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应用牛磺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入手,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研究分析了牛磺酸对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牛磺酸能促进运动自由基的代谢。缓解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有效的运动营养补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牛磺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牛磺酸的生物合成与代谢等特点及其在自由基代谢和运动性疲劳中的作用,阐述了额外补充牛磺酸对运动效果的影响及其机理,并论述了大强度运动中补充牛磺酸对运动能力影响的作用机制,笔者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3.
李永春 《体育世界》2007,(11):52-53
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论述了牛磺酸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尤其是抑制自由基生成,促进自由基消除,抗疲劳和抗运动性损伤方面。说明牛磺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运动营养补剂。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牛磺酸为主要原料,配以已确认有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的中药提取物如淫羊藿甙、五味子提取物、茶多酚提取物等成分,从内分泌、酶学、氧转运能力、肝肾代谢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剂改善了能量代谢,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减少体内蛋白质分解的作用,具有显著的抗运动性疲劳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牛磺酸与运动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论述了牛磺酸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尤其是抑制自由基生成,促进自由基消除,抗疲劳和抗运动性员伤方面,说明牛磺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运动营养补剂。  相似文献   

6.
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是制约运动训练水平的重要因素,如何延缓、减轻和消除运动性疲劳已成为提高运动能力的关键.白藜芦醇具有清除自由基、强抗氧化等生物学作用,被广泛运用于药物学、临床医学、营养学中的研究,但在运动医学领域,特别是抗疲劳作用方面研究较少.对白藜芦醇的生物作用及其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米邦塔仙人掌对小鼠力竭游泳时间、血液和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其抗运动性疲劳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其在运动领域的开发和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1前言人体在进行运动训练时,其机体必然产生运动性疲劳,通过对运动疲劳的机制研究,能够找到消除的最佳方法。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对运动疲劳产生机制研究主要是从生理和生化的方面进行。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中躯体性疲劳的生化机制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综述。2运动性疲劳的定义自1880年莫索(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开始,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许多著名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不同手段广泛研究疲劳,并先后给疲劳不同的概念。在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年)上,对疲劳的概念取得了统一认识,即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  相似文献   

9.
目前,已有大量实验表明,左旋肉碱、泛酸、支链氨基酸、辅酶Q10等营养素对于运动疲劳有延缓作用,作为强有力的运动营养补剂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体育锻炼和抗运动性疲劳当中。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疲劳的变化特征进行综述,并且针对不同机制合理使用补给做出阐释和说明,旨在为运动训练水平的提升和大众健身能力的提高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动性疲劳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现象,其发生机制主要包括外周机制与中枢机制.影响运动性中枢疲劳发生发展及恢复过程的因素很多,文章重点阐述了不同运动状态下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与中枢疲劳、环境温度及运动对中枢机能的影响,以及营养补充促进中枢疲劳恢复的作用与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王永梅 《体育科研》2012,33(3):78-81
运动性中枢疲劳已成为科研人员研究的一个热点。随着神经生物学新技术的发展,运动性中枢疲劳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已提出了几种与运动性中枢疲劳有关的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敏感性物质,与运动性中枢疲劳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阐述了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与运动性中枢疲劳之间的关系及其疲劳消除方法,以期为运动性中枢疲劳的消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动疲劳发生时,机体的运动能力下降。疲劳的消除对运动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影响。中药因其成分天然,安全有效,在抗运动疲劳方面有其自身优势,本文针对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牛磺酸对运动机体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磺酸(Taurine)是细胞内的一种含量很高的游离氨基酸,因1927年首次从牛胆汁中分离出来而得名。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牛磺酸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牛磺酸是人类的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它是细胞的保护剂,同时还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笔者就牛磺酸对运动机体的作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恢复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根据运动的特点,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其恢复措施进行阐述,为全面系统地认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筛选出一些对消除运动性疲劳较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供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15.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恢复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一直是体育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根据疲劳产生的机理,利用主观感觉和生理生化指标来判断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认为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分三个阶段,可以采取休息、营养、推拿、中医药等方法来预防和恢复。  相似文献   

16.
运动性疲劳发生机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着重探讨运动性疲劳发生机制以及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通过调查分析了运动性疲劳发生的一般表现形式,并测定了相关生化指标及同时采用按摩和中西药物等途径以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性,从而阐明了运动性疲劳发生机理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足球比赛中疲劳过早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球比赛作为一种高强度、多间歇、充满激烈对抗的运动项目,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疲劳,但如果其过早产生则会对比赛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决定比赛的结果。针对足球比赛的特点,将足球比赛中过早产生疲劳的原因分为生理、心理、技术、外界环境来进行分析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延缓疲劳产生及尽快恢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骆学峰 《安徽体育科技》2009,30(2):65-66,79
为了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认识运动运动性疲劳恢复,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高科技在运动性疲劳机理及其恢复的研究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研究。最后得出结论,高科技是运动性疲劳和恢复机理深入研究的基础和保障,疲劳的发生部位、机制的研究只有依靠高科技才能得到不断的进展;多学科的恢复手段的研究进展和高科技的发展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