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和根本任务。在发展生产力上,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目标与愿望相同,并且都把其作为“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都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在解放生产力上,毛泽东侧重于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调整,侧重于从革命的角度谈“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则提出“要把解放生产力讲全”,“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观点,从而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生产力思想”。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在五十年代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主要标准之一.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主要构成要素之一是它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等等方法来调动人的主观因素,通过利用客观条件来促进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以最终达到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买际工作中,我们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这一生产力的基本原理.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新发展。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发展中国的经济。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研究教育重大问题时,总是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把教育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的生产力思想是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特别是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晶.虽然,毛泽东同志没有写过专门阐述生产力问题的著作,但综合他许多著述中的观点可以看出,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生产力问题.现在我们研究这一思想,对于深刻理解邓小平提出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坚定不移地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秦小霞 《天中学刊》2002,17(3):20-23
邓小平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全部经济思想贯穿着一条主线,这就是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作衡量 各种体制和政策长短优劣的根本标准.生产力观点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注重生产力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毛泽东、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运用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文艺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于文艺工作,邓小平作了系统的论述和阐发,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这些思想和观点,是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新时期党的文艺政策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教育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一系列的发展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新观点:在教育重要性问题上,提出了应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教育的方向问题上提出了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教育方针问题上,提出育人的“四有”目标;在教育发展途径问题上,提出了教育与国经济相适应的观点和三个面向战略。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系列有关党的建设的理论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建党思想的理论宝库,为进一步搞好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坚持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原则。 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证明,党的建设是同党的政治路线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集中全党的智慧,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汲取了这条基本历史经验,创立了巩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出发,进一步探讨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思想。这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要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其结果则必须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生产力标准”来检验。这是一整套完整而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理论系统,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的一次谈话中谈到毛泽东思想时说:“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邓小平文选》第121页)。邓小平同志的精辟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毛泽东思想中的地位指明了方向。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长时期的革命实践中,同各个时期错误路线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毛…  相似文献   

13.
列宁提出无产阶级政权可以而且有必要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毛泽东继承并发展了列宁这一理论,并在实践中更进一步,取得了巨大成绩。邓小平同志把列宁、毛泽东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发展到了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资本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指导全党、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教育思想。他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丰富了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内容,赋予了毛泽东教育思想以时代的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邓小平教育思想。可以说,邓不平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教育思想同我国新时期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是新时期的毛泽东教育思想。邓小平教育思想指导了我国十几年来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理论上的创新与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两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四大发展。一是全面发展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二是发展了毛泽东发展生产力思想,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生产力思想体系,三是发展了毛泽东生产力标准思想,提出“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实现了实践观、历史观与价值观的高度统一;四是把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形态辩证法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形态辩证法,并初步实现了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系统理论的整体结合。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和发展人民教育事业的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教育思想;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的教育论,建构了包括教育理论在内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教育理论,面向21世纪,把人民教育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周年,我们教育工作者纪念毛泽东同志,就是要学习和坚持毛泽东教育思想.作为改革开放更加深入的今天,更要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当然也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马克思“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出发,论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与实践(认识)论的统一,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融合,阐述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并指出斯大林在上述问题上的忽略和毛泽东在晚年不再强调实践和生产力标准的失误,也是一些理论工作者把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割裂、对立起来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实践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随着实践的发展,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又赋予了它深刻的内涵。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并阐释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从而对实践标准加以深化和发展;邓小平现场提出“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从而对生产力标准加以深化和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政治标准,从而对“三个有利于”价值标准加以深化和发展。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赋予了实践标准以新的内涵,对实践标准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思想、根据现代科技发展和现代科技与经济关系的新趋势,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崭新论断.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并进一步阐述了小平同志率先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有效地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一、新一代中央领导同志进一步论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内涵,并高度评价了邓小平提出这一科学命题的重要意义1991年5月23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讲话中指出:“现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就会极大地提高人们认识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