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朱先明 《科技通报》2019,35(7):118-121,125
将汽车故障的各种类型与导致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与总结,建立故障诊断的知识库,研究了模糊故障树的建立方法以及常用符号的使用方法,以电机机械故障为例说明了模糊故障树的建立,逻辑符号的使用使得模糊故障树之间层次关系鲜明。以该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为基础设计了基于模糊故障树的汽车故障诊断系统结构,该系统的设计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率,为工作人员快速定位故障位置提供了条件,提高了汽车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了巩车电路的特点基础上,选择了电路的通断信号对电路进行状态描述,采用了基于故障树的专家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设计并实现了整套的故障诊断系统以及电路图形的动态显示。实验结果证明该故障诊断系统方案是可行的,动态显示电路的设计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主要设备之一,在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它结构复杂部件繁多,对其故障原因难以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树的变压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分析了基于故障树分析的知识获取的过程和知识表示的方法,为变压器故障诊断的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船舶柴油机的油液铁谱分析是实现故障诊断的重要方法。基于油液铁谱分析的船舶柴油机故障的传统检测方法是采用超声波固-液界面检测算法,导致柴油机故障信号出现环绕波齐次衰减,故障诊断效果不好。提出一种基于模糊伸缩约束控制柴油机油液铁谱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基于DSP设计船舶柴油机油液铁谱制谱仪和铁谱故障检测硬件系统,采用ADSP-BF537设计油液铁谱分析的电源,选用ADM706SAR芯片设计电路复位。算法设计中,构建油液铁谱分析能量模糊规则方程,设定模糊伸缩约束控制条件补偿油液铁谱分析模型的不确定性,实现对故障的准确定位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柴油机故障信号油液铁谱分析和故障诊断,故障亮点定位准确,具有多故障状态监测应答的性能,故障准确发现概率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5.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建立专家系统有利于知识库的建立和扩充,为拖拉机复杂系统故障源的搜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拖拉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通过"最小割集"将故障树与专家系统知识库联系起来,应用相关算法实现故障树的建立、故障树的BDD图转换、BDD图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并通过"规则框架法"实现推理机过程,验证了故障树专家系统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杨贤军 《大众科技》2012,(11):20-22
针对当前电子产品故障诊断难度大,通用性差的问题,设计一套完整的基于TPS的电路故障测试和定位的实现方案,给出方案的具体功能组成模块和实现过程,对算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使得TPS生成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应用于电子设备电路故障测试和维修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煤矿采煤机机械传动部件故障排除能力,在分析故障树基础的基础上,针对截割部和牵引部机械故障机展开了设计,本研究对后续的采煤机故障诊断机械系统的完善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采煤机的机械故障检修提供了一种有效简便的故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指向镜控制系统的建模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光电探测系统中常用的指向镜伺服系统,对其控制方法进行设计和仿真,构建了永磁同步电机的动力学模型. 确立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算法,并给出仿真模型和结果. 基于此系统进行了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的设计,采用位置前馈和重复控制器,最终得到一种易于实现、定位精度高的控制器. 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该控制器能够较好地改善伺服系统的动态特性,具有调节时间短、无超调和动态响应准确快速等优点,并能有效提高系统位置控制精度,所得结论对此类伺服系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反渗透海水淡化的工艺流程,对其中的核心部件反渗透膜组件的主要故障类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建立了相应的故障树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语义网表示法和产生式规则表示法两种方法,构建了专家系统的诊断知识库,并从推理策略和搜索策略两反面阐述了专家系统推理机的设计思路。在Visual Studio 2005平台下开发了相应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软件,并结合软件对故障的诊断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模拟输入一些故障征兆,对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得到的诊断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0.
陈英  杨达飞 《大众科技》2010,(10):165-166,114
通过对模糊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分析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液压伺服系统自动控制方案,详细阐述了该液压伺服系统中模糊控制的总体框架、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对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控制原理和模型结构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的液压驱动领域中的伺服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详细带自反馈的智能控制系统。分析过程中重点以液压伺服系统的工作特点、性能参数作为研究主要对象。所设计的液压伺服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了实验分析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液压伺服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等特点,在性能上完全达到预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飞机温控系统的故障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的以模糊Petri网为推理算法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根据系统分析,推导出子系统和系统功能参数,建立了描述功能层次关系的功能模型,提高了故障诊断的直观性和有效性;然后利用模糊Petri网的快速和并行推理能力,建立了反映功能模型的故障诊断模型,定位故障功能组件,提高了诊断的快速性和精确性;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电网故障诊断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保护动作原理将故障诊断问题表示为0-1规划问题。为了保证电网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二进制人工鱼群算法。分析了人工鱼群群聚行为和追尾行为最优方向的前进速度。并在此基础上与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和量子免疫算法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追尾行为最优方向的前进速度优于群聚行为,二进制人工鱼群算法综合性能优于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和量子免疫算法。研究表明二进制人工鱼群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种群规模小和搜索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张晓智 《科技通报》2012,28(4):65-66,69
将量子神经网络(QNN)方法应用到电网故障中,建立故障诊断模型。首先以保护装置和断路器的动作信息为条件属性集,建立电网故障决策表,然后将简化后的决策表作为训练样本,训练量子神经网络,使网络具有故障诊断功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有效提高了故障诊断的正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车牌定位是车牌识别系统的关键技术,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车牌识别的结果。本文根据车牌的颜色特征和投影特征提出了一种综合颜色特征和投影特征相结合的定位方法,算法分为粗定位和精确定位。该方法较单一特征的定位方法有较好的通用性,可适应于不同背景、不同光照下的汽车图像,能够确定出车牌区域,准确率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配电网线路故障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趋势,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配电网线路故障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给出了系统故障定位的硬件与软件实现方案。对配电网线路故障自动监测诊断技术进行了开发与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设计研究了配电网线路故障实时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6.
当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通过准确的故障定位可以减轻巡线负担,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从而提高运行可靠性,加快线路恢复供电,减少因停电而造成的综合经济损失,效益是明显的。自计算机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至今,已有很多文献用不同的原理和方法对测距算法进行了探讨,并有许多实用装置投入运行。本文重点论述了直接计算故障阻抗的测距算法。  相似文献   

17.
论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可以即时连续记录各种影响断路器寿命的相关数据,对这些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可以及早发现故障隐患,实现基本的状态维护。本文以高压断路器为对象.研究了基于保护系统的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分析与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18.
植海深  王艺光  蒋超  徐晋勇 《大众科技》2013,(12):108-109,107
概述了在机械设备的大型化、连续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中,机械故障监测与诊断技术在其设备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方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综述分析了振动分析方法这一关键技术,阐述了机械故障监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寄存器传输级(RTL)测试产生及时延测试是当今集成电路(IC)测试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热点.首先从IC逻辑测试的测试产生和IC时延测试方法这两个方面系统地综述了测试产生和时延测试领域迄今为止的主要研究成果.在RTL行为描述的测试产生方面,提出了新的RTL行为模型的描述方法:行为阶段聚类描述,并提出了基于聚类的测试产生技术.将这些技术集成到RTL级ATPG系统ATCLUB中,在提高测试产生效率及缩短测试长度方面效果显著.在IC时延测试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可变双观测点的时延测试方法。基于该方法提出了新的时延故障诊断方法,实现和完善了可变双观测点的时延测试系统DTwDO.DTwDO提供了从时延测试到故障诊断等一系列测试工具,有效减少了测试通路数,提高了故障覆盖率,并有很高的故障定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寄存器传输级(RTL)测试产生及时延测试是当今集成电路(IC)测试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热点.首先从IC逻辑测试的测试产生和IC时延测试方法这两个方面系统地综述了测试产生和时延测试领域迄今为止的主要研究成果.在RTL行为描述的测试产生方面,提出了新的RTL行为模型的描述方法行为阶段聚类描述,并提出了基于聚类的测试产生技术.将这些技术集成到RTL级ATPG系统ATCLUB中,在提高测试产生效率及缩短测试长度方面效果显著.在IC时延测试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可变双观测点的时延测试方法.基于该方法提出了新的时延故障诊断方法,实现和完善了可变双观测点的时延测试系统DTwDO.DTwDO提供了从时延测试到故障诊断等一系列测试工具,有效减少了测试通路数,提高了故障覆盖率,并有很高的故障定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