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老王>,要跟着杨绛先生读老王. 杨绛为什么写<老王>?是因为"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这份"不安",不是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或者"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杨绛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都不是."--所以我们不要去计算"杨绛和老王谁亏欠谁"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说过: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细读杨绛的《老王》一文,我们不难发现,老王一直做着小事,他的爱很难称得上伟大。老实、质朴的他不可能用张扬的爱去施舍众生,他只是一介草民,一座孤岛——被许多人鄙弃的孤岛。他渴求被爱,并用加倍的付出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用近乎讨好的行动来维系情感。但是面对这座生命的孤岛,人们的反应却令人遗憾。一、怕,甚至还有侮辱老王是不幸的,虽然他是典型的无产阶级,却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是单干户,孤独到没什么亲人……老王很老,还是个残疾人。对于一个又老又瞎的三轮  相似文献   

3.
正一哥你好!虽然寒假对于上六年级的我来说格外忙碌,但是难得的二十几天假期也让我兴奋不已。不过这份兴奋很快就被"打散"了,因为我听说同桌利用这短短的假期加快复习进度并超过我了。我真的不是想和谁比较,可是总是不自觉地去寻思。前几天有一道综合题我没太弄明白,就给他打了个电话,合计一起研究研究,没想到他解释得井井有条,话里话外地说明这部分他已经复习好了,让我感觉自  相似文献   

4.
笑话长廊     
《老年教育》2013,(2):37
无奈消防队:哪里着火了?报警人:我家。消防队:我是问什么地方?报警人:厨房。消防队:我是说我们该怎么去?报警人:你们不是有消防车吗?!"应该上电视"当老王到他侄子家做客时,他不得不听他侄子演奏钢琴。一曲终了,侄子问:"叔叔,您觉得怎么样?"老王答道:"我看你应该上电视。"侄子高兴地说:"您认为我弹得很好吗?""不,"老王说,"你要是上了电视,我就可以把它关掉了。"如此考生  相似文献   

5.
<正>《老王》是著名作家、文艺翻译家杨绛写的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不少版本的语文书都有《老王》这篇文章,统编版安排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原人教版放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苏教版竟然安排在高二年级,不同年级教《老王》,该教到什么程度?文本解读的"度"在哪里呢?从备课开始,到教学结束,我一直在思考这个  相似文献   

6.
甲:你知道"快乐老王"吗?乙:这么有名的人谁不知道!他是我们西安市的一名义务交通协管员,被我们西安市民称为"快乐老王",前一段时间,他被我们昆仑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甲:那我问你,学校为什么要聘"快乐老王"当校外辅导员呢?乙:(挠脑袋)因为,因为……他快乐呀!甲:嘿,我瞧你也挺快乐的,干嘛不请你当校外辅导员呀?  相似文献   

7.
《老王》是杨绛女士的一篇散文,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老王”有姓无名,靠一辆三轮车为生。他瞎了一只眼,终生未娶,孤苦伶仃,住在都市中荒僻“塌败”的小屋里,生活异常凄苦。老王心地善良,老实厚道,重感情,讲仁义,知恩图报,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老王》以作  相似文献   

8.
尴尬风流     
氧气春天来了,老王到远郊的河边去玩。他看到河里安装了一些四四方方的设施,一半在水里,一半暴露在空气中,他觉得很奇怪,他问同行的人,那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徐晓南学习特棒,他是初三年级的第一名,还是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冠军.按理说他应该很有自信,他要是没自信,那谁还有自信呢?可是,他一直很不快活,他的体育一塌糊涂.徐晓南可犯愁了——自己虽然学习好,但体育一直是个大问题.篮球?可千万别提篮球,徐晓南从来不敢去打篮球,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学习尖子,哪里丢得起笨拙地打篮球被人嘲笑的丑.篮球尚且如此,更别提长跑或短跑了.你认为他很有自信吗?  相似文献   

10.
老王     
看见他,我就想起了杨绛笔下的老王。他平凡得不能再平凡,谁也不去关注他,他姓甚名谁没有人知道,为方便取笑他,同学们就叫他“老王”。  相似文献   

11.
英语·HOT     
《家教世界》2013,(11):46-47
狗狗 Clifford 之华盛顿之行Clifford的好朋友Riley在马路上救了一个小男孩,所以他被邀请到白宫领奖章。Clifford为他的朋友感到高兴,并陪同他去了华盛顿。第一次去华盛顿的Clifford有什么趣闻轶事呢?快看故事吧。本文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12.
箱子     
好了,好了……爸,有空我就回来看你……好,再见!老王刚挂断电话,便看到窗边闪过一个人影。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住在自己楼上的刘老头,他正提着那个从不离身的小木藤箱子,埋着头闷不吭声地朝小区的大铁门走去。这刘老头要去干什么呢?老王想。他偷偷地跟了上去。说起这刘老头,也是小区里家喻户晓的神秘人物。没人知道他的来历,他平时也极少出门,但只要  相似文献   

13.
多次听初中老师上《老王》(人教版八年级),也多次听高中老师上《老王》(苏教版必修三),看到绝大部分课堂都比较关注“老王是怎样一个人”.且更多地让学生体会他性格中“善”的一面.而比较忽略伴随老王一生的“苦”。  相似文献   

14.
问题严重了     
半夜时分,老王听到羊叫声,便叫醒儿子一块儿去看,结果看到一个贼正把羊使劲儿往羊圈外拉。老王很气愤,拿了一条绳子冲出去。那贼作势要跑,被绳索套住了脖子。老王的儿子也很配合,他从正面扑上去,将一块臭得可以灭蚊子的抹布塞进那贼的嘴里,然后两人一起将贼捆结实了,吊在院子里的大槐树上。  相似文献   

15.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作品。作品最后,"老王"拖着命悬一线的病体,来到作者家中。他来干什么?杨绛先生的理解和写作是,"因为他来表示感谢","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杨绛先生说,老王是来表示感谢的。既然是感谢,显然在杨绛先生看来,作者及其一家有恩于老王。杨绛  相似文献   

16.
放暑假了,真是高兴啊!终于可以放心地睡会觉了,终于可以打牌打个痛快了,终于可以上线上到不用看表了……什么,你猜我是学生?噢,你猜对了,猜对了一半,我是学生的老师。高兴是高兴,可两天过去了,噫,怎么不对劲?打牌找不到牌友,上网下棋也找不着本校的老朋友。真是奇怪!他们干吗去了,集体大逃亡?路上碰到老王,找到一点线索。“老王,多日不见,回老家了吗?”我问。“没有。”老王回答。“瞅空咱下两盘?”我提议。“哎哟,太忙了。”老王满面笑容,没下车,一溜烟走了。看样子真忙,忙得还挺高兴。晚上又看见老李,他可是个正宗的牌迷。“老李,喊几个人…  相似文献   

17.
蔡敏 《贵州教育》2014,(21):24-25
正一、案例我所教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一名黄同学,至今我还记得我和他之间的故事。刚带这个班,就有老师告诉我关于他的"英雄事迹":他从小就"天不怕地不怕",经常和同学打架:小学二年级用石头砸体育老师,六年级用文具盒砸伤一位老教师。虽然我有些疑虑,但我仍然相信任何人都需要鼓励、需要机会。于是,我任命他为纪律委员,希望这能成为他转变的起点。好景不长。有一次,上语文课,他不停地在下面疯打,我提醒  相似文献   

18.
哥哥的快乐     
我的哥哥正在读高二年级。虽然就快要上高三了,但他读书一点也不用功,因此常常被妈妈骂。从表面上看起来,哥哥应该是个只有烦恼、没有快乐的人,可事实上……“我说妹妹,你怎么还不去做作业?电视节目看得完吗?等你考上了重点中学,再看也不迟嘛!”我刚刚坐到电视机前,还没来得及看清荧屏上的演员是男是  相似文献   

19.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天空中红霞一片。几只大雁在天空中划出几道美丽的弧线。大树下,补鞋的老王收拾着担子。他抬头看看天空,深深地咳了一声,挑起担子———那沉重的担子。暮霭中,远处闪出一个黑影,匆忙向大树边赶来。老王停住脚。不一会儿,那个高大的黑影清晰地站在老王的面前———是一个端端正正的军人。他手中拿着一双鞋,看上去还不太旧,只是有一条长长的去还不太旧,只是有一条长长的痕,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它不平的经历。老王知道是找他的,于是放下子。“你看看,补好这双鞋得多钱?”老王仔细地看看那条很长裂痕,沉思片刻:“两块钱!”…  相似文献   

20.
大清早,马房的老王到山前庙里去背牛吃的碎麦秸,看见那匹马,就甩开背篓瞪眼细看。老王喂了一辈子牲口,看出那是匹神勇的战马。他走近去看,马还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