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学家担忧:青少年性犯罪率呈上升趋势;教师们埋怨:学生“性”趣特浓,时常有越轨行为;家长们纳闷:孩子怎么动不动就逃课钻进了网吧,书包里时常藏有“黄色”书刊。当然,西方人也在纳闷:“性”这个东西为什么对中国青少年具有这么大的诱惑力?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看了一则报道,北京某大学学生会组织了“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评选活动,两名德育老师名列前茅,两位都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老师。他们是如何赢得学生们的支持的呢?在人们的印象里,很多学校的德育课内容比较枯燥,授课方式单一。老师在上面念教材,学生或逃课,或在下面干自己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2000年以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出台,高校规模得到迅速扩大,更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据最新数据统计表明,中国高等院校的毛入学率达到20%,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就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时,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学生们却出现了“逃课”现象,而且越来越普遍。其实大学生“逃课”,现今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它从出现到成为“热点”,再到成为一种“现象”也不过只是五六年的时间,这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2000年以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出台,高校规模得到迅速扩大,更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据最新数据统计表明,中国高等院校的毛入学率达到20%,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就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时,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学生们却出现了“逃课”现象,而且越来越普遍。其实大学生“逃课”,现今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它从出现到成为“热点”,再到成为一种“现象”也不过只是五六年的时间,这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一、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大学生逃课好不好?无论是学生和学校以及社…  相似文献   

5.
一哲 《成长》2007,(9):58-59
在老师眼里,他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学生。他逃课、欺负低年级学生、搞恶作剧……可以说是坏事做尽。老师们私下提起他,总会说:“这个孩子,一切都糟糕透了,将来能做什么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专业的学生们上课前用"人脸识别器"签到。用高科技的刷脸设备进行上课签到代替了传统的签到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学生的逃课行为,因此,该"人脸识别器"被老师们称为"防逃课神器"。据该院的李老师介绍,用"防逃课神器"签到是他新推行的一种考勤打卡制度,主要在播音专业的两个班的学生早晨  相似文献   

7.
郑晓芳 《河南教育》2007,(11):44-44
长期以来,体育课被人们认为只是“拍拍球,跑跑步”的活动课,学生偷懒、逃课现象时有发生,常规性的体育课程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下,如何调动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郑晓芳等三位教师的教学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完美生活     
邓荃 《同学》2003,(12)
我是秦漠。我在一所不大不小的中学里读高二。我的生活如同上了发条的钟表一样周而复始。我在老师面前是个不折不扣的乖学生,一直以来坚持“三不”原则,从不迟到,从不早退,从不逃课。而背着老师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堕落分子”, 我抽烟,喝酒,写乱七八糟的诗,看在老师们看来毫无审美意义而在我看来算得上精神支柱的小说。  相似文献   

9.
“蔚然成风”是一个常见的成语,但媒体上也经常用错。先看下面几个用例:(1)这就暴露出法律的漏洞,那些动辄骗取国家资金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的官员,居然不需要负任何刑事责任,这就助长了官员们欺上瞒下,虚报人数、虚报工程蔚然成风。(《燕赵都市报》2012年6月5日)(2)逃课在湛江各大高校蔚然成风。大学生普遍认为,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逃课的学生不见得是差生。(《湛江晚报》2011年11月15日)(3)在深圳,高尔夫圈赌球已相当普遍,已近“蔚然成风”的地步,不管是新手,还是老手,都兴致勃勃地以赌高尔夫球为乐,甚至圈内还流传着“十人打球九人赌”的说法。(中国网2012年7月20日)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逃课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而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和主要的方式之一。教师通过课堂“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通过课堂“得道、获业、明智”。可是,事实并非如此。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进入大学的大学生们,面对新知识以及更优越的学习环境应该高兴和珍惜。然而,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逃课并不是偶然的现象。据调查,有65%的学生有过逃课的经历,5%的学生经常逃课。学生缺课率重点大学高于地方大学,外地学生高于本地学生,选修课高于必修课,大课堂高于小课堂,毕业班多于非毕业班。出现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逃课的社会成因及矫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学校园里,逃课是众人皆知、习以为常的现象。许多学者也分别从逃课的主体——学生入手,分析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文章分别从科技发展、市场经济、教育体制等层面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进行解读,探讨大学生逃课的社会成因及矫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逃课在大学校园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学生的逃课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本文从风险决策的模型着手分析教师与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管理和学生逃课方面的相互影响和决策,并根据分析结论提出有效降低学生逃课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彦 《教育艺术》2005,(11):29-29,26
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对于大学教育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教育与社会(市场)密切结合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使得某些学校逐渐走向工具化、功利化。近几年,大学校园里逃课现象愈演愈烈,“逃课族”的队伍正在不断扩大,大学生的急功近利心态,使得他们忽视甚至荒废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相似文献   

14.
缺课,是中性的说法,其实质是“逃课”。学生对所学课程没有兴趣,就可以找任何理由逃之天天。无论是“缺席”还是“逃之天天”,缺课成为现今大学校园中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2004年11月份,我们针对缺课现象在全院进行了广泛调查。  相似文献   

15.
当丁小鲁听到数学老师的那句话时,刚放下的心又吊起了十五只桶。他定了定神,想:“最后时刻,千万不能露出马脚。”于是头也不回,径自朝门口走去。“米先生,请留步。”齐sir的话像根棒子,打得丁小鲁立马晕头转向。他扶了扶墨镜,转过身,向齐sir笑笑:“齐老师,您,您还有事?”“噢,对,我忘了告诉你,要让米立奇慎重择友。”丁小鲁轻轻舒了一口气,继续听,“刚才你知道了,我们班丁小鲁又逃课了。这个丁小鲁,不认真学习,还捣乱、逃课,做违犯校纪的事情,被我们看作‘问题男孩’。而他,就是米立奇最好的朋友……”“什么,我们…  相似文献   

16.
Gossip in Class     
Dialogue 你有过逃课的经历吗?相信中学生朋友都能做到按时到校,不过在大学里,逃课就比较普遍了。一旦考试临近,“逃课族”就要喊头疼了!  相似文献   

17.
逃课现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学校园里,逃课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些课程的逃课问题还特别严重。本文试图用博弈论的知识,建立一个关于学生逃课与教师点名行为的博弈均衡模型,来解释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这种学生逃课、老师点名的博弈现象。同时,试图把模型分析的范围扩大化。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从图书馆二楼的自修室里“揪”出我们班的9条“好汉”时,不由得又急又气。这一节课是学校统一安排的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时间,但这9位男生却一起“逃课”跑到图书馆自修室,关上门,熄灭灯,以桌椅为“保垒”,以黑板擦为“武器”,炮制了一场声色俱全的“战争”。这些男生,接近一半是班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线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逃课的情况。我校“中学生逃课状况调查分析”课题组在我县进行了一次调查,对中学生逃课情况的特点和逃课原因进行了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教师接触到类似的“二代”学生的概率会越来越大。我就曾遇到过这样的学生。该学生家境很好,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期望值很高。但学生在心智还不成熟时就开始目睹、接触社会中种种非传统现象,给他留下了“社会只不过如此”的印象。于是,他在学校无心学习,逃课是常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