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抗战时期宋美龄的对美宣传是国民政府抗战宣传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美龄的对美宣传的最大成果在于宣传了中国,促进了美国对中国抗战的了解,有助于抗日战争胜利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二、如何评价国民政府的对苏外交 笔者认为,如何评价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的外交,尤其是对苏外交,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面对英美始终旗帜鲜明,而面对苏联却往往因意识形态的困扰不那么立场坚定了。问题的关键仍在于以什么为标准来评判国民政府的对苏外交政策。 由于中国本身就存有党派利益之争的因素,意识形态不可能不影响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但是笔者认为,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具有决定性,而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主权则是决定性的因素。正是因此,蒋介石同意与苏联建立互助关系,并且他领导的正面战场始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之一。下面就影响中苏关系的几个问题作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关于淞沪会战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多有研究,但从中日双方战略的高度加以探讨却很不够,本文试就此作进一步论证.一众所周知,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统帅部的基本战略为“持久消耗战略”,不容否认,这一战略对中国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而淞沪会战在这一战略实施中居有特殊地位.七·七事变爆发后,“敌之最高战略为速战速决”.7月17日,日本参谋本部制订的《关于华北用兵时的对华战争纲要》规定:战争初期.调集优势兵力扫荡中国第29军,解决华北问题;若遇国民党中央军抵抗,即以充足兵力迅速给南京方面以强大压力,一举解决中国问题.其总原则是“进行必要的小规模调兵遣将;兼施政治、经济等策略手段,争取在短期内挫抑敌方的抗战决心.”按照这个方针,日军调集4个师团,于7月底迅速攻占平津,然后分兵三路,南向突进.华北乃一马平川,适合日军机械化、立体化  相似文献   

4.
苏嘉铁路经多年论证、筹措后于1934年开始修建,1936年竣工通车。它在抗战中,特别在“八·一三”淞沪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5年初,日军为掠取钢材将其全部拆除,因此是日军侵华的又一重大罪证。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绥远地区的近代学校教育相对落后,蒙旗师资缺乏即是其中重要原因.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绥远地区设立国立绥远蒙旗师范学校,对当时绥远蒙旗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是民国时期农村合作运动的先进省份之一。与其他省市比较,安徽的农村合作运动尽管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但发展速度惊人,到抗战前夕,其规模已居各省前列,成为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的中坚。抗战前的安徽农村合作运动是近代安徽第一次由政府推动,系统化的社会工程,是安徽农业近代化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抗战前国民政府在开展"党化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抓住了校园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还津贴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社会需要,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开展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烘托,推动了国民党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为巩固国民党的执政基础贡献了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南京国民政府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以抗战全面爆发为界,前期主张以“自立”为主,后期主张对欧关开放。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基本国策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而变化的;利用外资、引进科技和人才是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南京国民政府也确立了急起直追、取长补短和因势利导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全面抗战爆发后,西南、西北成为抗日大后方。随着战争的深入,加上各种原因,特别是在1940年后,国统区经济建设重点有所转向西北,涌现了“开发西北”的思潮,国民政府相应出台了西北开发的政策并加大了投资力度,出现了近代西北开发的高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现代抗日人物和抗日组织为研究线索,对现代抗日斗争与南少林的关系进行探研,认为:一些民间南少林武术传人或南少林组织将南少林武术的技击和精神价值运用于抗日斗争之中,不仅直接打击了日寇,而且振奋了民族士气.在抗日的正面战场上,十九路军抗日大刀队在淞沪抗战中威震日寇所使用的刀法直接或间接源自南少林武术.  相似文献   

11.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安定社会秩序,恢复社会事业发展.善后救济工作结束之际,河北省政府社会处成立保定救济院,办理地方社会救济事业.保定救济院作为统筹地方各公私立救济设施的机构,救济对象以妇婴、难童等弱势群体为中心,在救济过程中注重教养兼施、积极自救等理念,相继建立董事会、基金管理委员会等现代化管理制度,对稳定保定地区社会秩序、发展社会救济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国民政府并没有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最终导致救济院没有发挥出最大功效,无力承担救济社会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英就废除英国在华不平等条约问题开始谈判,双方在香港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英方不仅拒绝归还香港岛,甚至连新界租借地也不肯放弃.抗战胜利后,英方仍顽固坚持这一立场,抢占了对香港的受降权.国民政府在依美联英的外交格局之下,再次退让,未能收回香港。  相似文献   

13.
绥远省教育当局在抗战以前,鉴于绥境蒙旗教育落后,循序渐进举办蒙旗小学,然因1937年10月绥包相继失陷,蒙旗教育先后停办。1939年随着省府迁回绥西陕坝,教育厅在绥西各蒙旗开始进行教育复兴工作,兴办国立绥远伊盟中学。194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也在绥境蒙旗直接办理边疆小学。这一时期,蒙旗教育实施颇有成绩。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片国土相继沦陷,而西南地区却相对稳定,这就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与此同时,东南沿海大批工业和大专院校内迁,大量游离资本汇集西南。在国民政府着手调整、制定战时经济发展方针政策和大力提高西南交通运输能力的过程中,在大敌当前,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大批以"实业救国"的企业家历尽艰辛,充分利用了西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支援抗战的同时,也客观地推动了西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形势下,社会教育作为救亡图存途径之一,受到知识分子的特别重视.社会教育一改过去以识字教育为中心的局面,将动员全民抗战的"救国教育"纳入工作重心.社会教育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救国教育,如演讲、展览、组织民众自卫训练等等.当然,由于国民政府对待抗日的矛盾态度以及广大乡村民众对救国教育缺乏现实需求,遂使抗战前的救国教育未能得到广泛、深入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先后与与苏联、美国签订易货还款协定,资源委员会统制开采的贵州汞矿有了稳定销售市场后得以迅速发展,对外易货还款创收一定外汇的同时,也为资源委员会、贵州地方政府和从事汞矿开采的商民创造了一定财富.1942年之后,在国际汞价管制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之下,资源委员会唯有牺牲民营汞矿和官营工矿矿工的利益来维持易货还款的继续,贵州汞业也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7.
以1939-1945年期间国民政府开展的滑翔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国民政府推动滑翔运动所做的努力来展现抗战时期救国运动的一个方面,国民政府除了以滑翔运动作为培养空军飞行员,推动航空事业外,还积极在民众中筹建滑翔设施,普及航空知识,使滑翔运动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而成为国民政府航空教育的普及运动,这项由国民政府积极发动的军事航空体育运动更多的凸现出了民众航空体育运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施甸遗存的滇西抗战宣传标语,是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滇西抗战的重要实物资料之一。在目前全国尚无较多抗战标语遗存的情况下,尤为珍贵。对施甸遗存抗战宣传标语的产生、概况进行了阐述,对保存现状、存在问题、保护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期间,身居云南的张子斋以笔为枪,发表大量文章,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罪行进行猛烈抨击和揭露,强调抗战宣传,现在总结抗战文化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文化人在抗战文化运动中的作用、抗战文化的基本特征、抗战文化的表现形式,为云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云南抗战文化运动的开展,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解决了全民族抗战的发动组织、力量聚合、战略指导、战略布局等问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抗击牵制了侵华日军的绝大部分兵力,成为全民抗战的主战场。因此,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