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职高专院校新生SCL-90调查结果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对1197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问题检出率为12.6%,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另外,不同性别、专业、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等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各异。  相似文献   

2.
关于师范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与对策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师范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指导策略;方法:采用UPI对266师范新生进行测试、统计、分析;结果;大学新生心理可能有问题的人数占38.3%,男女生、文科与艺术类学生之间在心理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论说明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大学新生SCL-90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对株洲师专1197名大学新生进行调鱼.结果表明.问题检出率为12.6%,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另外,不同性别、专业、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等的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各异。  相似文献   

4.
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逐渐为许多高校所重视。本研究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2004级在校392名大学新生进行筛查,通过对其中48名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团体咨询,探讨大学新生心理状况及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具有一定的近期效应,可以有效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从一个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出发,分析了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介绍了心理咨询的一些原理、方法和过程。强调在咨询中既要重视发挥来访者的自我潜力,又要重视来访者社会支持系统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高职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验,结果显示:高职新生心理问题不容乐观,多数项目因子分超出全国青年常模;在各类心理问题中,尤以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偏执比较突出;新生心理问题除个别项目外,不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差异、民族差异。文科与理科学生心理问题也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段心理问题高发期称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由于大学与中学各方面的差异,使学生出现种种不良心态并带来不适应,从而造成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防微杜渐,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平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入学后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从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出发,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新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其身心健康状况对自身成长影响很大。了解、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有助于做好他们的心理教育,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成长。文章基于大学新生入学后心理问题的分析,认为大学新生入学后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当在他们入学后及时加以心理教育、疏导与调适,提出了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和尽快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理工科大学新生SCL-90测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理工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现实依据。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湖南科技学院2008级理工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有效样本1522份。被试新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12.81%。被试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性别之间存在差异、性别与因子、性别与症状程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解我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对我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采用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我校2007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于一般人群,有8.8%的新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问题,男、女生和文、理科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大学新生的适应心理困境的主要表现与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了心理资本训练营的基本概况及其构建模式,并对其在干预大学新生的适应心理困境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3.
高师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 ( PHI)对温州地区高师院校 99级 115 6名新生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高师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虽尚正常 ,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新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男女生之间差异较大 ,在抑郁心理问题上 ,男生优于女生 ,而在病态人格、疑心、脱离现实与兴奋状态上 ,女生均优于男生 ;文科生仅在病态人格上优于理科生 ;城镇生仅在焦虑问题上优于农村生 ;自费生也仅在躯体化方面优于公助生 ;而本、专科生之间均无明显差异。引起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建议高师院校要加强对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检测与分析 --以温州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CL-90心理评定量表对我校2003级、2004级新生进行测试,对所得结果进行多维度比较分析,得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性别差异、科系差异等一系列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路:1、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学生对心理咨询重要性的认识;2、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分类处理;3、开展以发展性咨询和障碍性咨询相结合的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4、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于寄宿制高一新生心理问题,首先分析了导致其心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然后从家庭支持这一因素入手,分析了发挥家庭作用帮助寄宿制高一新生缓解心理问题及其压力的有效策略及其途径,旨在帮助寄宿制高一新生平缓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更好地融入学习及生活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安康学院3087名2009级新生的UPI调查发现,从总体上看,大学新生的心理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但调查也同时检测出了266名一类学生。一类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抑郁、情绪波动和偏执三个方面。因此,高校应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切实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健康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方面,不断加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帮助其成长,本研究用SCL—90量表、开放问卷及半结构式访谈分别对3422名和70名2008级大学新生进行测试和访谈,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SCL-90测试结果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对、抑郁、精神病性、焦虑、其他、恐怖、躯体化。开放问卷和半结构式访谈揭示:大学生活适应问题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等差异。  相似文献   

18.
研究对象:广州地区高职高专院校2004—2007级新生共4414人;方法:大学生人格问卷调查(UPI),WJZ与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职院校新生与本科院校新生心理状况方面差异不明显;纵向比较来看,2007年新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从特定人群来看,2005年存在严重心理问题者比例较大;高职院校新生主要心理问题在于神经衰弱、抑郁、自我意识不足、自我接纳程度不高;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从基础教育抓起。  相似文献   

19.
师范院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几所师范院校大一新生UPI调查表明:师范院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良好,但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适应问题.此外,在专业、生源、性别、独生与否等方面,其心理健康水平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