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电子政府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国玮  黄珺  龚完全 《情报科学》2006,24(8):1125-1130
电子政府的出发点和核心在于提高政府满足公众需要的能力,评价公众对电子政府的满意度是评价电子政府的关键所在。本文在比较了现有的几种评价电子政府的模型基础上,介绍了美国用于评价电子政府公众满意度的ACSI模型,并对我国电子政府公众满意度评价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测度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公众满意度的政府网站绩效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玲 《情报杂志》2008,27(4):22-24
基于"以人为本,政务为民"的精神,政府网站绩效评价应力求实现人本性量化评价.从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公众参与、网站设计和客户意识五个方面构建了基于公众的政府网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F积分综合评价模型,从公众满意度的角度评价政府网站绩效.  相似文献   

3.
电子公共服务公众参与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的模型及公众参与电子公共服务的机制及过程,从政府网站和公众两个方面作了调查研究,分析目前政府网站的建设现状、公众对政府网站的参与程度及对政府网站所提供的服务的满意度,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距离辅助粗糙集的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展了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评价模型,既引入粗糙集理论来客观地描述和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的不确定性,又结合粗糙集正区域依赖度和边界区域对象数目和其与正区域的距离,给出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新方法,并分析了其合理性,建立了基于距离辅助粗糙集的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评价模型,算例表明了该模型比仅考虑正区域的粗糙集评价模型更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的不理想反映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并不令人满意——公众不满意,政府官员也不满意。对公众的满意度,学界探讨良多,而政府官员的满意度,则为学界所忽略。为此创新性地提出了“政府官员对电子政务的投入度曲线”,从多个观察视角侧探政府官员对电子政务的满意度和投入度问题,并解读政府官员满意度与公众满意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电子政府公众满意度评估模型,构建了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因果关系模型和可测量变量表;同时,以合肥市政府门户网站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方法,对评估模型进行了模拟路径分析,并给出信息公开满意度指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府对公众的服务质量是电子府绩效的重要内容,研究电子政府服务质量缺口有助于改进其公众服务.本研究首先总结了电子政府服务理论,并从理论研究与各国实务角度综述了电子政府服务发展阶段,以公众导向为视角从缺口特征、缺口层面、缺口成因分析了电子政府服务质量缺口问题,最后提出了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构建了社区信息化系统用户满意度概念模型,并以安徽省舍肥市300户居户为样本对模型进行验证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观测变量均较好地解释上层结构变量;公众预期对电子公共服务系统的差异感知和满意度是否适配没有显著影响,差异感知对公众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电子公共服务质量感知的维度划分与差异感知观测变量的设置都是合理的;电子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对政府形象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测评是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有效手段,公众满意是衡量政府门户网站绩效的关键指标。 为了验证此前研究中构建的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满意度模型的稳定性及强健性,探讨新信息技术与政府信息共享政 策环境下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满意度提升对策,以广东省政府门户网站为测评对象,再次开展了该模型的测评及应用 研究。【方法/过程】研究探讨了GWPSI模型的参数推估、验证分析及再修正等内容。【结果/结论】结合测评结果, 提出了基于感知、预期质量,比较差异、感知有用等变量的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满意度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使用中国37个大城市的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和客观绩效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共服务的公共支出总量增加未能提高公众满意度水平,与理论预期不符;公共服务客观绩效中的效率与公众满意度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意味着提高效率的政策策略不一定适合于公众满意度水平提升;公共服务客观绩效中的效果性与公众满意度正相关且显著,揭示了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与客观绩效具有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电子政务产品质量经济性的研究现状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指出电子政务产品不同于其它工业产品的特性,特别是我国电子政务产品的社会主义特性.从产品经济效益的角度,通过定量化分析一定时期电子政务的公众预期效用和政府预期效用,运用博弈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政府信息化投入、公众购买成本和公众不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定量结论.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当前电子政务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种问题,结合当今的主流信息集成方法,以主题图作为集成中间件,提出了基于主题图的电子政务语义集成模型,分析了模型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以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用户满意度,为我国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其经济特性表现为非排他性、排他性、不完全竞争性、外部性和边际成本低廉.电子政务信息服务也属于一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分析其成本--收益、效率内涵及效率的实现条件等,可进一步研究改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效果的政府机构网站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政府机构网站电子政务不同组成部分的特点,分析了信息发布、政务处理和公众参与三个部分对信息传递效果的不同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信息效果的政府机构网站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构成及指标间的关系与指标度量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5.
根据政府机构网站电子政务不同组成部分的特点,分析了信息发布、政务处理和公众参与三个部分对信息传递效果的不同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信息效果的政府机构网站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构成及指标间的关系与指标度量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了IT治理研究的热潮。早期IT治理的主体主要为私营部门,研究偏向于IT治理的实践。随着电子政务推进,IT治理的理念被公共部门所接受,尤其在电子政务中的跨部门合作,IT治理的积极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本文对目前国际应用比较广泛的多个IT治理模型进行比较性研究,分析已有的治理框架的侧重点和优势,认为组织的IT治理框架需要规避单一化,应从组织需要的特定重点或动力,综合选择适合组织的框架。  相似文献   

17.
论电子政务信息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曙光 《情报科学》2005,23(7):1019-1024
电子政务是一个涉及众多学科领域的系统工程,电子政务信息流的畅通是关系到电子政务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本文试就电子政务信息流的涵义、类型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归纳出电子政务信息流的特点,分析了电子政务信息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部分,其成功的关键取决于用户的持续使用。基于IS持续使用模型(IS Continuance Model)和DeLone & McLean IS成功模型,构建了政府门户网站用户采纳模型。以政府门户网站个人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方式采集了630个有效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用户满意和感知有用性是政府门户网站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重要前因;(2)政府门户网站服务质量的四个维度通过用户满意和感知有用性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向,但其影响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邓春林  何振 《现代情报》2014,34(5):13-16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构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一系列因素所影响。本文分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六项影响因素: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迫度、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机制健全度、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服务效度、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资金盈度、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成熟度以及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观念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