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2002,(Z1)
四库书馆总篡之所设在圆明园文源阁。纪晓岚走路有疾步如飞的习惯,每天总在住所和文源阁之间匆匆往返。这天,同事彭元瑞与纪晓岚一块上班,可不一会彭元瑞就跟不上纪晓岚了。等他到了文源阁,纪晓岚已经阅书数卷。彭元瑞喘息着说:“纪晓岚确是神行太保。”纪晓岚正在看书,头也不抬地回答道:“彭芸楣不愧圣手书生。”“神行太保”是水浒人物戴宗的绰号,以走路快捷而著称;芸楣是彭元瑞的字,“圣手书生”也是水浒人物萧让的绰号,是梁山好汉中字写得最好的,故纪晓岚用来戏称写得一手好文章的彭元瑞。随意中的一句对话,却成了一副巧对。有一个大热天,纪晓岚因为爱出汗,便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干起来。这时,乾隆突然光临,纪晓岚怕皇帝说他光着身子不敬,便闪身躲到书橱后面,想等乾隆走后再出来。哪知乾隆明知纪晓岚在躲着他,可他就是不走。  相似文献   

2.
(一)相传,有一次乾隆皇帝命纪晓岚书写折扇,写的是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书毕,乾隆看了看折扇,说:“这首诗你丢掉了一个字。”臣子奉命为皇帝写字,如此粗心大意是有罪的。纪晓岚接过扇子一看,果然将首句的“间”字漏写了。但他稍动脑筋,便镇定地说:“没丢字,我写的是词不是诗。”乾隆吃惊地说:“如是词你读来听听。”于是纪晓岚看着扇子读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乾隆听罢,哈哈大笑,举起大拇指夸奖道:“聪明得很,狡猾…  相似文献   

3.
乾隆是一个喜欢钻研学问的人。有一年,他和群臣们在一起讨论仁德,大学士纪晓岚也在其中。
  几个小时过去,乾隆也有些累了,就想放松一下,恰好此时在书上看到了“忠孝”两个字,乾隆想起知识渊博、机智敏捷的纪晓岚就在身边,突然玩性大发,就问纪晓岚说:“纪晓岚,我问你,这‘忠孝’两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呀?”  相似文献   

4.
“人”和“民”这两个字在古代的运用上是有区别的。“人”指的是国君左右的近臣;如看过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的人都知道,李世民重用犯颜直谏的魏征做宰相,人们称赞他用人不疑的精神;清代郑板桥的为官之道是“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可见民是相对官而言,凡是不做官的都可以称做“民”。 《曹刿论战》一文中,在齐国军队攻打各国,鲁庄公准备迎战的情况下,曹刿拜见了鲁庄公,有这么一段对话: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 ,民弗从也。”其中鲁庄公所说的“必以分人”中的…  相似文献   

5.
五、老子的教育内容 (一)“四我”、“三绝、三弃”、“三宝”的教育内容要培养崇“道”、有“道”的圣人,首先做到“四我”。这“四我”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圣人做到了“无为”的身教,人民自然被感化安定下来;自己能好静,民心自然端正;自己不喜炊多事,节用民力,人民自然就会富裕起来;自己没有野心,人民就自然纯朴。  相似文献   

6.
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出现错别字是有规律的:有的是属于多一笔或者少一笔;有的是同音字、形近字混淆;有的是偏旁部首搞错了。但是,根本原因就是对字形、字音、字义记得不牢。这样,我就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办法帮助孩子记忆。歌诀法。如“切”字,孩子容易写成“土”字旁,“分”字容易写成“人”字头。我就编成歌诀:切瓜分片,横七刀,竖八刀。“切”字七刀是横着写,“分”字八刀是竖着写。孩子常分不清“自己”的“己”、“已经”的“已”和“巳时”的“巳”,我就编成一句口诀:巳满已半己当底,以此帮助孩子分清这三个字在写法上…  相似文献   

7.
在电视剧《铁嘴铜牙纪晓岚》(续集)中有个镜头:皇帝、和珅在一个亭子里用对对子的方式探试纪晓岚是真疯还是假疯,和珅出了这么一个上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叫纪晓岚对嵌字对。面对只知奉承拍马讨好皇上的和珅,纪晓岚装疯不答。和珅以为这下难住了纪晓岚,便抓住不放,一个劲地催促,哪知纪晓岚半睡半醒中哼出一联:“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此句一出,和珅似乎被揭穿了老底似的,尴尬之极。仅仅是嵌入两个虚词,就彻底扯掉了和珅那“高风亮节的忠臣”面罩,犹如一记闷棍,打得和珅再无还嘴之力。句中嵌入了这“矣”、“乎”两个虚词,语意翻新,真令人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8.
道德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道”和“德”二字在先秦古籍《论语》《老子》《孟子》等中就有表述。所谓“道者,路也”,后来引申为“规范、规矩”;所谓“德者,得也”,从“心”“直”,后被引申为内心“品质”“自我觉悟”。战国后期儒家代表人物苟子把“道”“德”二个字合起来使用:“故学至平礼衙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宋代理学家朱赢也有关于“道德”的注解:“无乎不在之谓道,自其所得之谓德,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人之所自得也。”  相似文献   

9.
高中代数下册《不等式》一节有这样一IQ+b_道例题:“若la<1,fo<l,则【;7----IC——v、——·”。l-l—“”-——’””“1+fo-l.”这是一个意义深刻的例题,下面介绍它的一个变式及应用.。。。,_、Q+bl_、。:变式苦W<1,I;=.----【<1,则^。、”。-—“”1+a0—“’”“la<1.、_。。^Q+b。fo-H证明令x一;=---,则a一f==.一。。、一1+ah’”“-1一分“而la<1,l一一<1,由例题得;b+(-*_,。。11_。15-------<1,即la<1.1+b(-)’—“”””‘一—““应用(19…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人教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t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玟两个字.岂不两妙!”  相似文献   

11.
快乐三级跳     
★★★★★(每题30分)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一个表示“叫”的词,不得重复。虎()马()犬()猿()狼()鹤()2.游泳比赛有几种姿势?分别是什么?3.贪官和绅在他的后花园修了一座亭子,名花环抱,翠竹掩映。亭子落成典礼时,和绅请来了朝中的一些昏官饮酒赏亭,并别有用心地请来了纪晓岚。酒足饭饱后,和绅突然命人拿来一块精致的楠木匾,满脸堆笑地对纪晓岚说:“乞先生墨宝,为新亭增辉。”纪晓岚稍加思索,挥笔写了“竹苞”二字便扬长而去。和绅如获至宝,却不知纪晓岚是借此二字骂了和绅等昏官。你知道这二字何意?4.两…  相似文献   

12.
你道是“为马开户口--打一字”,我说是 “一‘驴’字”,你道是“马到芦边草不生,--亦 打一字”,我说“还是一‘驴’字”。主客二人,一 道一说之间,可谓闲人有清福,“驴”字有雅趣。 然而生活中怕不是这样的。夫妻相骂,一 方说另一方不听忠言相劝,则往往说:“你耳朵 塞了驴毛了?”忘本就说成:“把好心当成驴肝  相似文献   

13.
杜纯  周俊彦 《初中生》2002,(16):21-23
当时,和得宠于乾隆皇帝,十分张狂。有一次,和和纪晓岚等大臣随乾隆乘船出行,来到纪晓岚老家献县不远的地方。这里两岸河堤较松软,被水浪冲出许多小穴窝,当地人以为那是乌龟王八寄居的地方,称之为“王八窝”。乾隆觉得奇怪,便问纪晓岚这些穴窝是什么。和在一旁答道:“圣上,这里是纪学士的老家呀!”纪晓岚当然知道这是和在戏弄自己,把这些“王八窝”说成是他的老家,自己岂不成了王八!纪晓岗不动声色地说:“禀万岁,这些穴窝密集的地方,便是河深的地方。”“何以见得?”乾隆问道。“这段河水暗绿,波大浪多,形成许多浪窝,这自然是河深的地方。”乾隆听了纪晓岚的解释,连连点头。“河深”与“和”二字同音,纪晓岚巧妙地回敬了他。看到皇上点头称许,吃了哑巴亏的和也不敢再说什么,只好看着纪晓岚苦笑。后来,纪晓岚因为得罪和,被他罗织罪名而发配到新疆。这天,一些好友来为纪晓岚送行,和也不请自到。席间,和竟不顾纪晓岚的感受,提议行酒令。见别人都不言语,他自己先吟起来:有水为清,无水也为青。去水添心便为情。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你情看我情。纪晓岚一听,这明明是对自己的挖苦、奚落呀。见和得寸进尺,他终于忍不住了,便对和说:“既蒙和大人见爱,我只好献丑了。”他仰头吟道:有水为溪,无水也为奚。去水添鸟便为鸡(鸡的繁体字是鸡)……说到这里,纪晓岚故意停下来,皱着眉头像是在思索。过了一会,他说:“实在想不出高明的句子,姑且凑合两句吧!”随后接着吟道:野兽得势皆似虎,落魄凤凰不如鸡。“哈哈哈……”众人都忍不住大笑起来。和知道纪晓岚是在骂自己,却又不好发作,尴尬地笑起来……三年后,乾隆想编篡《四库全书》,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总篡人,在大学士刘统勋的举荐下,纪晓岚被赦免还京,从此开始总篡《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  相似文献   

14.
“老头子”这一称谓,与清朝乾隆皇帝有关,相传.乾隆年间.纪晓岚在翰林院编撰《四库全书》。有一天.纪晓岚和同僚们开玩笑称皇帝为“老头子”,恰好被乾隆皇帝听到。乾隆怒问纪晓岚:“老头子三字作何解释?若能讲出道理.可免你一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爱心满分     
我的电子邮箱收到了一封朋友转来的文章:一次数学考试,毛毛有一道题做错了,老师已在旁边扣了一分。还有一道连线题,左边是“一车土、一块砖、一张纸”,右边是“1吨、2公斤、3克”。毛毛在“一块砖”和“3克”之间画了道线。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试卷上要求学生写一段80字左右的话,这段话是不算分的。毛毛的一段语里有这样的句子:“我爸爸是个挑砖工。我希望所有的砖头不要太重,有3克就好了。我爸爸太累了,我爸爸太辛苦了。我爱我的爸爸!”老师叉用红笔在旁边加了一分,还写了一段话:“爱心加一分,你得了满分,祝贺你!爱心满分。”  相似文献   

16.
周俊彦  杜纯 《初中生》2002,(13):19-21
与纪晓岚同在翰林院供职的吴文魁,号称“江南第一才子”。这天,吴文魁向纪晓岚挑战,要求与他对对子。纪晓岚本就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一听这话,自然不甘示弱:“请便吧。”“那我就不客气了。”吴文魁说着,便念出了一联:惟本色英雄方能到此;纪晓岚立即答道:是可怜儿女何必苛求。纪晓岚如此神速,让吴文魁大吃一惊。这时,该纪晓岚出联了,他随口念道:羡君一片豪情,能似此娥眉粉黛?吴文魁果然也是才高八斗,立即应道:叹我十年苦读,安胜他富贵功名。  相似文献   

17.
许青华 《现代语文》2003,(12):45-45
纪晓岚是清代一位既有正气又卓有才华的文学家,他和当时的重臣和珅斗智的故事广为流传。一次时任侍郎的纪晓岚和时任尚书的和珅坐在一起闲聊,恰逢一条狗从前面走过。和珅企图借狗骂纪晓岚,于是指着狗故意问道:“是狼是狗?”纪晓岚立刻窥出了和珅的用心,马上答道:“垂尾是狼,上竖是狗。”和珅本想借“侍郎”与“是狼”的谐音指桑骂槐,纪晓岚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尚书”与“上竖”的谐音“回敬”和珅。和珅不但没有占到便宜,还自取其辱,只好满面羞愧,败兴而归。纪晓岚妙语戏和珅!河北@许青华  相似文献   

18.
“一”是最基本最普通的数字,但如果在诗词中运用得当,却能焕发惊人的神采,显示出丰富感人、出人意料的情趣。传说乾隆下江南时,见江中有一叶扁舟,孤孤单单,便令随行的大学士纪晓岚以“一”赋诗一首。这位纪大学士博学敏捷,稍事凝望后就脱口吟道:“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首,一江明月一江秋,”一连用了十个“一”字,勾画出一幅恬淡优美的渔舟唱晚图。也有传说纪晓岚奉乾隆之命写的是这样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课上,刘老师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纪晓岚当侍读学士时,一天早朝,日上三竿而乾隆皇帝还没来,纪晓岚便对同僚说:“老头子怎么还不来?”恰好乾隆皇帝跨门而入,听到他的话.一脸恼怒地问:“‘老头子’三字作何解释?”  相似文献   

20.
本以中国传统哲学、化背景为依托,对中国艺术中的“势”的内涵及其形成机制作了概观性梳理,认为“势”在中国艺术中是通过蕴含性、趋向性的艺术形象所表现的“道”的运行状态;“势”的生成是一个“道之势--心之势--形之势”的同构机制:“势”的艺术创造在于“即体成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