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青海教育》2014,(4):1-1
教育部近日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首次对中小学课程教材如何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系统谋划。贯彻落实《指南》,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落实课程教材主渠道、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加强师资培养等方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有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教育部颁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通过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  相似文献   

4.
孙建辉 《中国教师》2014,(21):14-18
<正>祝安顺,中华书局副编审,中华书局经典教育推广中心主任,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组委会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会长,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构与教学实践"课题组专家。《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您认为这  相似文献   

5.
孙建辉 《中国教师》2014,(21):27-30
<正>刘德水,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现为北京市顺义区教研员。北京市学科带头人,顺义区语文学科首席教师,北京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杂文学会理事。《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您认为这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学段地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反映出国家对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更好地贯彻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纲要》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9月正式推出一套供初、高中生学习使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本套教材供七年级、八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的学生学习使用,每个年级按学期分为上、下册,共8册。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部近日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  相似文献   

8.
正历史教育肩负着国家认同、国民素质培养的任务,在历史教学中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成为近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识。教育部2014年3月份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措施,正是适应这一趋势的时代要求。历史教学根据传统文化的不同内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贯彻落实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讲话精神,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明确了系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和实施步骤。其中,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在青少年学生处世修身、人格养成上是极为重要的阶段。学校德育应遵循《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内容滋养青少年学生心灵,激活青少年学生心中传统文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在中小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如何在一年级教学中教授经典的传统文化?2014年9月以来,我在瑞龙小学一年级进行中国古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研究,尝试将语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2021年1月,教育部发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的问题强化顶层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2.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继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之后,关于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文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秉持继往开来、科学扬弃、以人为本的情怀,渗透传统文化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逐步落实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开发工作。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透露,正在启动的高中阶段课标修订将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入修订内容,小学至初中阶段的课标修订工作,也会按照时间进度安排适时启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要求各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在政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政治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被传承和发扬。小古文以中国传统的文言文为载体,它包含中国传统的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名人故事等。学习小古文,可以让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国语言精粹,也可以让学生传承和发扬小古文中渗透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现以《司马光》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在小古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孙建辉 《中国教师》2014,(21):21-24
<正>徐健顺,著名吟诵专家,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您认为这有何意义与价值?徐健顺:国学教育圈中是这样评价《完善中华优  相似文献   

17.
<正>一、研究的意义2014年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发布的》中指出,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关于德育的目标中指出,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  相似文献   

18.
刘忠 《语文知识》2015,(3):56-58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来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从中"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并能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规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分学段系统融  相似文献   

19.
<正>张燕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您认为这有何意义与价值?张燕玲:教育部是在今年3月的时候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相似文献   

20.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