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我当过小贩     
迫于生计,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背着一只包,装着几幅裱好的书法去雅秀市场附近卖。我就坐在路边的台阶上,把一幅立轴挂在旁边的树上,表示我在卖这件东西。但很久都没人理我,而且有些人力车就停在我面前等着拉客,还不断有人吐痰在我旁边。  相似文献   

2.
楼下有个花店,—个老太太卖花。店的名字很奇怪,叫“花开花”,小小的门面,左右挂着两幅竹劈填石绿的对子,改的鲁迅先生两句诗:犹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心知。没有横批,门楣上有时挂一帘碧绿的茑萝,有时悬一大瀑金黄的悬崖菊。冬天则是一个大头朝下的绿皮红心萝卜:萝卜从尾巴上掏空,里头浇点水,搁头蒜,半个白菜心。这本来是北方人家腊月里做给孩子的玩意儿,被老太太别出心裁挂在这儿,又好看,又有意思。  相似文献   

3.
鲍雷 《新闻世界》2009,(8):173-173
当你站在一件西方艺术品面前的时候,比如一幅绘画、一件雕塑、一件工艺品甚至是一座建筑.你希望看懂它并由此进入艺术的殿堂吗?那你首先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将有助解除你对艺术品的困惑,并帮助你加深对艺术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聘请木匠当教授1929年9月,徐悲鸿受聘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一天,应几位朋友相邀,去参观在京举办的一个中国画展览。宽敞的大厅里,一幅幅装裱精致的画令人眼花缭乱。徐悲鸿看了一会儿,感到很不痛快。因为不少作丽者墨守成规、闭门造车,致使画面陈旧,使观者兴味索然。忽然,挂在角落里的一幅小画引起了他浓烈的兴趣:画面上画了几对虾子,只见他们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1996,(2)
挂名作者何时了报刊之友编辑部:目前,社会上存在着挂名作者现象,挂名者本人没有付出劳动,却在别人的作品上挂上自己的名字。据了解,挂名作者有以下几种表现:①利用职权在下级作品上挂名;②为了拉关系或照顾关系挂名;③为了讨好上级让其挂名;④利用不正当的手段挂...  相似文献   

6.
报上有些插图和宣传画,常常出现常识性的错误。有幅画把毛竹画得像甘蔗一样,而且画中的人大捆地“背”毛竹,在实际生活中是没有的,只有“拖毛竹”。有幅画把少先队干部的符号挂反了,应挂在左臂。有幅画画着一个小孩戴着草帽迎着十二级台风捆树,只捆上部,不捆下部。这样大的风,草帽是戴不住的,  相似文献   

7.
今年无疑是高速喷墨年。这一点在IPEX2010印刷展上表现得尤其突出,大多数亮点似乎都在这个领域。其实,喷墨印刷的发展远不止于高速连续式输纸印刷机和新型B2幅面的单张纸印刷机。本文中,我想请各位注意的是在最近几个星期引起我关注的几件事情,以表明喷墨在市场上发生的有趣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09,(7):28-29
不可思议 在一家美术馆里有个女人站在一幅画像前面,那画像画的是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想想吧!”她高声说,“连买件像样衣服的钱也没有,却能请得起人给他画像,真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9.
健康·新知     
没有几个孩子打针不嚎啕大哭的,即便是成人,也把打针看作是件痛苦的事。日本近日模仿“蚊子嘴”开发出一种极细的注射针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注射时的疼痛。  相似文献   

10.
孙伟  周丽婷 《河北广播》2006,(C00):89-90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听老师们谈到一件有关记者采访的事,说是在邯郸市,有一位农民朋友遭遇一件不平事,他先后找了好多部门、历经了几年时间也没有个结果,后来,《邯郸日报》有一位记者针对这件事进行了深入采访,先后几次跑到农民家里做详细调查,跑多个相关政府部门了解政策反映情况,并最终在报纸上作出公开报道,时间不长,事情得以顺利解决,一个不负责任的领导干部还因此被罢了官。当时只觉得,这记者真让人钦佩,他所在的报纸真有权威。  相似文献   

11.
《军事记者》2002,(1):68-68
几个月来,收到不少函授学员的新闻摄影或艺术摄影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反映了基层的实际,生活气息较浓。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大讲究用光,要么聚焦不准,画面拍得模糊不清,要么曝光不当,画面或暗或白。二是不大讲究构图,画面或杂乱无章,或过于呆板。三是摆拍痕迹明显,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下面就几幅较好的摄影作品作一扼要的点评。第一幅:《光与美》(函授学员贾国齐摄)。这张艺术照片表现的是朝霞中的一只骆驼。画面上,旭日初升,霞光满天,在遥远的地平线上,一只骆驼的剪影隐约而现,画面壮观。明显…  相似文献   

12.
琴瑟和鸣     
这几年,我们这个小小的“书香门第”也积攒了几幅名人字画。但经年挂在客厅墙上的是爱新觉罗·溥杰先生惠赠丈夫的遗墨。那是1990年3月初,丈夫去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人代会采访。在那个春风清柔的傍晚,他采访完溥杰先生,先生准备送幅字给他。先生问道;“你爱人是做什么工作的?”他告诉先生在济南一家报社做编辑。先生思忖良久,挥毫写下“琴瑟和鸣”四个隽秀的大字。  相似文献   

13.
《上下五千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中有一篇《李密牛角桂书》的故事,大意是:李密(隋末瓦岗军首领)少年时勤奋好学,有一回,他骑一条牛去看朋友,出门时把“《汉书》一帙”挂在牛角上,一边赶路,一边在牛背上读书。正好宰相杨素从他旁边经过,问他读什么书,李密回答说;“读项羽的传记。”……书中配有一幅插图,生动地反映了故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这幅插图有两个错误:一是把李密手中拿的和牛角上挂的书都画成了线装的形式,二是把牛角挂的一“帙”书画成了一“摞”书(如图)。先说第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与书的装帧…  相似文献   

14.
万良君 《传媒》2001,(11):61-63
有个朋友说,IT这一行业有一些名词经常被大家挂在嘴边,但其真正的含义让一百个人诠释会有一百零一个版本。此话乍听近似玩笑,实际情况却是恰如他所说。前几天,笔者在一个研讨会议上谈传媒信息系统一体化的趋势,刚起了一个话头,一位朋友就已经深表诧异——你不是鼓吹“网络化”、“分布式”、“群件”、“协同”、“集成”么?怎么突然改变为  相似文献   

15.
程亚男 《图书馆论坛》2006,26(4):269-270
2006年2月,北京,雪后初晴。尽管春节已过,北京西城区图书馆仍然到处弥漫着年的喜庆:一串串通红的中国结、一幅幅写满春意的中国画、一张张微笑的脸……年的喜庆挂在各个阅览室的窗前,挂在每一位读者和员工的心上。  相似文献   

16.
4月1日出版的北京某都市报,于03版以整版篇幅刊出反映清明祭扫活动的图片,其中的一幅题为《将思念挂在青松树梢》。图中"挂在青松树梢"的那块牌子,占了整个画面的约五分之三;被挂的松树树梢不堪重负,不得不低下了头。若遇一场大风刮来,"松头"落地无疑!无独有偶。同日出版的北京某晚报,在A08版上刊出一条领题为《河边河灯起柳条上追思卡随风飘》,主题为《亮马河畔遥祭故人》的  相似文献   

17.
蔡广斌 《传媒观察》2023,(9):121-121
《目光、沉迹。2022》是由五幅水墨与影像绘画作品并置组合而成。这件作品产生和采用的图景是2020年春开始从我手机拍摄的图片中选取再绘制的。因为遽然而至改变了世界的几件大事撼动了国人的思维,故《目光、沉迹。2022》这件作品的观念或含义重在抚慰心灵。  相似文献   

18.
林帆 《档案天地》2004,(6):8-10,12
走进中国革命博物馆近代史陈列室,人们不难感到一件件凝结着艰辛与辉煌的物证剪辑了几十年风雷激荡的革命史,而最终定格在一幅庄严热烈、富丽堂皇的巨大油画——这就是彪炳千秋的历史巨作《开国大典》。  相似文献   

19.
筱青 《军事记者》2012,(11):63-63
记得在南方某地一名人故居里,看到一幅清初八大山人的画作。画面上总体是枯塘败荷.看上去几株枯萎的荷花、几片耷拉破碎的叶子,在几乎干涸的湖底苟延残喘.完全是一幅绝望无力的惨景。然而就是这样一幅画,却被称作是“杰作”,一些所谓的行家竭尽吹捧之能事。我对美术当然是外行之外行.不懂其中之审美的诀窍。但我起码知道一点基本的常识:美术美术,画作首先要“美”。如果一幅美术作品让人看上去没有美的感觉,而是凄凉、伤感、败兴,甚至丑恶的印象,这能叫美术吗?  相似文献   

20.
上中学时,我开始留意父亲生活中的点滴,就发现,父亲没几件像样的冬装.日常他穿一件厚实的大棉袄,配有黑灰蓝不同颜色的罩衣而已.父亲还有一件浅蓝色呢子大衣,只是在去省城跟领导汇报工作或开全体职工大会,或逢年过节时穿.他说这样显得比较庄重和正式.身为领导干部,生活上父亲崇尚清廉之风,吃穿从简,随遇而安,一心扑在工作上.他下基层解决问题,进驻水库工地抓进度和工程质量,在单位开会布置工作,与职工交心谈心,一年四季总是忙个不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