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演示铁跟硫反应实验时有副反应发生 ,即硫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S +O2点燃SO2 ) ,生成的二氧化硫 ,污染室内空气 ,影响师生健康 ,不利于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针对该实验存在的问题 ,笔者进行了改进 ,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现介绍如下。1 实验用品玻璃水槽 1个 ;钟罩 1个 ;2 2 0V、35W电烙铁 1把 ;八宝粥铁筒 1个 ;石棉网 (剪成圆形 ) 1块 ;单孔胶塞 1个。还原铁粉 ;硫粉 ;10 %氢氧化钠溶液 ;冷水。2 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 )  A .电烙铁 ;B .单孔橡胶塞 ;C .钟罩 ;D .还原铁粉与硫的混合物 (1∶4 ) ;E .圆形石棉网 ;F .…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和实验准备1 .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地表植被覆盖状况、降水强度 ,是导致水土流失发生与否的重要因素。(2 )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实验是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2 实验用品 :(1 )木板一块 ,把木板用东西支起与桌面约成 2 0度夹角 (长约 40厘米 ,宽约 30厘米 )(2 )草皮一块 (长约 30厘米 ,宽约 2 0厘米 )(3)透明水槽 1个。(4)喷水壶 2个 (二者喷出水流应有区别 ,即可模仿小雨和暴雨的降水强度 )(5)黄土 50 0克 (如没有黄土可用其它干土代替 )(6 )清水 2 0 0 0克3.实验准备 :(1 )课前按 5个学生一组来准备实…  相似文献   

3.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新课程人教版(实验)教材与原教材(河北省少儿版)的实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新一轮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通过实验学科学"的思想,期望通过实验使学生的科学素质水平得以提高。而农村初中实际的实验教学开展的又如何呢?一、当前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现状1.实验室的师资配备问题。(1)实验人员不稳定。农  相似文献   

4.
概率     
[知识要点]1.    称为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    称为不确定事件.2.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称为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相似文献   

5.
兰建祥 《中学理科》2004,(12):30-32
验证型实验的设计是化学实验考察的常见题型 .现将典型的验证型实验设计题作一分类导析 .一、化学平衡的验证【例 1】 用简单的实验验证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着平衡 :CH3 COOHCH3 COO- H (要求写出简要操作、现象及实验能说明的问题 ) .解析 :要验证存在电离平衡 ,应验证醋酸的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 .实验方案为 :( 1 )取适量醋酸溶液于试管中 ,滴加石蕊试液变红 ,说明醋酸发生电离 ;( 2 )向 ( 1 )的溶液中再加适量的CH3 COONH4固体 ,振荡 ,溶液颜色变浅 ,说明CH3 COONH4电离出的CH3 COO-能与H 结合 ,使平衡向左移动 .注意 ,不能…  相似文献   

6.
十八、电磁学实验(五)14.放电实验 实验用具与材料: 橡胶棒、玻璃棒、毛皮、丝绸。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一手拿橡胶棒,一手拿玻璃棒,使它们互相接近(如图1)。注意观察是否有什么现象发生。 ②用毛皮摩擦橡胶棒。 ③用丝绸摩擦玻璃棒。 ④左手拿橡胶棒的一端,右手拿玻璃棒的一端,使两棒的另一端慢慢地互相接近(如图1)注意听是否有声音发出。  相似文献   

7.
十九 电磁学实验(六) 17.验证电磁铁的性质实验(2) 实验用具与村料;细漆包线0.5—1米,长约5厘米的螺丝钉,小磁针,干电池1节,一张纸.实验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8.
电流化学效应即电流流过导电溶液时溶液中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 .电流的化学效应按华东版初中物理第二册 16页图 16- 5所示的实验中 (见图 1) ,“烧杯中盛有硫酸铜溶液 ,A、B是两根碳棒 ,闭合开关 ,通电几分钟后 ,仔细观察跟负极相连的碳棒 B,会发现它上面有红色的铜生成 .”采用该装置的实验存在几个不足之处 :( 1)电流较弱 ,实验时间长 ;( 2 )实验现象不够明显 ;( 3)可见度小 .图 1为了克服上述缺点 ,有的老师将实验改装成如图2所示的装置 ,将装置水平放在投影仪的书写台上进行演示 ,学生能从各个方向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上有气泡…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定位1.知识与技能(1)知道导体的电阻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出导体电阻规律的内容;(2)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3)能根据实验要求及器材,设计实验方案,正确连接电路.2.过程与方法 (1)熟悉科学探究的环节:问题-猜想-探究-结论;(2)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R与L、S以及材料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0.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其内容既有物质的制取、性质和推断,又有实验现象的分析与猜想、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还有数据的处理和安全防范等诸多方面.因此,掌握化学实验设计与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非常重要.例1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CO2和NaOH发生反应了吗?探究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图1(1)小明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1所示),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小气球有什么变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出反应的化…  相似文献   

11.
试卷Ⅰ一、单解选择题(本题为所有考生必做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高中物理第二册课本的封面图(见图 1)是根据以下哪个实验描绘的?(A)α粒子轰击金箔发生散射的实验 (B)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的实验(C)α粒子轰击铍核发现中子的实验(D)α粒子轰击铝箔探测到中子和正电子的实验2.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关于电磁场,正确说法是( )  相似文献   

12.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出处苏教版必修1第100面,观察与思考【实验1】【实验2】。二、实验原理和目的1.原理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分别会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氮(红棕色)和一氧化氮(无色)。一氧化氮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易溶于水。2.目的(1)通过实验证明铜与不同浓度硝酸反应产物不同。  相似文献   

13.
十七、电磁学实验(四) 11.静电“魔术棒” 实验用具与材料: 一根塑料尺、一根玻璃棒、一个鸡蛋、一只酒杯、丝绸。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把鸡蛋竖放在酒杯里,把塑料尺水平放在鸡蛋上(如图1)。 ②用丝绸摩擦玻璃棒。 ③手拿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的一端,用另一端去接近塑料尺的一端(如图1),并拿着玻璃棒慢慢地转圈。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高一教材(人教版)采用了两个实验,演示钠与水的反应及氢气的收集与检验。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两个演示实验存在着如下缺点:1.钠与水反应剧烈,易发生爆炸而造成危险。2.钠与水反应的速率不易控制。3.用试管收集氢气检验时,不便于操作,且易发生危险。为了弥补以上不足,笔者对教材中的实验作了巧妙的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二、实验用品  相似文献   

15.
你见过虹吸现象吗?如有机会,你可仔观察汽车驾驶员将软胶管插入高处油箱里,怎样使汽油沿弯曲的软胶管引流到低处油桶中的情况,这样,你见到的就是虹图2图1吸现象。虹吸现象就是利用曲管将液体经过高过液面地方引向低的现象。怎样才能发生虹吸现象呢?做了下面的实验,同学们就会找虹吸现象发生的条件。实验材料:玻璃缸(或塑料桶、盆)、胶管(或塑料软管)、橡皮洗耳(医用)1个、清水。实验操作:1.先将A缸装入大半缸水,B缸不装水如图1所示放置。(1)胶曲管不充水,将两端分别插入A、B两缸直到底部,观察有无现象发生;(2)胶曲管充满水(将胶管浸没水中…  相似文献   

16.
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其机理与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密切相关。为了探究植物细胞中水分进出的方式,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新教材设计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实验,它不但是高中生物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关于这个实验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透彻理解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成熟(有明显液泡)的植物细胞能够与外界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通过渗透作用的方式吸水或失水。渗透作用产生需具备两个条件:(1)半透膜;(2)浓度差。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即细胞膜、液泡膜和两膜之间的细胞质)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吸水。例1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新鲜的萝卜放在浓盐水中逐渐变软B.水分子通过细胞壁的扩散C.干种子泡在水中膨胀D.面粉吸水解析B选项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是半透膜。C选项干种子没有大液泡,不能形成半透膜,通过吸胀作用吸水。D面粉没有半透膜,也不能发生渗透现象。答案A2.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1)实验材料: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成熟的...  相似文献   

17.
氨的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学习中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实验,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遇酸碱指示剂会发生相应的颜色变化,形成简单的喷泉现象。同时氨气也能与某些金属的可溶性盐溶液反应生成具有多种颜色的氢氧化物和氨基配位化合物。据此实验原理,笔者尝试设计并探究氨与过渡金属盐溶液形成彩色喷泉的最佳实验条件。一、实验准备1.实验仪器与药品。铁架台(附铁夹)、圆底烧瓶(250mL)、分液漏斗  相似文献   

18.
周志刚 《物理教师》2001,(11):48-48,F003
BS是“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英文缩写 .新编高中物理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一册第 1 98页《课题研究》中有一研究课题———“刹车时车轮被抱死的利与弊” :“刹车时如果车轮停转 ,车轮与地面发生滑动摩擦 ,如果车轮还在转动 ,刹车片与轮盘 (或轮毂 )发生滑动摩擦 ,研究哪种情况可以更快地使车停下来 .需要时可以做实验 .分析车轮停转带来的其他影响 (如安全性 ) .了解这方面的最新技术 (ABS) .”这是新教材在创设研究性学习环境为学生设置的研究课题中的一个 .1 ABS简介ABS是微电脑控制的机电一体化装置 ,在刹车过程中能自动调…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第二册第 1 4 3面图 1 6 - 3表示 ,电流之间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两条平行直导线 ,当通以相同方向的电流时 ,它们图 1相互吸引 ;当通以相反方向的电流时 ,它们相互排斥 .这时每个电流都处在另一个电流的磁场中 ,因而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如图 1所示 .这个实验存在如下的不足 :1 .取材困难 .2 .通电电流大 ,在实验中往往还要借助于电容器来获得较大的电流 .3.取材不慎 ,实验不易成功 .笔者通过分析及反复实验得到 ,该实验现象可以用相互平行且靠得很近的 (大约 1 cm左右 )两个通电…  相似文献   

20.
电学实验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是一项重要内容.高考中常考查以下三种测量方法. 1.用电阻箱和电压表测量 (1)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2)实验原理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记录R与U,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