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弗吉尼亚州长G·艾伦(共和党人)制定了一项计划将把办校资格证的审批与学生的学习成绩联系起来,即弗吉尼亚公立学校的学生如果不能通过全州范围内的统考,所在学校将失去办校资格。该计划的细节尚未出台,据州政府官员估计,那些失去办校资格的学校可能将受到州的严厉制裁,同时对使用州拨款也将有更多的限制。但他们同时又说,这些学校将不会被关闭。“我们州需要一种制度来区分我们办校的强项与弱点。”州公共教育主管W·博谢尔说,“对于那些没有明显改善的学校,我们要使他们意识到一切可能产生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儒家倡导的“文道统一”观对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一直影响着我们语文教师的思维方式。 孔子评论文艺,兼顾“文”与“质”。他评论《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而他评论《武》,则谓:“尽美矣,未尽善也。”可见孔子对作品追求的是“尽美”“尽善”,希望能达到艺术的美和思想的善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3.
珠海一中是实行“一校两区”,高初中分离办学的特殊区重点中学,首批广东一 级学校,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精神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自2000年分址办校以来,学校初中部秉承“用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以及“练精湛教育技能、办特区精品学校、育未来精英人才、铸新型教育精神”的办学理念,在教改大潮中务实、创新,为珠海教育的特结发展写下了瑰丽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曹海永 《广西教育》2004,(4A):42-42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的,生活中的美需要发现的慧眼,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教育的发现,充满了魅力和憧憬,伴随着惊喜与激动。  相似文献   

5.
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说过:“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易俗。故先生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又说:“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弟子,其中的“乐”就是美育。五四前后,教育家王国维、蔡元培等都曾大力倡导过美育。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所有这些,说明美育在培养人的品德和陶冶个性方面有较大的作用。十八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指出:“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确切地讲,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热爱美、鉴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在各科的教育教学中,都应发掘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美育课程资源,实施美育。  相似文献   

6.
发现美歌颂美庄青纪伯伦说得深刻:“我们活着只为的是去发现美。其他一切都是等待的种种形式。”地还说:“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是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我们思想教育乏术就是要善于发现美,歌颂美。生活是现实的。现实是严峻的。现实中尽管存在丑恶,丑恶角的...  相似文献   

7.
先说美育和德育之关系。按别林斯基的说法,美和德是亲姐妹。按康德说法,美则包含道德的深刻内涵,“美是道德的象征”。他关于美是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中介的观点,成为后来我们论及美和道德的重要话题。又有一种说法是:审美教育是劳动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但无论是何种说法,基本点却是一致的:美和德,或者...  相似文献   

8.
学校是实施德育最重要的基地,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它关系着改革开放的成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所以江泽民同志也提出了“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中小学美术教育在德育方面也有优势,鲁迅先生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别林斯基也说:“美和道德是亲姐妹。”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相似文献   

9.
孟祥杰 《班主任》2008,(8):68-68
电视连续剧《亮剑》是一部收视率非常高的电视剧。人们之所以喜欢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男主角李云龙和他手下的官兵所表现出来的鲜明个性,以及“宁可倒在对手剑下也不屈服”的铮铮铁骨。在剧中,人们深刻感受到的不只是故事的曲折与引人入胜,而是一种人物的气质美、性格美,一种阳刚之美。在看这部电视剧的过程中,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科大超常教育十六年肖臣国,丁世有1958年经中央批准,中国科学院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我国教育史、科学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为了培养我国新一代杰出的科技工作者,老一辈科学家提出了全新的教育与办学模式:就是中国科学院实行“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  相似文献   

11.
一、语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审美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社会美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显得十分重要。初中语教材中社会美的索材非常丰富,我们所提倡的“五讲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从中找到例证。“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而社会美的核心也是心灵美。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仪表美)而言的,现在的初中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基础,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反过来,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法国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到处都是美,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地理中也同样蕴含着美,我们教师要去挖掘,发现这些美,用充盈着美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给学生美的享受。众所周知:在日月星辰、大地山川、春夏秋冬、风雨阴晴、国家民族、乡村城市、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中都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美,  相似文献   

13.
感谢仿痕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避免不了受到意外的伤害,伤痕带给我们不少的烦恼和痛苦,而我却要感谢伤痕,感谢它的出现和存在。 小时候学骑自行车时摔了一跤,左下巴上留下了一道伤痕。当时我很苦恼,妈妈也遗憾地直摇头:“可惜,漂亮的小脸儿留下了一道抹不去的伤痕。”听到这句话,我哭得好伤心,第二天就不肯再去上学─—我害怕受到同学的取笑。但我的老师却和蔼地轻抚着我的头笑着说:“傻孩子,这是残缺的美,你应该高兴呵!”我当时不懂什么叫“残缺的美”,但我听到了一个“美”字,而且是出自老师的口中,于是脸上又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因为…  相似文献   

14.
岳麓区的健康生活教育实践确实值得称道(详细报道见本期“本刊特稿”《构筑青少年成长的绿色通道——岳麓区健康生活教育扫描》)。  相似文献   

15.
我本想写一则很规范的论文,题为“论教育”云云。但后来又一想,眼下的此类论文很多,但往往又将有关教育的问题写得很刻板,很模式。于是便考虑到,不如将题目改为《营造有魅力的校园》更好些。这是因为:我们通常说的教育,一般指校内教育,而不泛指对社会上各种社会成员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是最基础也最主要的教育活动空间。对此,我们应予以特殊关注!校园是一切社会风景中最有观赏价值的景点,是一切人生旅途中都无法回避的旅程,是兴建一切物质建筑和精神建筑的基础工程。美好的校园风光,…  相似文献   

16.
佘同生 《广西教育》2010,(13):12-13
误区——只见景美、情美,不见言美 一位教师教四年级《乡下人家》一课。在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之后,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乡下人家美不美?”学生齐声回答:“美!”教师顺势板书一个“美”字,然后问:“那么我们先学课文第一段,看看乡下人家美在什么地方。”学生匆忙读~遍之后,便议论开了:有的说瓜架很美,有的说瓜藤很美,有的说结出的瓜颜色很美。这样学完一段,再学第二段,直至学完全文。  相似文献   

17.
宽容的力量     
游宇明 《教书育人》2001,(16):46-46
中国的教育一向强调严厉,许多俗语和古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比如“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堕”,“不打不成材”等等。我们很少想到宽容也是一种教育,这种教育往往比严厉教育效果更加显著。大一时,我很喜欢睡懒觉,八点钟上课,经常七点半还赖在床上,漱洗吃饭之后,第一节课往往已上了大半。一次,我发现自己又错过了上课的时间,于是急匆匆走向教室,我们的英语老师罗湘永先生恰好瞄到了我,他用英语笑容可掬地说了句:“你又迟到了?”罗老师说这句话语气很轻,却让我产生一种深深的自责,从此,我改掉了迟到的毛病。不久前从《…  相似文献   

18.
去年初,国家教育部再次颁发了学生“减负令”。其后江泽民同志又在中央“两会”前夕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方面的重要问题。”他说:“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岳麓区属于长沙市的新城区,现有区属中小学95所,在校中小学生5万多人。作为科教大区,岳麓区始终坚持以教育的内涵发展为导向,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全区围绕教育信息化的“建、配、管、用、研”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区,家长网校和“绿色心吧”分别被评为全国和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相似文献   

20.
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用响亮的啼哭声寻找着幸福。甚至长大了的我们还要常常自问“幸福在哪里”。有位哲人说过:“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也不缺少幸福,缺少的是发现幸福的眼睛。擦亮双眸,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很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