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六种芦荟属(Aloe L.)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描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6种芦荟属(Aloe L.)植物和1种十二卷属(Hawothia Dural.)植物的外部形态学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描述。为深入开发利用芦荟提供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文章用芦荟属(Aloe L.)植物元江芦荟(A.yuanjiangensis Xiong,Zheng et Liu)和皂质芦荟[A.saponaria(Ait.) Haw.]为亲本进行了种间远缘有性杂交试验,获得了19株F1代实生苗。对F1代实生苗的外部形态特征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F1代出现了明显的分离,并产生了兼有父母本优良特征的中间类型10株,占52.63%,达到育种目标的有8株,占 42.11%。旨在探索芦荟属植物杂交育种的方法与途径,培育具有更高经济价值的芦荟新品种,丰富我国的芦荟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以蜜源植物蜜腺研究以及芦荟属植物药用器官叶的结构和蒽醌类物质含量的比较及其相关性的研究回顾了沈宗根教授十多年从事结构植物学研究的主要经历和成果.一、对长江流域几种重要蜜源植物蜜腺的发育和泌蜜途径进行了探讨;二、对国内外常见9种药用芦荟的叶结构及药用成分应用比较解剖学、发育学、细胞学、细胞化学和植物化学技术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指出了芦荟属植物在叶的形态结构上存在稳定性差异,初步阐明了芦荟叶结构和主要蒽醌类物质含量的关系,研究了主要蒽醌类物质产生、累积和储藏的结构及其发育的关系,首次指出了芦荟素的合成和运输途径.提出了蒽醌类次生代谢物质在芦荟叶内累积的生物学意义和开发利用芦荟属植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苋属的6种外来植物,即绿穗苋(Amaranthus hybridus L.)、凹头苋(A.lividus?L.)、长芒苋(A.palmeri S.Watson)、反枝苋(A.retroflexus?L.)、刺苋(A.spinosus?L.)、皱果苋(A.viridis?L.)的三叶一心期幼苗为材料,通过表皮撕片法和木质部导管离析法,对6种苋属植物第一片真叶的叶表皮显微结构特征和叶脉导管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苋属6个外来植物幼叶的表皮细胞周长、面积、密度及导管宽度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单位面积内的表皮细胞密度在不同种之间的差异性最大.上述研究预示着在不同苋属植物种间鉴别时,可以将叶表皮细胞显微结构特征和叶脉导管特征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形态解剖学和化学成分分析表明,石竹科繁缕属(Stellaria L.)和卷耳属(Cerastium L.)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属下分类等问题,根据欧氏距离,利用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方法,首次对这2个属进行数值分类学研究。数据采集涉及51个形态特征,42种植物(每属各21种)。结果表明,繁缕属与卷耳属有较近的关系,其中达乌里卷耳(C.dahuricum Fisch.ex Spreng.)、无毛卷耳(C.arvense var.glabellum(Turcz.)Fenzl)均和繁缕属植物聚在了一起。对性状的主坐标排序分析显示,是否具退化雄蕊、是否具有花瓣、花瓣长度、蒴果裂齿数为花柱的2倍、花柱的数目、种皮表面是否具疣状突起、种子表面是否具弹坑状凹陷、根的形态等在繁缕属与卷耳属的分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聚类分析支持将细叶卷耳(C.subpilosum Hayata)作为一个独立类群处理。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芦荟属(Aloe L.)分类地位进行描述,并对华芦荟[A loe.chinensis(Haw.)Baker]和元江芦荟(A.yuanjiangensis Xiong,Zheng et Liu)种名的确定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檀香(Santalum album Linn.)为檀香科(Santalaceae)檀香属(Santalum)树种,属于常绿半寄生小乔木,其心材为传统名贵中药。檀香与其寄主植物假蒿通过根端的吸盘相连,探讨檀香与其宿主之间内生真菌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创新要点:假蒿(Kuhnia rosmarinifolia Vent.)是幼龄檀香很好的寄主。目前已经对许多药用植物的内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关于檀香和假蒿之间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首次探讨了檀香及其宿主植物假蒿根中内生真菌的数量和种类,为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研究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檀香的根和其宿主植物假蒿的根部材料分离内生真菌,并采用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手段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重要结论:从檀香的根和其宿主植物假蒿的根中160个组织块中分离和鉴定了共25个真菌类群,其中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sp.1为檀香根中优势菌,镰孢属真菌Fusarium sp.1为假蒿根中优势菌。特别有意思的是两种植物根中没有分离到明显相同的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8.
对拜伦苣苔属(Bellonia L.)作了订正,讨论了它的种间关系和与其他属的联系,对本属的进化方向作了论述。研究工作主要依据世界各地的馆藏植物标本,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分析了孢粉和种子的形态。拜伦苣苔属隶于苦苣苔科(Gesneriaceae)苦苣苔亚科(Gesnerioideae),含2种,分布于加勒比海地区的古巴和海地岛。法国 Plumier于1703年发表了这个属,取名为“Bellonia”,后来林奈(Linnaeus,1737)确认了这个属,并为本属的模式种采用了双名(Belloniaaspera L.) 拜伦苣苔属在形态上十分独特它是苦苣苔科中唯一具刺的属。它的花被管中的雄蕊维管束单独发生而有别于同一科中的其他属。它的可育雄蕊数目5~8个,和苦苣苔科一般的2或4个可育雄蕊截然不同,它的花冠结构也独具一格,没有明显的花冠管,辐射对称;苦苣苔科一般花冠两侧对称。花冠管明显,不过,这个属的子房和果实结构符合苦苣苔亚科的特征,一室两个侧膜胎座。本属含两个种:糙叶拜伦苦苣(B.aspera L.)和刺拜伦苣苔(B.spinosa Sw.),它们从形态学上是独立的明显可分的种,前者具有明显的聚伞花序,植株无刺,抱粉的表面纹饰较为粗糙;后者的花序明显单花,植株多刺,孢粗表面纹饰较为平滑,分析它们的形态学,糙叶拜伦苣苔是原始的,刺拜伦苣苔是次生的。形态演化的方向比较明显:从聚伞花序通过花的数目的减少和花序轴的短缩而简化为单花;花序的来源是一个叶腋内生的短缩的枝条;植株上的刺和花序同源,是花序不育化而形成的。推测在进化过程中,为了减少营养的消耗而减少了花的数目,从而以尽可能好的营养保证可育花的质量。这个属可能起源于石灰岩植物区系,比较原始的糙叶拜伦苣苔仅发现于海地岛南部的石灰岩上。较为进化的刺拜伦苣苔则在石灰岩和非石灰岩基质上都有分布,分布区遍布于海地岛并延伸至古巴岛上。这符合一般的规律:进化的后代常常适应能力较强,分布区也较广。一般认为石灰岩植物区系具较多的有刺植物,但在本属中无刺的糙叶拜伦苣苔反倒是一个石灰岩特有植物,而多刺的刺拜伦苣苔则广布到非石灰岩生境上。这表明,石灰岩生境和植物的刺形态学没有直接的联系,可能种系发生学对植物的形态具有比环境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ITS序列分析技术对胡枝子属植物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探讨其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试图为胡枝子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将从Gen Bank检索获得的24条胡枝子属植物(19个种)的ITS序列做系统发育分析,Clustal 2.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Mega4.0计算序列核苷酸比例及遗传距离,并构建邻接树(Neighbor-joining tree,NJ Tree)。胡枝子的19种植物ITS序列全长为622 bp,变异位点占总序列的16.6%;K-2-P遗传距离为0.001-0.085;鉴定成功率为57.9%,19种胡枝子可以聚为3支,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山东所产的几种岩风属植物从形态学方面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该属植物的形态特征有重要的分类意义,山东无亚洲岩风和石防风的分布,所为石防负实际是香提,系前人对标本鉴定有所致。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以形表义具有内在的理据性,字与字之间在构形上又是有联系的。分析构成汉字的笔画、部件、组合规律,归纳其系统性和层次性,在适合的教学阶段加以展示,有助于对外汉字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2.
有些已识的古文字的本义尚未得到考释或尚未得到明确的、正确的考释,经研究,我们发现,这类古文字大都是在本义上被后起的今字代替了的古字,所以,只有找出这类古文字的今字。才能根据今字的本义来确定它们的本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六种通行的《诗经》注释版本中整理出四类误释通假字的情况:误将借字当作本字;误将异体字当作通假字;误将古今字当作通假字;误将词义引申当作假借。另外还须将通假字与假借字、异体字、古今字甚至词义引申严格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字和现行汉字是两个比较容易混同的文字学术语,对这两个术语的内涵和外延的准确理解,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认为,现代汉字是指现代汉语用字,是记录现代汉语的字,既包括古今通用字,又包括现代汉语专用字。现行汉字的范围可狭、可广,但其核心成分应该是现今社会通用的、经过整理规范的汉字。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考察泰语语音系统、泰语文字中整体音质部件的设计原理、辅音部件的设计原理、元音部件的设计原理、音素和部件的对应关系、附加部件的省略情况、附加部件的位置和附加方式、元音部件中的变体部件、音质部件不记录语音的情况、泰语声调部件的设计、泰语的字式书写,泰语的无形标点和有形标点,认为泰语文字属于半音素化的音节文字为主、音素文字为辅的混合文字。  相似文献   

16.
作为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自古以来汉字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鉴于汉字的美学功能,文章将汉字的字音美、汉字的字形美、以及汉字的字意美运用到外国留学生中汉字教学中,以此提高外国留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培养外国留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目标,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推动对外汉语中的汉字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日语中,由于大量地使用了汉字和汉语词汇,这给我们中国人学习日语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但是由于众多因素,这些汉字当中有许多在字形和意义方面与汉语当中的汉字存在着一些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帮助学生避免既有的汉字、汉语知识对学习日语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干扰。  相似文献   

18.
当前有人提出简化字弊大于利,有损"六书"体制,违背文字发展规律,应该废弃,并全面恢复使用繁体字的观点.其实简化字有利无弊,符合汉字发展规律,应该坚持推行使用.目前多数人不识繁体字,是各级学校识字教学单轨制所致.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转注"新释     
"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假借"是解决语言与文字矛盾的办法;"转注"则是解决文字之间关系的办法,是古人用字造字的指导思想,是后人用字解字和用字编字的办法,是一个历史的复合概念.  相似文献   

20.
2009年,由政协委员的一份提案引发了简繁汉字的又一次争论,这次争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围绕汉字简繁的第二次比较激烈的讨论。分析这次简繁之争的背景,梳理近年来“挺简”、“挺繁”主要观点,可以明确:目前,在中国大陆,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尊重文字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简化字为国家规范汉字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