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荣辱观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密切联系,这是由于价值观与荣辱观的本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荣辱观教育的背景、荣辱观教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以荣辱观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从以荣辱观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荣辱观促进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领导中国教育走过了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的历程。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重视革命教育,教育为现实斗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等。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优先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育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的一贯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是中国教育今后要着重完成的两大任务,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内容的内化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外化是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高校应该营造强有力的舆论氛围、建设优良的文化环境、建立深厚的理论支撑、建立健全机制保障,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过程的内化与外化.  相似文献   

4.
远程教育是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教育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应当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远程教育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远程教育活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和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处于缺失、虚置状态。在全球化语境下,面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缺失,思考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加强对人们荣辱意识的培养,成为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时代性课题。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在教育意识、教育内容、教育路径等方面进行创新,逐步构建与时俱进的内含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目标的需要。研究这一理论,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科学本质、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实践意义、学科价值及其内在品质等问题,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当代教育科学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不断开放发展的体系。思考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范畴,是开展有关研究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法治理念是法治的灵魂和精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法治内在要求的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主要体现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权利与义务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需要。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通过加强法治理念教育来促进公民教育,通过发展公民教育来落实法治理念教育。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丽云 《文教资料》2006,(32):16-17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核心理念。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高校应该积极探索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和形式,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其正能量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键是付诸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是检验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价值观教育评价的内涵、功能是基本问题,基于此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0.
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讲清道理。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和内在逻辑,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前提。二是培育道德。把培育公民道德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脚点、着力点和关键点。三是关爱生活。以生活理念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基础,以生活教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途径,以改善生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 ,它是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 ,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 ,也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保证。本文从江泽民同志不同时期的有关重要论述出发 ,对当前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从业者素质,培育合格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是从业者进行职业活动的需要。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肖建平  尹恒忠 《教师》2012,(16):8-9
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对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落实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前提是选取、明确适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内容,确定合适的目标。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主要途径是:班级日常管理渗透,学科教学渗透,主题活动渗透。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原则是教育内容真实化。教育过程活动化,教育目标明确化,教师言行榜样化。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保障机制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建立全员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一、深入持久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伞民教育的永恒丰题,爱国丰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人生航程中的灯塔。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之情,因此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对党员干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是应对当今社会信仰选择多样化的需要,也是应对社会不良风气以及应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政治图谋的需要。对党员干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分为三部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的理论教育、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教育以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把握"四个突出",即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两个核心"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在性质上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教育.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要遵循社会主义宪法、保障公民权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公民意识教育途径包括学校教育、社会宣传教育和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榜样具有思想激励和行为示范的双重作用,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形式,高校通过榜样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可信、可学,是其他教育方法无可比拟的。对榜样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困境进行分析,探索榜样教育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优化路径,切实推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张军 《文教资料》2010,(34):106-108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本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之中,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定位和目标定位.以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定性、强化和分层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持久的精神动力。如何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深入,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象化、具体化;凝聚三方力量,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把控实施过程,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