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容器中有纯酒精11升,乙容器中有水15升,第一次将甲容器中的一部分纯酒精倒人乙容器,使酒精与水混合。第二次将乙容器中的混合液倒人甲容器。这样甲容器中纯酒精含量为62.5%,  相似文献   

2.
多法解一题     
如下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半径分别是2厘米和3厘米,已知甲容器装满水,乙容器是空的。现将甲容器中的水全部倒入乙容器,乙容器中水面的高度比甲容器的2/3少6厘米,则甲容器的高是()厘米。(2015年小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第1试六年级第15题)甲乙  相似文献   

3.
李娟:老师,下面这道题怎样计算?有甲、乙两个长方体容器,从里面量,甲容器长20厘米,宽10厘米,深14厘米,乙容器长30厘米,宽20厘米,深15厘米,现在把甲容器装满水后,倒人乙容器里一部分,使乙容器中水的深度是甲的2倍,求这时乙容器中水的深度。  相似文献   

4.
1.初中物理第一册P122练习第2题:图1中哪个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通常同学们根据p=ρgh,由于h甲<h乙所以得出图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此题编者的意图是在两个容器中装入同种液体的情况下求解的,同学们也就是根据这一情况得出上面的答案.但是题目中并没有告诉这个题设条件,显然该题是不严密的.因此,同学们要大胆质疑,明确此题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求解.因为h甲<h乙,可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ρ甲<ρ乙,则p甲<p乙;②当ρ甲=ρ乙,则p甲<p乙;③当ρ甲>ρ乙,不能确定,须视ρ甲h甲和ρ乙h乙的乘积大小而定…  相似文献   

5.
"老师,我这道题错哪了?"阿凯拿着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过来问我.我接过试卷把题目和他的解题过程仔细地看了一遍.原题是这样的:"甲容器中有15%的盐水30升;乙容器中有20%的盐水20升.如果向两个容器各加入等量的水,使它们的浓度相等,那么加入的水是多少升?"这一题属于分式方程的应用题.也是平时讲课时没讲过的有关浓度问题的应用题.阿凯是班上偏科严重的学生之一,但他对数学很感兴趣也很有天赋.  相似文献   

6.
[题目]甲杯中有盐水180克,其中盐占盐水的1/6;乙杯中有盐水120克,其中盐占盐水的1/5。现在进行三次操作:第一次,把甲杯中1/2的盐水倒入乙杯;第二次,把乙杯中1/3的盐水倒入甲杯;第三次,把甲杯中1/4的盐水倒入乙杯。求这时甲、乙两杯盐水中,盐分别占盐水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7.
张梅 《数学小灵通》2003,(11):28-29
[题目]有甲乙两个瓶,甲瓶里有1.5升水,乙瓶是空的。第一次将甲瓶中的水的1/2倒入乙瓶,第二次将乙瓶中的水的1/3倒回甲瓶,第三次又将甲瓶中的水的1/4倒入乙瓶,……如此进行  相似文献   

8.
例8 甲、乙、丙3个容器中盛有含盐比例不同的盐水.若从甲、乙、丙中各取出重量相等的盐水,将它们混合后就成为含盐10%的盐水;若从甲和乙中按重量之比为2:3来取,混合后就成为含盐7%的盐水;若从乙和丙中按重量之比为3:2来取,混合后就成为含盐9%的盐水.求甲、乙、丙3个容器中盐水含盐的百分数. 分析:题设中有3种混合方式,但每种混合方式从各个容器中取出的盐水的重量都是未知的,我们可以引进辅助未知数,将这些量分别用字母表示. 解:设甲、乙、丙3个容器中盐水含盐的百分数分别为x%、y%、z%. 第一次混合从甲、乙、丙3个容器中各取出a克盐水,则有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某市曾有一道中考题,题目如下: 容器A中盛有5升纯酒精,容器B中盛有10升水,两个容器各倒出x升液体,分别倒入对方容器中并搅匀,然后再各自倒出x升液体,分别倒入对方容器中,这时A、B两个容器中所含酒精的  相似文献   

10.
问题征解     
《时代数学学习》2006,(10):11-11
[问题1,10]已知甲桶中有酒精5kg,乙桶中有水10kg,现分别从甲、乙两桶中各取同量的酒精和水倒入对方桶内,然后从甲、乙两桶中取上述同量的混合液倒入对方桶内,这时,甲、乙两桶内的酒精浓度(质量分数)相等,问这两次混合过程中倒入对方桶内的量是多少?  相似文献   

11.
在有关液体压强的习题中 ,常见到两个容器装入液体后 ,压力大小不能直接进行比较的问题 .如下面的问题 .题目 如图 1所示 ,底面积分别为 S甲 、S乙( S甲 h乙 ,S甲 相似文献   

12.
正比,既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之间的除法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之间的除法关系,比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圆柱、圆锥这部分内容中运用得当,非常有助于解决问题。例1甲、乙两个圆柱容器高度相同,已知底面半径分别为4厘米、2厘米,甲容器中水深10厘米,乙容器中水深4厘米,如果把甲容器中倒出一些水给乙容器直到两个容器中水面高度相平,问现在两个容器中水面高度是多少厘米?这道题可用常规方法去解,列式为: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都比较怕浓度题,其实没什么难的,只要知道浓度是什么,然后一步步地分析,就不难列出方程.请看: 例甲、乙两杯各装A、B溶液10升,从甲杯倒出若干溶液进入乙杯在内搅匀,又从乙杯倒出同样多溶液进入甲杯,也搅匀,这时甲杯中A、B溶液之比是5:1.试问开始从甲杯倒出溶液多少升?  相似文献   

14.
赵以高 《化学教学》2000,(12):37-38
题目 :甲、乙、丙三位同学用下列试剂分别进行实验 ,均恰好反应完全。所用试剂及质量见下表。试剂及质量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甲 CaO(固 )a1克 10 %盐酸b1克C1克乙 Ca(OH) 2 (固 )a2 克 10 %盐酸b2 克C2 克丙 CaCO3(固 )a3克 10 %盐酸b3克C3克已知 :a1 a2 a3=2 3.0 4克 ,b1 b2 b3=1 89.8克 ,现将甲、乙、丙三同学所得溶液全部倒入一个容器内 ,称得此溶液为 2 0 6 .1 6克 ,试求此混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精确到0 .1 % )解析 :这是 2 0 0 0年全国奥林匹克初中化学竞赛山东赛区初赛 35题。通过阅卷发现 ,此题对…  相似文献   

15.
例:有甲、乙、丙三个油桶,各盛油若干千克。先将甲桶的油倒入乙、丙两桶,使它们各增加原有油量的一倍;再将乙桶的油倒入丙、甲两桶,使它们各增加原有油量的一倍;最后,将丙桶的油倒  相似文献   

16.
下面是甲、乙两同学作业中做的三道二次根式化简题,谁对谁非,请你帮助评判. 1.化简甲:原式乙:原式2.化简甲:原式  相似文献   

17.
1.根据“p=F/S”分析(或计算)液体的 压强和压力 例1 (2004年长沙 市)容积相同的甲、乙两 圆柱形容器都装满水,放 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 示,则水对甲、乙两容器 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大小关系分别是F四____ F乙,p甲____p乙(填“<“>”或“=”). 分析:由题意分析知:甲、乙两个容器的横 截面积和高度都没有其确定的值.故我们要比 较甲、乙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和压力就不能 直接用求液体内部压强和压力的常规方法 1.根据“p=F/S”分析(或计算)液体的 压强和压力 例1 (2004年长沙 市)容积相同的甲、乙两 圆柱形容器都装满水,放 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 示,则水对甲、乙两容器 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大小关系分别是F四____ F乙,p甲____p乙(填“<“>”或“=”). 分析:由题意分析知:甲、乙两个容器的横 截面积和高度都没有其确定的值.故我们要比 较甲、乙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和压力就不能 直接用求液体内部压强和压力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例题有形状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分别装满密度不同、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甲容器中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乙容器中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则甲、乙两容器中液体总质量(m甲、m乙)的大小关系是( )  相似文献   

19.
说明:该演示器取材容易,是用废弃的饮料瓶做的,成本低,可见度好,不易损坏,使用时间较长,综合性强,能一瓶多用,可做的实验有:实验1:演示测定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面都有压强方法:将瓶的底部和侧边的三个瓶口用橡皮膜扎好(图1),倒入适量的水,原来拉平的橡皮膜都向外凸起,并且底部的这个比侧面的两个凸出较多,如图2所示(比沿海版第5页图13-9分甲、乙两容器做得快和对比性强,且书中乙容器取材较难)。  相似文献   

20.
1.图形对比例1 用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装满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柱形容器,甲容器中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乙容器中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两容器中的总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 )(A)m甲>m乙.(B)m甲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