现已融入网民生活。网络视频广告中又以病毒式网络视频广告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运用“接近权”、“把关人”、“使用与满足”、“马斯洛需求”等传播学及心理学理论对病毒式网络视频广告的受众特点及需求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从受众的角度探讨了病毒式网络视频广告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8.
使用与满足理论对德宏民族广告运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德宏民族广告在运作的过程中可借鉴该理论积极和消极的方面,从广告受众及其需求出发,打"媒介组合拳",同时关注和解决广告市场中存在的其他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民族广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立足Social gender theory,对男星代言女性用品广告现象频现原因进行分析,对跨性别代言广告传播策略展开深入的探讨,提出性别逆向代言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须消除广告中性别角色定位的认识偏差,同时满足广告主、消费者和代言人三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知识,解释了人们使用媒介以得到满足的行为,提出了受众接受媒介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动机.在对传统的受众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着重对"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网络聊天模式中的适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李鹏 《新闻爱好者》2007,(10):31-31
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女性往往具有较强的性别身份意识,因此,面向女性的广告策略总是从各个不同方面强调其女性身份意识,迎合她们的心理特征,在满足其物质需要的同时满足其特殊的心理需要。正是基于此,面向女性的广告用语诉求常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程明 《青年记者》2001,(2):49-50
1993年初,日本一家公司为了在泰国推销收录机,煞费苦心地想了一个“高招”:用释迦牟尼做广告。在电视广告上,这位佛祖居然凡心萌动,全身随收录机的音乐不停摆动,最后睁开了双眼。日本广告商原本想借在泰国人心中具有神圣地位的佛祖宣传自己的产品,岂料在佛教之邦的泰国,这则广告差点毁了该公司,泰国人十分虔诚,对释迦牟尼非常尊崇,而广告中表现出的对佛祖的莫大侮辱,伤害了泰国人的宗教情感。后经泰国当局通过外交途径提出抗议,该公司才大梦初醒,立即停播了这则广告并表示歉意。试想,谁还会购买损害了这些潜在消费者“利益”的广告所传播的产品呢?又如 Pepsodent 牙膏在东南亚的广告推销就是典型例子:广告商宣传产品使  相似文献   

13.
任晖 《新闻世界》2013,(6):311-312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着重从受众的角度对传播效果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受众接触媒介是基于个人心理和社会需要以期获得满足的选择性活动。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既有形态,也颠覆了过去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不同,微博用户不但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采集者和传播者,受众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本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在分析微博爱众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微博受众的“使用与满足”诉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创造性地由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初探了如何识别高校档案馆早期用户:包括背景特征、使用方式和习惯以及早期用户意见领袖作用等,并对于如何建设高校数字档案馆,满足高校档案馆早期用户需求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5.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中引用次数多,使用范围广的流行理论.本文就发表在中国知网的核心期刊上的70篇相关论文做出分析,分别从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解读、对特定媒介使用者的动机和特点进行分析,并利用这些相关性预测各种不同因素、对影响媒介使用的社会和心理特点进行了验证、“使用与传播”理论的自身探讨等四个方面对该理论进行综述,并最终得出结论,研究者应更多关注理论自身建构,使理论本身能提供更多知识,使其成为系统的实证性理论.  相似文献   

16.
岳淼  陈培爱 《现代传播》2002,(1):98-100
本文对台湾大选中政治广告的背景与策略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列举 ,指出负面广告的危害。希望通过对台湾大选中政治广告的分析研究 ,进一步认清其政党权力之争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中,一汽轿车公司的奔腾轿车从上市以来销售量与品牌影响力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本文在对奔腾轿车的目标消费者定位、产品定位和营销渠道定位研究的基础上,对奔腾汽车的广告策略进行了分析,并具体对奔腾轿车在中央电视台投放的广告和其网络广告策略进行数据分析,以解读奔腾轿车成功的要素.  相似文献   

18.
用市场营销的视角和方法观察,分析中国电视媒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电视市场竞争策略,借鉴国外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将电视栏目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中国现有的广播电台已经从事业型、公益型以及福利性单位逐渐转型为自负盈亏以及自主经营的经济型,电台的核心业务以及主要收入都是广告创收,本文简单介绍了媒体二次销售以及营销组合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广播电台在广告时段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政  刘渊  陈旭 《新闻世界》2011,(12):156-157
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具有携带方便、获取信息及时和个性化等特征。手机媒体广告是指以手机作为媒介向受众介绍商品、服务以及企业文化等的广告,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受众的态度或使其产生购买行为,从而提升商品的销量和企业的形象。本文试图从态度改变理论的视角,运用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探讨手机媒体广告的投放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