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史是一个学校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文化特征,是对学生进行文化影响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发掘校史资源,开发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适应学生特征的校本课程是开发学校课程资源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观点     
【校史:应大力开发的“校本课程”】高鹏、马绍森在2008年9月2日的《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学校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校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那些拥有久远历史和丰厚校史资源的百年老校,更应该把校史作为一门必修的校本课程来大力开发,为广大师生提供一部“精、气、神”十足的德育教科书。学校管理者必须摒弃校史“应校庆而生”的观念,改变校史研究、编纂中“意义不明确、体制无保证、写作‘粗线条'”的不良状况,真正将校史纳入到学术研究的范畴,作为正式的校本科研课题来操作:常设专门的校史课题研究组织,吸收真正对校史研究感兴趣的教师组成稳定的研究骨干队伍,同时吸收和接纳感兴趣、有热情的学生和校友,积极参与到校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中来;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学校"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校真正拥有了对课程的选择余地,可以使学校能够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笔者有幸参加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对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校本课程开发方法、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支撑、校本课程研究计划、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制度的制定、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等方面的工作做简单阐述。另外,还有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需尽快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基于STEAM教育融合、创新、实证等综合特点,龙泉中学结合校史溯源和现实需求,围绕教育和谐、全面发展的目标,在STEAM视域下对课程进行再造,从校本开发的动因、起势、路径、发展四个方面探索了校本课程建设,努力构建五育融合的育人体系,开发出涵盖STEAM教育的"和合"校本课程体系,有效推动了学校育人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李敏明 《文教资料》2007,(9):174-175
校本课程设置是当前学校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开设时以学校为根本,以学生为需求,以兴趣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力军,以学校资源和社区资源为载体,要因地、因时、因校,依托学校特色,找准切入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考虑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江苏省苏州中学准备开设三大系列的校本课程,即校史系列、学科系列和综合系列。  相似文献   

6.
自课程改革以来,各校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资源。笔者以为,目前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目标单项性的校本课程,另一类是目标综合性的校本课程。以下所述的“校本课程”均指“综合性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成为许多学校教科研的重点。本文从校本、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出发,主要谈谈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学生潜能的挖掘与培养及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谈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程权力重心的逐步下移,以及学校校体课程开发机制的逐步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就成为学校管理中亟待研究的问题。那么,学校应该如何适应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从而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呢?笔者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目标与原则(一)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目标。校本课程是由学校由自主管理、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同时它需要与中央政府和其他有助于课程开发的机构之间相互交流协调而进行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估。学校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应达成以下预期的目标。1.根据本…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的具体体现。本文中笔者对我校的"中华神韵"校本课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各学校校本课程的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必然产物.校本课程实施以来,笔者根据学校现有的地理位置、实验条件、教师专业特长等资源,设计开发了适合本校特色的生物校本课程.经过五个方面的探索,已经形成了课程体系合理、内容丰富、教材完善的精品校本课程,并为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开发的运行机制包括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运行机制,内部运行机制包括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情境分析、制定目标、编制开发方案、校本课程开发的解释与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与修订等六个环节;外部运行机制包括校际之间的合作、专家—学校合作、研究机构—学校之间合作、地方政府(包括教育机构)—学校合作、公共服务机构—学校合作、家长(家庭)—学校合作、社区—学校合作等几个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外部运行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刘华 《文教资料》2008,(32):118-119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国家课程的一部分.因其独特性,有条件的学校都很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笔者就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对川、渝、云、贵四地817名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小学教师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校本课程特色和质量等问题有所思考,体现出其开发校本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大部分学校能够按照规范的程序开发校本课程并付诸实施,但也遇到了时间、精力、经费、资料不足,开发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欠缺,专家指导不够等困难。要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及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正确认识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努力追求有特色、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发展是指校本课程从形成到实施并在实施中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也是指以校本课程实践为学校改革的切入点,带动学校课程改革并形成学校文化的整个过程.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是针对技术取向的弊端提出采的,强调课程本身的文化品性.主张校本课程实施是一种文化再生的过程.校本课程能够承载学校的观念文化、改善学校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注重学校内部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关注校本课程实践过程本身的多重发展价值和积极意义.文化取向下的校本课程发展要求站在学校文化更新的高度来开展各项工作,采取以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让教师充分参与校本课程实践、使校本课程多样化和结构化等实践策略来促进学校文化的更新.  相似文献   

15.
学校的办学特色是针对学校的差异而言的,其实还有更具体的师生差异性。国家课程无法照顾到客观存在的具体学校的师生差异性,教育要满足这种差异性,只能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来实现。该文正是立足于这种差异性,论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提出要从“一个最终目标和三个立足点”来解读校本课程,最后讨论了校本课程开发中需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从而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得到顺利进行,积极响应新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的特色与学校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更新是指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朝着积极的方向变化,包括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锻炼教师的专业能力,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达到促进学校更新的目的。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具有针对性、独特性、适切性的课程。校本课程特色形成的机制是:基于学校,联系社区;以教师为主体,实现多方力量的协商对话;将课程开发、实施、评价融入同一过程之中;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系统。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促进学校更新的基本主张是:在共建课程文化的过程中推动学校的更新,以特色课程的实施为轴心彰显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标准规范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和补充的,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为阵地,在学习需求分析基础上,由学校自主开发和编制的可供学生进行多种选择的课程,具有校本化、个性化、特色化和自主性等特点。其实施策略有理论与思想准备,师资校本培训,对学生及家长的需求分析,对校本课程资源及条件的评估,典型引路、点面结合等。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新模式。校本课程开发是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很多学校已经步人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之中。然而,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开发的初始阶段,不少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存在不少疑难和困惑。笔者认为,明晰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是校本课程成功开发的前提条件。在此谈一些个人的思考与探索,以供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内地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教学意义上的课程建设活动是一种自发的、仅限于课或者科目层面上的课程活动 ,严格地说 ,这只是一种教学意义上的活动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的探索是在西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影响下 ,少数学校进行的规范的、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整合实践活动 ;作为国家政策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对前两种活动的超越 ,它预示着中国校本课程开发时代的到来 ,体现了学校教育共同体的课程权利得到保障。最后 ,作者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价值定位、课程能力建设、审议机制与资源共享等 ,来展望新的地平线  相似文献   

20.
农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把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风土人情和科学知识结合起来。目前,部分农村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存在学校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教师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素养、校本课程开发缺乏保障、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农村学校需采取以下措施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完善学校内部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