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48首古诗多是历代广为传诵的名诗佳作,颇具音乐美、形象美和意境美等特点。教学这些古诗,对于学生学习和继承我国的古代文化遗产,激发爱国热情,陶冶审美情趣,锻炼语文能力,无疑都是非常有益的。现就古诗教学谈一点粗浅体会,以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指导吟诵,激发兴趣,感知诗意 古诗讲究平仄、押韵和对仗,语言节奏鲜明,韵律和谐优美,读来琅琅上口。教学古诗,首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吟诵,而且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升  相似文献   

2.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对低年级的吟诵教学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体会。我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学生,鉴于他们识字量不多,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吟诵古诗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朗读古诗吟诵教学的第一步是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它是学习吟诵的前提。学生在学完汉语拼音后,就可以独自朗读古诗了。在《我爱吟诵》这本教材中,他们开始接触的都是近体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古诗内容简单,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些古诗都是他们在幼儿园时就会背诵的,所以读准古诗并不难,读上四五遍就可以做到读得正确、流利了。学生们  相似文献   

3.
读诗句 叶圣陶、朱自清两位先生曾说,要亲切地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就必须花一番功夫去吟诵白话和文言。这不但说明了朗读对理解文章的作用,而且强调要“花一番功夫”去朗读。我国绝大部分古诗格律严整。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学习古诗,语感甚为重要。在古诗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朗读。为了加强语感,采用范读、齐读、分读、句读、仿读、起始读、收尾读、诵读、背读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读诗句叶圣陶、朱自清两位先生曾说,要亲切地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就必须花一番功夫去吟诵白话和文言。这不但说明了朗读对理解文章的作用,而且强调要“花一番功夫”去朗读。我国绝大部分古诗格律严整,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学习古诗,语感甚为重要。在古诗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朗读。为了加强语感,采用范读、齐读、分读、句读、仿读、起始读、收尾读、诵读、背读等方法。经过反复朗读,学生对诗的语言文字有了初步的感知,对诗所表达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朦胧的印象,也激发了兴趣,产生了美感,自然地进入诗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读说背默──古诗教学“四字经”江苏裴新莲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更要手段,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特别是古诗,它有对仅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朗读,所以,古诗的吟诵是古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该正确→读熟练→读...  相似文献   

6.
古诗——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一首古诗,寥寥数十字,短短几句,诗人就描绘出一种意境,或借景抒情,或借物喻理……可是对于活在当下的孩子们,对古诗中这些生涩的语言文字却兴趣不大。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声声朗读吟诵中,爱上古诗,我觉得关键要让学生"入境悟情"。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变古诗词教学中重讲解分析,轻吟诵朗读造成的低效局面,必须重视吟诵朗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古诗词教学应从吟诵入手,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吟诵,充分体会古诗词的音乐美,情感美,意境美,遣词美,以达到陶冶情操,积淀语感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8.
杨熠 《湖南教育》2003,(8):42-42
古诗“四读”教学法就是要让‘读’贯于整修古诗教学的全过程,把读、讲、想、练有机结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第一是朗读。古诗朗读教学是以读为主体,融朗读技巧训练与语感体验于一炉的教学过程。首先,我们要教学生用普通话。符合诗歌内容的语气和语调读古诗,要读得朗朗上口。其次,要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读好韵脚字,进而读出韵味,另外,要指导学生运用语速徐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1.会认“漠、燕、钩、何、脑、踏”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通过朗读并结合理解、想象、质疑、抒情、查资料等学习方法,感受马的形象和诗人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任务一吟诵中初识古诗1.吟诵回味,揭题古诗。师:正是江南好风景,“盛花”时节又逢君。同学们,今天我们何不借吟诵一首《江南春》来欣赏、回味这美好的春天?  相似文献   

10.
入境·品情·悟理·审美──朗读在古诗教学中的多重功能唐春良(江苏省泰兴市新市中心小学)朗读是语是活动,也是情感活动,还是一种审美活动。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发挥朗读的多重功能,指导学生进行富有感染力的朗读,可更生动地入诗中境,品诗中情,悟诗中理,并从中受到...  相似文献   

11.
中华古诗是我们继承祖国灿烂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优秀教材。古诗是音乐性的语言,故吟诵是古诗教学的最佳手段之一。吟诵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诗作。吟诵教学中应讲究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50余首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古诗或寄情于花草树木,或寓理于山光水色,或托意于苍穹万物,或讴歌人生,或催人奋进,或洞窥事理,或发人深省,语言优美、内蕴丰富。诗贵于读,教学古诗要注重指导学生富有感染力地朗读,这有助于学生感悟古诗的内涵,领会诗的主旨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明代李东阳强调“求声于诗”。这说明诗中的意境是通过有声的朗读来再现的。朗读时,教师要教会学生用两条线读书:一条是生理视线,即眼睛的视线,准确接受诗文的书面信号;一条是心理视线即心灵的视线,能“看”到…  相似文献   

13.
尹相华 《山东教育》2002,(16):43-43
小学语文课本选用了一些优秀的古诗,古诗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通过对古诗的阅读欣赏,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吸取精华并加以消化、运用。一、领略古诗的音乐美古诗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调,符合一定的韵律,吟诵动听感人具有音乐美。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因素包括节奏、音调、韵律等。节奏是诗歌语言音乐性的最主要因素,包括诗句中有规律的间歇和停顿。如李白的诗,诗句流畅,音调铿锵,抑扬顿挫,读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教学时可采用自读、范读、赏读、诵读等方法。经过朗读训练,使学生读诗时一出口就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调,读…  相似文献   

14.
读。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要让学生读准古诗中字词的 读音及诗句的停顿、语调,读出古诗特有的韵味,采用自由读、小组读  相似文献   

15.
《春晓》一诗系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所作,教学时我做到认真把握古诗教学的特点,突出一个“读”字,并且加强词句训练,重点理解其意境。读题,理解其题意。揭题时教师应坚持做到言简意赅,“一箭中的”,不拖泥带水。古诗词中往往一个汉字代表着现代汉语一个多音节的词语,为使学生在查字典自学中不出差错,我便把古诗的一些特点,事先向学生交代。朗读课文。古诗教学,要做到反复吟诵,在吟诵中领略其含义。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步骤:(1)初读。组织学生根据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在初读中要求学生要认真,不厌其烦,多读几遍,使之深…  相似文献   

16.
《草》是小语第三册的一首古诗。四行诗句讲了野草的特点,赞颂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古诗教学更需要我们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熟  相似文献   

17.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应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并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能力。下面,我仅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谈谈是如何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朗读吟诵,体味其意。朗读吟诵,是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叶圣陶说过,阅读教学“尤其应该吟诵”。为什么要强调朗读吟诵呢?因为只有在朗读吟诵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感知、理解课文的内容,并进入作者在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去体味所塑造的美的形象。另外,文  相似文献   

18.
《春晓》是一首富于情趣的五言诗。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为此我作了如下教学设计: 1、引人激趣 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播放《春晓》教学电视片,让学生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老帅简单介绍作者孟浩然。 2、初读感知 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  相似文献   

19.
这节课的教学积累丰富,活动充分,新意叠出,余韵悠远,表现出余老师教学设计的深厚功底,可谓“别出心裁教古诗”。特点之一:大胆指导学生“吟读”。“吟读”是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的重要途径,也是朗读教学的高层次技法。余老师在教学的第一个板块中就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诗意、诗情进行“吟读”。如范读《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句后,还特别提醒学生“既是相邀就要读慢一点”,要读得“意味深长”一点,并通过延长尾联一些字词时值的吟诵,引导学生读出故人待客的热情,作者作客的愉快与留恋,主客之间的亲切…  相似文献   

20.
统编教材低年段教学目标提出:让儿童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对促进学生个体成长以及传承经典文化意义重大。温儒敏教授明确表示:中小学校在开展古诗文教学时,应该少一些朗读,多一些吟诵。吟诵曾经是私塾、官学里读书学习唯一的读书方式,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多年前大批学者呼唤吟诵归来,从叶圣陶至周有光、叶嘉莹、南怀瑾。叶嘉莹先生说:"我以为吟诵之目的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的心灵能借着吟诵的声音,达到一种更为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现在"吟诵"这种传统的读书方式终于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回归当代语文教育了,社会各教育领域都在进行积极的推广。从大学到小学,吟诵教学正慢慢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本文中重点介绍小学古诗文吟诵的教学策略和几点具体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