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知道,只要有教学,就必然会有考试;有考试,就必然需要命题。同样,只要有命题,就必然会有解题;有解题,当然就存在着析题。为此,不少学校、众多教师,都把“命题·析题·解题”当作师资培养、教师能力提高的重要抓手。其实,我们更应该作一点“上位”思考,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来看待“命题·析题·解题”的重要性。因为,“命题·析题·解题”关乎日常教学的展开与评价,关系到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发展与成长,涉及全体学生的学业水平与个性养育节点,它是学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只要有教学就必然会有考试,有考试就必然需要命题。命题绝不只是专家的事,它应当是教师基本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关系到日常教学评价的准确度,关系到教师作业布置是否有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否得当。命题能力体现教师的专业水平,因为一份科学、有效的试题不仅体现教师对课标、教材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也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深度、对学生学习的了解程度。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够命题,  相似文献   

3.
说题包括教师说题和学生说题两种,本文所说的是教师说·题.教师“说题”是近几年素质教育改革与实践中涌现出的一种新型教研模式,它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是促进教师间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说题是教师在精心做题的基础上,对解答习题所采用的思想方法、解题策略和解题依据等方面进行的阐述.说题中把研究“教”、研究“学”与研究“考试命题”结合起来,在“做题、想题、改题、编题、说题”等系列活动中,促进教师加强对试题的研究,从而把握考题的趋势与方向,用以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大大小小的考试不断,这必然会使试卷讲评成为各类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但最近听了一些试卷讲评课感受颇多,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一、几种现象 现象一:上课时,教师问:“我们上节课试卷讲到哪里了?”学生七嘴八舌地说:“14题。”教师说:“好,我们就从14题开始吧。”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语文复习教学中,提得较多的是老师的解题和命题能力。其实,在解题和命题之间,还要一项重要的能力,即分析试题的能力,简称析题能力。所谓析题能力,主要指三个方面的能力,即辨析试题考查能力考点的能力,评析试题、答案优劣正误的能力,剖析学生答题失误原因的能力。在语文复习过程中,我采用如下的途径提高析题能力,有较好的效果。一.析题型示例,明确考试方向中考指导用书一般由三部分构成:考试范围与内容;题型示例;典型例题。从体现对当年中考备考"指导"这一功能看,其三个部分各有其  相似文献   

6.
说题比赛是一种全新的教研活动形式,教师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正确阐述题意、分析题目背景、多角度完成题目解答、合理进行题目变式、充分设计教学流程等内容的word文档录入及现场说题所用的ppt制作,这种比赛形式可以提高教师的审题、命题、解题、析题、变题及讲题能力,对数学教师的解题教学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说题的内涵 “说题”是指执教者在精心做题的基础上,阐述对题目解答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解题策略及依据,进而总结出经验性解题规律。说题通过“做题、想题、改题、编题、说题”等一系列活动,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研究“考试命题”三者结合。  相似文献   

8.
《从STS教育看新课程中考化学命题的改革》《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化学试题的审题与答题》《试论有效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教学途径》,分析了新课程下中考化学的命题、审题与答题技巧,指出了有效进行习题教学的途径;《备战2007中考》好题荟萃,充分体现新课程教学及考试特征,对广大教师、学生的中考备考、应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省初中数学教师业务能力水平比赛由两个环节构成,即解题环节和命题说题环节.通过评比,教师在解题、命题、析题、说题和拓题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今撷取一例阐述"命题说题"环节的比赛心路历程和教学分析,以期抛砖引玉.一、命题环节1.准备材料和编制要求准备材料: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可以定义符合某些条件的图形叫做图形A(常称为"新定义") .  相似文献   

10.
跟读了“文章作法”之类的书未必就能写出好文章一样,读了“解题指导”“高老复习指导”之类的东西,未必就能完满地解题,未必就能顺利地进行考试。因为任何一种考试,都是对于考生的素质、修养、知识、智能的一种测定。缺乏应有的知识和能力,即使熟稔地掌握了解题的“技巧”,到头来仍将会“一无所有”;反之,有了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即使题目变化多端,也都会在你的“如来佛手心之中”。因此,企望通过“解题指导”之类的东西来找一条应付考试的“捷径”,这是不现实的。但是,考试命题,毕竟总有一定的“规矩”。高考,为高等学校选拔合适的人才,命题的依据,则是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题目的难度,也总离不开中学课本所能达到的难度。如果我们懂得了这个“规炬”,解题时就有可能少走一些弯路。考主就可能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拨开试题题面上笼罩的使人迷离恍惚、眼花缭乱的面纱,去把握题目的精髓和要旨。  相似文献   

11.
“教师说题”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教研活动。概括地说:“说题”是指执教者在精心做题的基础上,阐述解答题目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解题策略及依据,进而总结出经验性解题规律。说题通过“做题、想题、改题、编题、说题”等一系列活动,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研究“考试命题”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排列组合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命题类型多种多样,解题方法也是千姿百态,然而有不少考生对此类题心存疑虑,没有把握.其实考试范围是确定的,只要我们学会解题方法,掌握常见的基本题型,就能按图索骥,直至成功.下面通过研究一道高考题的解法,探索一类题的解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常自鹏 《知识文库》2023,(10):32-34
<正>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信息获取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方向,有很多题目都会辅以配图。学生若想实现这一类习题的有效解答,就需要对题目中提供的图或表的内容进行有效解析,分析其中所隐含的解题信息,并综合解析需求进行研究与开发。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突破高考的考验,取得心仪的物理成绩,高中物理教师在设置解题教学时就需要关注读图题的专项教学设计,并需要通过例析和练习的结合帮助学生掌握习题的有效解法。1读图题解法教学的意义分析读图题相较一般的习题,其题干的构成可能相对较为简单,习题的解题资源会隐藏到图表之中,  相似文献   

14.
"说题"是一线教师岗位技能要求之一。说题的目的在于教师通过分析试题的考点、解题思路、对题目进行拓展延伸和变式分析,总结命题规律,反思、改进日常教学,达到"以析题促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文论历来有“诗眼”、“文眼”、“画眼”之说,那么对教学来说,也就会有“课眼”。诚然无眼之课,毫无生气。例题课的“课眼”是根据学生已学知识和基础实际所定的“题眼”,即析题解题的关键处或突破口。当例题课教学抓住了“题眼”,就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6.
数学题海茫茫,题型千变万化,但各题之间并不是彼此无关的,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时时做“有心人”,就会发现很多题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如果我们重视“解题后”教学,举一反三,注意发现和构造“题链”,在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中学数学,涉及的知识面广,解题时稍有不慎,就容易犯“顾此失彼”的错误。每次考试前教师总是反复强调要仔细审题,学生也总是一再提醒自己要细心。但这类错误仍然不断出现,防不胜防,令师生双方都觉得头痛。本文想谈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克服这类毛病的方法。以下几种类型的题,解题时容易犯“顾此失彼”的毛病。一、一道题同时涉及几个知识点近年来考试命题强调知识复盖面广,所以一道题常常同时涉及几个知识点,忽略其中某一点,会造成“顾此失彼”的错误。  相似文献   

18.
从某种意义上说,考试的导向决定着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命题出什么样的题,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出现,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会千方百计地来适应命题所要求的答题方式与技巧,使教学活动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应试教育”的怪圈。  相似文献   

19.
<正>湖州市2021年11月组织了青年教师“解题·析题·说题”活动,旨在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据阅卷老师统计,在此次活动的解题环节中,将近10%的老师没有做出此题的第(3)问.因此,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探索破解本题的合理的教学方式,深入挖掘本题的教学价值,以便教师能更好地把握教法、服务教学.一、试题呈现二次函数y=ax2+bx-3的图象交x轴于点A(-1,0),点B(3,0),交y轴于点C,抛物线的顶点为点M.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已经整整十年,可是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仍然摆脱不了考试的纠缠。很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不断地给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和解题窍门,甚至是一题一个妙招,试图让自己的学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以此来应对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暂且不谈这种做法的利弊,事实上我们的很多孩子并不能因为“身怀绝技”而成为真正的“武林高手”,也许他们当中很多人只是程咬金之类的人物,如果能学会“三斧子”就很好了。那么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否尝试教给学生一些通法,从而成就学生呢?下面就简单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