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西夏藏传佛教有悠久的历史渊源,高僧封号的等级很多,藏传佛教的经典有很多被翻译成西夏文,关于藏传佛教的考古资料非常丰富,蒙古族统治者大力提倡和扶持。元朝帝师制度正是在西夏帝师制度的基础上完善起来的。元代内地藏传佛教版画艺术也与西夏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2.
杨富学 《家教指南》2023,(4):187-199
敦煌莫高窟第61窟被多数学者认定为西夏窟,主要依据在于该窟出现有夏汉合璧僧人题记和西夏装僧人画像。学术界存在一种误解,认为西夏文在元代基本不再使用,其实,不管是黑水城还是他地,西夏文相当流行,真正意义上的《西夏文大藏经》的首次刊刻与其后反复印制都是在元代完成的。按照西夏规定,西夏文地位在其他文字之上,而莫高窟第61窟榜题的汉文写于西夏文之前,与西夏文“特重”的情况相反;从黄道十二宫中处女座与人马座来看,不具西夏服饰特点,却有元代特色;甬道南壁的龙纹,与中原、西夏的温驯风格差别很大,却接近西亚、回鹘的凶猛风格,当与元代色目人大量入居敦煌有关。尤为重要的是,西夏助缘僧像覆盖于蒙古文题记之上,可作为铁证,证明莫高窟第61窟甬道壁画为元代之物。  相似文献   

3.
西夏文学研究一直是西夏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从西夏文学总论、西夏谚语和诗歌、西夏“文”、西夏翻译文学四个方面可以看到现有西夏文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但同时在研究中也存在着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三、建筑 西夏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从地面留存的佛塔建筑及地下发掘的遗址建筑构件的艺术风格来看,既有按佛教仪轨建造的佛塔,又有按中国木架结构传统建筑琉璃砖瓦装饰的亭台楼阁.从莫高窟第400窟《药师经变》、榆林窟《宫阙图》等画面,可看出西夏官式建筑中宫殿建筑有正殿、左右配殿、回廊、角楼等建筑群,庙宇建筑有佛殿、佛塔等,署第建筑中有多进院落的结构等.  相似文献   

5.
新发现的西夏文“工监专印”是西夏官印中的精品,印面大,铸造精美,印文为西夏文的篆字,具有很浓的金石味。佩带此印的官员在同年(贞观壬午年)还佩有一枚首领官印,同时在姓氏中具有西夏皇室嵬名的复姓,据考此人很可能与皇室有联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武威藏西夏文《五更转》进行了全文译释,并与敦煌文献中的《五更转》和俄藏西夏文《五更转》作了比较,指出流行于唐五代时期的敦煌五更转和西夏五更转,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差异。西夏文《五更转》是西夏少数民族在唐五代敦煌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编创的西夏民间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7.
依据图录,通过对敦煌研究院所藏0669号西夏文《金刚波若波罗蜜多经》翻译,对该文献进行了缀合和断代.在此基础上复原了西夏文《金刚经》的完整修持仪轨,并与俄藏汉文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汉文本与夏译本的区别,在其中新发现了一个西夏文字“(弢)”,这为西夏语言文字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容州 《钦州学院学报》2006,21(1):125-128
中国版画艺术发展经历了风风雨雨,面对当今的多元文化时代,我们仍然认为版画创作应以“二为”和“双百”方针为指导思想和原则,结合时代的发展,创造性地走出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版画艺术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9.
西夏佛教术语的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夏文的佛经译本使用了两套不同的词汇,一套是据汉语译出的,一套是据藏语译出的,可以分别称之为“汉式词”和“藏式词”。有的藏式词在西夏开始译经时就在使用,这暗示着藏传佛教输入西夏的时间可能远比当前学界估计的要早。  相似文献   

10.
考察西夏文献《番汉合时掌中珠》,夏汉对音和汉夏对音中西夏文几乎没有四品舌上音类字,而《五声切韵》和《同音》中却都列有“四品舌上音”类。这并不是一个完全简单地“直抄”,而有可能是实际语音的反映,也说明12世纪的汉语舌上音类正处在一个变化时期。西夏语的四品舌上音应该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不完全等同于汉语的舌上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